憨山大师注《庄子内篇》,创意于约万历十六年(1588年),最终克成于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前后长达三十二年之久,堪称憨山后半生倾注心血的精心之作。大师自言:“庄子一书,乃老子之注疏。予尝谓老子之有庄,如孔之有孟。若悟彻老子之道,后观此书,全从彼中变化出来。”
##通读一遍,未体会到妙处。或许是与义理相比,我更喜欢考据吧。
评分##大体可以的,也有一些小问题,比如对“成心”的理解
评分##大体可以的,也有一些小问题,比如对“成心”的理解
评分 评分 评分##有不少錯別字。
评分 评分##翻龙藏翻出这部来还是相当惊讶的。久闻古代佛道互相挂单很是流行。且出家人挂单往往需要上早课。然而突然在龙藏里面看到一本庄子注。还是颇为意外。之前读的庄子主要是郭注成疏本。感觉词汇的短缺有点影响前佛教时代的哲学讨论。往往立意深远。而表意却不直白。这本自成一体。读来也通顺了许多。足可为一家之言。
评分##翻龙藏翻出这部来还是相当惊讶的。久闻古代佛道互相挂单很是流行。且出家人挂单往往需要上早课。然而突然在龙藏里面看到一本庄子注。还是颇为意外。之前读的庄子主要是郭注成疏本。感觉词汇的短缺有点影响前佛教时代的哲学讨论。往往立意深远。而表意却不直白。这本自成一体。读来也通顺了许多。足可为一家之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