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乐章集校注(典藏本)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乐章集校注(典藏本)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宋] 柳永 著,薛瑞生 校
图书标签:
  • 中国古典文学
  • 乐章
  • 诗经
  • 校注
  • 典藏
  • 古代文学
  • 文化经典
  • 中华文化
  • 文学史
  • 诗歌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华书局
ISBN:9787101109481
版次:1
商品编码:11838045
品牌:中华书局
包装:精装
丛书名: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5-08-01
用纸:胶版纸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本书对宋代著名词人柳永的词作集《乐章集》做了全面的校笺、考辨与评述。收朱祖谋《彊邨丛书》本《乐章集》中柳词贰佰陆阕,又《天机馀锦》、《全宋词》、等典籍中收柳永佚词七阙,佚诗三首,佚文一篇,词、诗、文残句若干。分四编:上编为出仕前之什,中编为出仕后之什,下编为不编年之什,外编为柳永作品辑佚。

作者简介

  柳永(约984-约1053),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福建崇安人。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柳永是首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也是两宋词坛上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在词调的创用、章法的铺叙、景物的描写、意象的组合和题材的开拓上对后来词人影响极深。

  薛瑞生,陕西蒲城人。1961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西北大学中文系教师,教授,中国红楼梦学会、全国苏轼研究会及李清照、辛弃疾学会历届理事。1著有专著《红楼采珠》、《〈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导读》、《乐章集校注》、《红楼梦谫论》、《东坡词编年笺证》,主编撰稿《中国古典小说六大名著鉴赏辞典》、《唐宋八大家文钞校注集评》,论文《论典型的个性化道路及其他》、《给胡适在红学史上以应有地位》、《南渡词论略》、《东坡前壬子词考证》、《东坡南迁词考证》、《东坡词编年正误》、《苏门?苏学与苏体》、《柳永卒年新说》、《柳永投献词考证》等。

目录

增订本前言
增订本凡例
上编 出仕前之什(七十二首)
凤栖梧(帘内清歌帘外宴)
鬬百花(满搦官腰纤细)
促拍满路花(香靥融春雪)
菊花新(欲掩香帏论缱缮)
洞仙歌(嘉景)
玉女播仙佩(飞琼伴侣)
雨霖铃(寒蝉凄切)
倾杯乐(离宴殷勤)
引驾行(虹收残雨)
鹧鸪天(吹破残烟入夜风)
忆帝京(薄衾小枕凉天气)
慢卷紬(闲窗烛暗)
安公子(梦觉清宵半)
倾杯(金风淡荡)
尾犯(夜雨滴空阶)
驻马听(凤枕鸾帷)
八六子(如花貌)
满江红(万恨千愁)
满江红(匹马驱驱)
梦还京(夜来忽忽饮散)
夜半乐(冻云黯淡天气)
鬬百花(煦色韶光明媚)
乐章集校注(增订本)
定风波慢(自春来、惨绿愁红)
西施(自从回步百花桥)
留客住(偶登眺)
夜半乐(艳阳天气)
燕归梁(织锦裁篇写意深)
祭天神(叹笑筵歌席轻抛弹)
六幺令(淡烟残照)
望远行(绣帏睡起)
浪淘沙慢(梦觉、透窗风一缝)
凤衔杯(有美瑶卿能染翰)
凤衔杯(追悔当初孤深愿)
法曲献仙音(追想秦楼心事)
西平乐(尽日凭高目)
笛家弄(花发西园)
昼夜乐(洞房记得初相遇)
雨中花慢(坠髻慵梳)
迷神引(红板桥头秋光暮)
诉衷情近(景阑画永)
女冠子(淡烟飘薄)
竹马子(登孤垒荒凉)
望汉月(明月明月明月)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临江仙引(梦觉小庭院)
倾杯乐(皓月初圆)
临江仙引(渡口、向晚)
阳台路(楚天晚)
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
瑞鹧鸪(天将奇艳与红梅)
倾杯乐(楼锁轻烟)
归朝欢(剔岸扁舟三两只)
……
中编 出仕后之什(五十八首)
下编 不编年之什(七十八首)

精彩书摘

  菊花新
  欲掩香帏论继缮。先敛双蛾愁夜短。催促少年郎,先去睡、鸳衾图暖。
  须臾放了残铁线。脱罗裳、恣情无限。留取帐前灯,时时待、看伊娇面。
  校记
  「留取」,焦本、昊本「取」作「着」。「看伊」,宋本、毛校本「伊」字脱。
  题解
  《菊花新》,柳永自制曲,《乐章集》注中吕调,为七羽之一。全词五十二字上则后片各四句三仄韵。宋·周密《齐东野语》卷十六载:「思陵朝掖庭有菊夫人者,善歌舞,妙音律,焉仙韶院之冠,官中号为菊部头。然颇以不获际幸为恨,即称疾告归。时宦者陈源以厚礼聘归,蓄于西湖之适安园。一日,德寿按《梁州曲》舞,屡不称旨。提举官关礼知上意不乐,因从容奏曰:「此事非菊部头不可。」上遂令宣唤,于是再入掖禁,陈遂憾恨成疾。有某士者,颇知其事,演而为曲,名之曰《菊花新》以献之,陈大喜,酬以田宅金帛甚厚。其谱则教坊都管王公谨所作也。陈每闻歌,辄泪下不胜情,未几物故。园后归重华官,改名小隐园,孝宗朝拨赐张贵妃,为永宁崇福寺云。」所谓此曲为「教坊都管王公谨所作」,显系附会,而《钦定词谱》引以为据:《齐东野语》云:《花新》谱教坊都管王公谨作也。」误甚,兹于驳正。此词写少年夫妻房中之乐,当作于柳永与前妻新婚后不久。至于写于初结缟之当年或后二一年,资料短乏,则难于确断,后二首同此,不另注。若论情调,自为艳科。然若论「淫亵」,柳词更有遇于此者,李调元之论未必确切。
  ……

前言/序言


《乐章集》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无数后世的读者和研究者。这套《乐章集校注(典藏本)》旨在为广大读者提供一个精良、权威的阅读版本,帮助读者深入理解这部不朽的古典文学作品。 《乐章集》的价值与意义 《乐章集》的作者,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词人。他的词风,承袭前代,又独具创新,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其作品,数量丰赡,题材广泛,无论是抒发壮志豪情,还是描绘儿女情长,都写得淋漓尽致,感人至深。他的词,不仅是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时代风貌的写照,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乐章集》的问世,标志着词这种文学体裁走向了成熟和巅峰。在此之前,词的创作大多局限于歌咏宴饮、闺阁情事,题材相对狭窄,艺术手法也较为单一。《乐章集》的作者,冲破了这些束缚,将词的题材拓展到边塞、咏史、怀古等多个领域,使词的艺术表现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他善于运用白描手法,语言精练,意境深远,尤其在写景状物方面,更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他的作品,对后世词人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校注工作的目的与方法 《乐章集》虽然流传至今,但由于年代久远,历代传抄、刊刻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訛误和争议。因此,对《乐章集》进行精细的校注,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套《乐章集校注(典藏本)》正是基于这一目的而精心编纂的。 校注工作的核心在于“正本清源”,力求恢复原作的风貌。为此,我们搜集了现存的各种版本的《乐章集》,包括早期抄本、刻本,以及历代学者的校订本。通过对这些版本进行细致的比对,我们辨析字句的异同,考证典故的真伪,梳理篇章的顺序。对于存在争议的地方,我们则会引用前人的研究成果,并结合我们自己的理解,提出合理的解释。 校注工作不仅仅是文字上的考订,更包含了对作品内容的深入解读。我们力求在校注的同时,为读者提供必要的背景知识和艺术分析。例如,对于一些生僻的字词,我们会加以注释;对于一些难以理解的典故,我们会进行考证;对于一些意境深远的词句,我们会进行赏析。这些注释和赏析,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从而提升阅读的体验。 《乐章集校注(典藏本)》的特点 这套《乐章集校注(典藏本)》在编纂过程中,充分考虑了现代读者的阅读习惯和研究需求,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 1. 权威性与严谨性: 我们坚持以最可靠的宋本为底本,并广泛参校历代重要版本,力求校勘的准确无误。对于每个字句的校订,我们都附有详细的出处和依据,确保校注的权威性和可信度。 2. 系统性与全面性: 此次校注不仅包括了对《乐章集》文本本身的校订,还对作品进行了详尽的注释和赏析。注释力求精准,涵盖字词、典故、地理、历史等多个方面。赏析则从多个角度切入,包括创作背景、艺术手法、思想情感、文学地位等,力求为读者提供一个立体的、全面的认识。 3. 可读性与易懂性: 在保证学术性的同时,我们也十分注重作品的可读性。注释和赏析语言力求通俗易懂,避免使用过于晦涩的学术术语。排版设计也充分考虑了读者的视觉体验,力求清晰明了,便于阅读。 4. 典藏价值: 本书采用高品质的纸张和装帧,力求在制作工艺上达到典藏的标准。精美的封面设计、考究的内页排版,都体现了对经典的尊重与传承,使其不仅是一部文学著作,更是一件具有艺术品味的收藏品。 内容预览 本书将以《乐章集》原文为核心,在每一页的底部或侧边附有详细的校注内容。 原文部分: 将以最严谨的态度呈现《乐章集》的每一个字句,确保与公认的最善本一致。 校勘部分: 对于原文中可能存在的异文,我们会清晰地标注出来,并详细列举不同版本之间的差异,以及我们选择某一版本校勘的理由。例如,如果某个字在甲本中是“A”,在乙本中是“B”,我们会在校勘记中说明,并根据文献证据和词义逻辑,判断哪个字更加符合原意。 注释部分: 字词注释: 对于原文中出现的生僻字、多义字、古今异义的字,以及一些用法特殊的词语,都将进行详细的解释。例如,对于一些古汉语特有的词汇,我们会给出其在现代汉语中的对应意义。 典故注释: 词中常引用典故,这些典故往往与历史事件、人物传说、神话故事等相关。《乐章集校注》将对这些典故进行考证,解释其来源和含义,帮助读者理解作者的用意。 地理、历史、文化背景注释: 词作中涉及的地理名称、历史事件、民俗风情、社会制度等,如果读者不熟悉,会影响理解。《乐章集校注》将提供必要的背景介绍,帮助读者构建完整的理解框架。 名词、术语注释: 对于一些当时特有的名词或概念,也会进行解释,例如一些官职、礼仪、器物等。 赏析部分: 在每一首词的之后,或者在重要的篇章之后,我们会提供精炼的赏析性文字。 创作背景分析: 介绍该词的创作时间和作者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及可能触发创作灵感的事件。 主题思想解读: 深入分析词作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人生感悟、社会批判等。 艺术特色评析: 重点赏析词作的语言特色、结构安排、意境营造、修辞手法等方面。例如,分析作者如何运用比兴、对偶、夸张等手法,达到何种艺术效果。 文学地位考量: 结合《乐章集》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说明该词在作者作品乃至整个词史中的意义。 编后语 《乐章集》以其高超的艺术成就,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是了解中国古典诗词的重要窗口,更是感受中华民族深厚文化底蕴的绝佳载体。我们希望这套《乐章集校注(典藏本)》能够成为广大读者,特别是中国古典文学爱好者、研究者,以及广大青年学生,走进《乐章集》世界的一把钥匙。通过严谨的校注和深入的解读,我们希望能让这部古典名著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让更多的人领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感受其中蕴含的东方智慧与人文情怀。 我们深知,学术研究永无止境,校注工作也难免会有疏漏。《乐章集校注(典藏本)》的问世,是我们对《乐章集》这部伟大作品的一份敬意,也是对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点努力。我们热切期待广大读者在使用本书的过程中,不吝赐教,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这将是我们未来不断完善和进步的最大动力。 我们坚信,通过这套精心打造的《乐章集校注(典藏本)》,读者将能够更加深入地品味《乐章集》的字字珠玑,理解其背后蕴含的深刻哲理和丰富情感,真正领略中国古典文学的博大精深。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确实是一大亮点,拿到手里就觉得沉甸甸的,非常有分量。封面设计古朴典雅,采用的是一种暗纹的宣纸质感,摸上去温润而有质感,搭配烫金的书名和作者,在灯光下熠熠生辉,尽显“典藏”二字的厚重。内页的纸张选用也很考究,是那种略带米黄色的细柔纸,印刷清晰,字迹工整,即使是长篇的校注文字,读起来也毫无压力,不会有刺眼或模糊的感觉。排版方面,整体疏朗有致,校注部分和原文部分区分得当,标注清晰,这一点对于我这种需要频繁对照原文和校注的读者来说,简直是福音。装订牢固,即使反复翻阅,也不会出现散页的情况。随书附带的线装书签,镂空设计,带着古风的韵味,平时放在书页间,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总而言之,从物质层面来说,这本书绝对是物超所值,无论是自己收藏还是赠送给同好,都显得非常得体和有品味。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精心打造的艺术品,承载着中国古典文学的精髓,让人在阅读之前就能感受到一种仪式感。

评分

总的来说,这套《乐章集校注》(典藏本)给我的感觉是,它不仅仅是在“卖书”,更是在“做学问”和“传承文化”。无论是从外观的精致,到内涵的厚重,再到阅读体验的舒适,都体现出了一种近乎苛刻的追求。对于我这种希望能够深入了解中国古典文学的读者来说,它提供了一个极其便利和高质量的平台。我不需要再去图书馆搜集各种版本的资料,也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查阅晦涩难懂的古籍,只需要一本书,就可以获得详尽的校勘、深入的注释以及专业的解读。这大大降低了阅读门槛,同时也保证了阅读的深度和质量。它让我觉得,在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和普及上,的确有人在用心去做,并且做得非常出色。这种“匠心”精神,让我对这套书充满了感激,也期待它能够惠及更多的文学爱好者,让更多的人能够领略到中国古典文学的无穷魅力。

评分

阅读《乐章集校注》的过程,对我来说是一次沉浸式的文化体验。我常常会在阅读某首诗词时,停下来,仔细对照校注部分。作者的解读,总能引申出很多我意想不到的知识点,比如某个词语在不同朝代的用法变化,或者某个典故的详细来龙去脉。有时,甚至会因为一个细微的用字差异,而发现作者在版本选择上的深厚考量。这种“挖宝”似的过程,让阅读不再是线性的,而是充满了探索的乐趣。我尤其喜欢那些对诗词意境的深入剖析,它们帮助我跳出文字表面的意思,去感受作者当时的情感波动,去体会字里行间流淌的诗情画意。更重要的是,校注不仅解释了“是什么”,还常常探讨了“为什么”,这种对创作逻辑和文化背景的探究,让我对中国古典诗词的理解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每一次翻阅,都能有新的发现,新的感悟,这种知识的迭代和升华,正是阅读经典最迷人的地方。

评分

在如今快节奏的生活中,能够静下心来,捧着这样一本厚重而精美的古典文学书籍,本身就是一种难得的享受。我常常会在一个安静的午后,泡上一杯龙井,伴着窗外的阳光,慢慢品味《乐章集》中的诗词。典藏本的纸张和印刷,让阅读体验更加舒适,也让我更能专注于文字本身。那些古老的韵律,仿佛穿越千年,在我耳边低语。校注的部分,则像一位温和的导师,在我困惑时给予指引,在我迷茫时点亮思路。我并非专业人士,但通过这套校注,我对诗词的理解从“知道”提升到了“理解”,再到“体悟”。我开始能够体会到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独运,感受到那些词语背后蕴含的丰富情感和文化积淀。这本书不仅仅是知识的载体,更是一种情感的连接,它让我与古人的心灵对话,感受他们曾经的喜怒哀乐,让我觉得历史不再遥远,文化也不再是课本上的概念。

评分

我一直对中国古典文学的传播和研究方式颇感兴趣,而这套“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在我看来,正是填补了这一领域的重要空白。它不仅仅是简单地将古籍进行复刻,而是加入了现代学术的严谨态度和细致考量。这次拿到的是《乐章集校注》的典藏本,更是让我看到了出版方在学术性和收藏性上的双重追求。校注部分的价值,在于它能够帮助读者穿越时空的阻隔,理解原文背后的复杂语境、历史渊源以及作者创作时的心境。对于我这样非专业出身的读者来说,那些繁复的注解、字词的考辨、典故的出处,都是开启理解之门的钥匙,让我不再仅仅是“读”文字,而是真正地“懂”文字。特别是它在版本考订上的严谨,为我们提供了最接近原文面貌的可能,这对于学术研究者而言意义重大,对于我这样的普通读者,则是一种对真知的追求和尊重。这种深厚的学术功底,体现在每一个字、每一个标点上,让人不由得心生敬意,也对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有了更深的体会。

评分

中华书局的飲水詞校笺装帧印刷排版俱佳,与上海古籍的典藏版相当,可相互参照着读,值得收藏。

评分

中华书局的飲水詞校笺装帧印刷排版俱佳,与上海古籍的典藏版相当,可相互参照着读,值得收藏。

评分

忙碌的当下生活,很难再有独处的阅读了。每天抽出一个小时,甚或半个小时用来畅游书海,我认为已经是非常幸福的时光了。感谢京东为爱书人提供优惠价格,现在不论是书还是生活用品,都青睐京东!

评分

杨景龙教授的校注有校记,有笺注,有疏解,有集评,可谓体大思精,完且备矣,是迄今为止较好的注本。值的阅读收藏。

评分

书的包装设计、印刷质量、京东服务都极为满意,趁半价买了该丛书中的几套(李白、杜甫、李商隐、曹植、苏轼、南唐二主、柳永),内容尚待检验,相信中华书局!

评分

扬之水先生《做学问是一种责任》一文介绍说:“《楚辞校释》是作者毕数十年之功,覃思精研而成之著,于校勘、辨韵、明表达、明义蕴等,皆有深相发明之处。尤对《楚辞》中一些比较重要,且又历来纷争不已的问题,提出了足以服人的见解。《楚辞校释》的意义更在于显示了一种严谨的学风和科学的态度。”

评分

中华书局的典藏系列都是经典,选取的也大都是大作,值得购买、收藏、阅读。

评分

南宋词家,与辛弃疾交好,其词作可与辛氏同赏。典藏函套,塑封正品,京东配送,赞!因词解世,了解南宋社会文学风貌、曲肆歌舞的绝佳资料。同时文人的家国之念亦明于表……

评分

纸质甚好,印刷精致,排版舒适,繁体字来着,看着偶觉卡顿,大概是自己读书太少,太精美了有点舍不得看,李义山那本如果也是这样的就完美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