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志(外7种)》收录《博物志》、《穆天子传》、《燕丹子》、《神异经》、《海内十洲记》、《古今注》、《南方草木状》、《荆楚岁时记》共八种。
作为一名对古籍文化略有涉猎的读者,我一直对那些承载着古人智慧与想象的著作充满好奇。《博物志》(内含七种)无疑满足了我的这种渴望。这本书不仅仅是一部简单的自然百科,更像是一扇通往古代中国独特世界观的窗户。它所收录的各种“异闻”、“奇谈”,不仅仅是记录了当时人们所见的、所听的,更是反映了他们对于自然、对于宇宙的理解方式。我特别对其中关于“奇器”、“古法”的记载感到着迷,那些失传的技艺,那些充满巧思的设计,在文字中得以重现,让我不禁感叹古人的智慧与创造力。虽然有些内容在现代科学看来或许显得“荒诞不经”,但正是这种超越时代局限的想象力,才构成了中国古代文化独特的魅力。作者在解读这些内容时,也展现了深厚的学术功底,既尊重原文,又适时补充考据,使得阅读过程既有知识性,又不失趣味性。这本书的价值,不在于它能否提供科学的解答,而在于它能够激发读者去思考,去探索,去感受那份古老而神秘的东方韵味。
评分《博物志》(外七种)是一本让我爱不释手的书。它不仅仅是一部记录了自然万象的书,更是一部充满了奇思妙想和古老智慧的文化瑰宝。书中关于“神异传说”的部分,更是让我沉浸其中,无法自拔。作者以一种严谨而不失趣味的方式,将那些古老的神话故事、民间传说娓娓道来。我被那些关于“长生不老之药”的探索、关于“神灵显现”的奇迹深深吸引。这些故事不仅反映了古人对生命的敬畏和对超自然力量的想象,更折射出他们独特的哲学思考。我尤其对书中关于“占卜术”的记载感到好奇,这些古老的智慧,在今天看来或许有些神秘,但却承载着古人对命运的探寻和对未来的期盼。这本书的编排非常有条理,每一部分都独立成章,却又彼此呼应,形成了一个宏大的知识体系。这不仅仅是一次阅读,更是一次与古人智慧的深度对话。
评分读完《博物志》(含七种)之后,我感觉自己的视野被大大拓展了。这本书就像一个宝藏盒,里面装满了各种各样令人惊叹的发现。作者的叙述方式非常吸引人,他用一种仿佛亲身经历般的口吻,将那些古老而奇妙的景象展现在读者面前。我最欣赏的是其中关于“珍禽异兽”的部分,那些我们只在神话传说中听过的动物,被描绘得如此生动,它们的叫声、它们的习性,甚至它们对人类的情感,都被细腻地刻画出来。其中一些关于“海中奇物”的记载,更是挑战了我对海洋的认知,让人不禁对深邃而未知的海洋充满了敬畏。除了动物,书中对“奇异植物”的描写也同样精彩,那些生长在遥远之地、拥有奇特功效的植物,仿佛是来自另一个星球的馈赠。这本书的语言朴实却富有感染力,即使是对于一些听起来非常“离奇”的内容,作者也能用一种让人信服的方式呈现出来。总而言之,这是一本能够点燃你好奇心、激发你探索欲的绝佳读物。
评分这本《博物志》(包含另外七种)简直是一场知识的盛宴,打开第一页就感觉自己被拉进了一个宏大的自然世界。作者的笔触细腻入微,对各种奇珍异兽、奇花异草的描绘栩栩如生,仿佛能闻到那些从未见过的植物的芬芳,听到那些传说中的动物的低语。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山海经异兽”的那一部分,作者并没有简单地罗列它们的外形特征,而是深入挖掘了它们在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地位、习性,甚至还推测了它们存在的可能性的地理环境,这让原本只存在于想象中的生物,突然有了几分真实感。读到那些关于“精怪志怪”的内容时,更是让人心头一紧,古人对未知世界的敬畏和想象力,在这些故事中展现得淋漓尽致。这本书的编排也十分用心,图片与文字相得益彰,那些精美的插图,虽然是古籍风格,但却能准确地传达出作者想要表达的意境,给我的阅读体验增添了不少色彩。总而言之,这是一本值得反复品读的佳作,每次翻开都能发现新的惊喜。
评分这本书《博物志》(包含另外七种)给我的最大感受就是,世界原来可以如此奇妙!作者的叙述方式,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带领着我们穿越时空的界限,去探寻那些隐藏在历史深处的秘密。我被书中关于“奇异风俗”的描述深深吸引,那些我们从未听闻过的民族、那些我们无法想象的生活方式,都被记录得有声有色,让我大开眼界。特别是关于“古代的建筑奇迹”的描写,那些充满智慧和艺术性的设计,即使在今天看来也依然令人惊叹。这本书的图片虽然不多,但每一张都经过精心挑选,能够准确地传达出文字的意境,大大增强了我的阅读体验。作者在讲解过程中,也没有回避一些当时人们认为不可思议的事情,反而用一种包容的态度去呈现,这让我觉得更加真实和可信。总的来说,这是一本能够让你在惊叹声中增长见识、开阔眼界的书,强烈推荐给所有对世界充满好奇的朋友。
评分凑单书,主要想看看荆楚岁时记。
评分此书有两种版本:一种是常见的通行本,收在《广汉魏丛书》、《古今逸史》、《稗海》等丛书中,于十卷中又分三十九目;另一种是黄丕烈刊《土礼居丛书》本,亦作十卷,不分目,次第也和通行本协调,据黄氏说此本系汲古阁影抄宋连江氏刻本,收在《指海》、《龙溪》、《博舍丛书》中,内容与前二书完全相同。
评分《西京杂记》是古代历史笔记小说集。汉代刘歆著,东晋葛洪辑抄。其中的“西京”指的是西汉的首都长安。写的是西汉的杂史,既有历史也有西汉的许多遗闻轶事。其中有人们喜闻乐道、传为佳话的"昭君出塞",即宫女王嫱不肯贿赂画工致远嫁匈奴;"卓文君私奔司马相如",等许多妙趣横生的故事皆首出此书,且为后人为典故。还有一句成语“凿壁借光”,也是从该书的匡衡的故事中流传出来的。
评分《西京杂记(外五种)》收录《西京杂记》、《汉武帝别国洞冥记》、《汉武帝内传》、《汉武故事》、《裴子语林》、《殷芸小说》共六种。其中,《西京杂记》,汉刘歆撰,晋葛洪集,王根林校点,是一部介绍西汉一代帝王后妃、公侯将相、方士文人等的志人小说。《汉武帝别国洞冥记》,汉郭宪撰,王根林校点,以汉武帝求仙和异域贡物为主要内容,涉及西域以及中亚西亚一带国家的传闻,极富想象力,可了解这些地区的民俗与传说。《汉武帝内传》,佚名撰,王根林校点,从汉武帝出生时写起,直到他死后殡葬,详于求仙问道,特别是西王母会武帝之事,情节繁复,极尽铺陈,运用汉赋排偶的手段,文学性很强。《汉武故事》,佚名撰,王根林校点,又名《汉武帝故事》,记载汉武帝从出生到葬于茂陵的传闻轶事,属于汉武帝传说系统中的一部传记小说。《裴子语林》,晋裴启撰,王根林校点,又名《裴启语林》,辑录汉魏至晋代知名士人传闻轶事及人物间精彩对话。《殷芸小说》,梁殷芸撰,王根林校点,记载自先秦到东晋的轶事传闻,带有野史性质。
评分这套书我都很喜欢,便宜,不过集齐太贵了?
评分卷一
评分自汉代以来,目录版本学家为历代公私藏书留下了数量庞大的书目题跋著作,这些书目题跋对于考察典籍的版本渊源、藏奔流传、校勘辑佚等,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所谓「辨章学术,考镜源流」,莫不由此。然而,这些丰富的版本目录学著作大部分未经整理出版,学者和古典文化爱好者普遍感到目录学著作难得。
评分校注《拾遗记》
评分这套书的特点就是便宜,排班的话好开始看有点儿别扭,时间长了会好些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