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踪17世纪伟大哲学家之骨头的旅程
《笛卡尔的骨头》2008年在美国出版后,被列入《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这是一本西方思想史方面的通俗读物。书中讲了一个故事,核心是一个秘密:笛卡尔的遗骨在哪里?为什么他的头骨会与其他骨头分离?
萧拉瑟(Russell Shorto),美国历史学家和作家。1959年出生于宾夕法尼亚州,1981年乔治华盛顿大学研究生毕业,是《纽约时报杂志》专栏作家。除了《笛卡尔的骨头》广受好评之外,他也以《世界中心的岛屿》一书出名,该书论及纽约市的荷兰起源。他也因加强荷兰与美国的关系而在2009年获得荷兰骑士勋章。
“一部知识探险故事,稀奇而迷人……萧拉瑟的行文,聪明利落,才华横溢。在每一页,他都为读者贡献出新的迷惑、离奇和惊喜。”
——《洛杉矶时报》
“萧拉瑟是一个很会讲故事的人。通过追踪笛卡尔骨骸之谜,回溯了数个世纪的科学与宗教之争,同时又让故事轻快活泼,扣人心弦。”
——《旧金山纪事报》
“萧拉瑟的思想洞见愉悦人,启发人,或许——也烦扰人。”
——丽萨·亚丁《自然》杂志
“《笛卡尔的骨头》堪称一部令人信服的思想侦探故事,既揭开满是灰尘的往昔,也启示现在。”
——杰弗里·图宾《九人:美国最高法院风云》作者
序言
第1章 死神之吻
第2章 骨之盛宴
第3章 圣物不圣
第4章 错置之颅
第5章 颅之容量
第6章 遗忘之躯
第7章 现代之脸
尾 声
鸣 谢
参考文献
送货及时,包装完好,好用
评分送货及时,包装完好,好用
评分书籍好看又便宜!质量很好!
评分笛卡尔确实值得研究,几千年出一个的人才啊
评分在笛卡尔去世的17世纪,天主教依然重视圣物,认为人的骨骸是连结生命与死亡的纽带,而普通人和出身高贵的人也同样崇拜圣物,因此当时有圣物的商业交易。人们用这些圣物来装饰自己家中的奇物柜。到了19世纪,人们还是到处寻找圣物,包括骨骸、牙齿、化石、羽毛等。欧洲很多古老的博物馆都是在某人捐赠的奇物柜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也正是因为笛卡尔的遗骨被视为圣物,才使得它的离散和追寻更加扑朔迷离,耐人寻味。
评分书是不错,就是贵了,而且是小书!!没有想象中的哪么大!!
评分先说“介绍”。“介绍”是指对所评的书的内容作言简意赅的概括叙述,让读者对该书的内容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如书评《难忘<南京情调>》是这样介绍的:“《南京情调》收入64篇文章,20世纪上半叶社会各界名流笔底的南京昔日景观,风土人情,大多风流倜傥见性情;80帧照片,让50年前的古都旧影清晰再现,金陵旧时影像,幅幅沧海桑田显趣味。”
评分挺好的一书,值得观摩
评分《笛卡尔的骨头:信仰与理性冲突简史》内容简介:笛卡尔是谁?说到笛卡尔是谁,我们头脑中的反应大概是:他是个哲学家,因为他是现代哲学二元论的创始人,认为心灵与身体、灵魂与物质是相分离的;他是个数学家,因为他是分析几何学的发明者,他认为数学是认识宇宙的一把钥匙;他是个思想家,他的“我思故我在”回响了几个世纪,影响了无数的思想者;他是个科学家,他提出划时代的“方法论”。他还研究解剖学、医药学,探索自然和宇宙奥秘,注重科学观察和实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