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唐中主李璟、后主李煜,是五代词坛上杰出的词人,在我国词史中占有重要地位。二人词作约于南宋时期即已合刊为《南唐二主词》行世,后世续有辑补。该集历来真伪混杂,词作文字异同纷繁。著名学者王国维先生次子王仲闻先生曾搜罗众本,参稽多种相关文献,细加比勘,认真考证,对该集作了深入的校订和梳理。本次整理出版的《南唐二主词笺注》,系著名文史学者陈书良等在前贤校勘基础上,对南唐二主词所做的注释、辑评、评析,更增加了对二主词的理解与赏析。书后还附编了散见他书的佚作,历代评语、本事资料及各家序跋和相关考证文章。校订谨严,注释精确,资料详备,辑评丰富,评析到位,为研究南唐二主词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料。现据我局平装本整理,收入精装典藏本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系列。
作为一名长期关注古典文学研究的读者,我对于《南唐二主词笺注(典藏本)》的价值,可以说是深切体会的。这本书的出版,无疑是为我们提供了一部极为重要的学术参考。其严谨的校勘和精当的笺注,体现了编者深厚的功力与严谨的态度。我曾对照过其他版本,发现在字词的考订、典故的溯源等方面,此书都做得更为周全和细致,能够弥补不少现有研究的不足。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它对南唐二主词流传过程中的一些版本差异也做了清晰的梳理,这对于我们理解词作的演变和传播,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这本书不仅满足了普通读者的阅读需求,更兼具了相当高的学术价值,是值得所有对南唐文学感兴趣的研究者和爱好者珍藏的。
评分我是一名普通的文学爱好者,对古典文学的热爱纯粹而直接,平时接触到的版本也是五花八门,但《南唐二主词笺注(典藏本)》带给我的感受,确实与众不同。它的文字风格非常亲切,不是那种高高在上的学术腔调,而是像一位同道中人,与你一起分享对美的感悟。每次读到一句特别触动我的词,总会迫不及待地翻看后面的笺注,而书中的解读总是那么恰到好处,既不卖弄学问,又能解开我的疑惑。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对于某些意象的处理,比如“月”、“花”、“水”等,总是能联系到当时的文学传统和词人的个人经历,让这些意象不再是单纯的景物描写,而是充满了情感的寄托和象征意义。读完一段,总会觉得自己的文学视野又开阔了一些,对南唐二主的了解也更加立体和生动。
评分这部《南唐二主词笺注(典藏本)》着实是一本令人心生欢喜的读物。翻开书页,那熟悉的墨香便扑面而来,仿佛带着我穿越了时空的界限,回到了那个风华绝代的南唐。从装帧上看,就知道是用心之作,厚重而不失雅致,拿在手里便有一种沉甸甸的厚实感,这对于一本承载着古典精粹的书籍来说,是最恰当不过的致敬了。更难得的是,它的编排设计非常人性化,疏朗有致,字号大小也正合适,即使是细细品读,也不会感到视觉疲劳。我尤其欣赏它在笺注方面的处理,不似有些版本那样晦涩难懂,而是用一种温和而详尽的方式,一点点地剖析词句背后的深意,常常在读到某个典故或某个意象时,书中细致的解读便能让我豁然开朗,原来这看似寻常的描写,背后竟有如此丰富的文化内涵。这种“润物细无声”的引导,让我不仅理解了词本身,更体会到了词人创作时的心境,以及那个时代的风土人情。
评分对于痴迷于词的老饕来说,《南唐二主词笺注(典藏本)》无疑是一场饕餮盛宴。我一直觉得,李煜词的凄婉深沉,小周后词的婉约哀愁,都有一种摄人心魄的力量,而这本书恰恰给了我一个更深入探究的窗口。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词作,更像是请来了一位学识渊博的老师,在我耳边娓娓道来。那详实的注释,如同精准的手术刀,解剖了词句的肌理,将那些模糊或被遗忘的典故、历史背景一一呈现。例如,每当读到李煜词中对故国、故园的追忆,书中总能恰到好处地引出相关的史实,让我们窥见他从帝王沦落为阶下囚的痛苦转变。而对小周后词的解读,则更加细腻,仿佛能感受到她那份深闺中的孤寂与无奈。读罢,我总会产生一种冲动,想要再去翻阅史书,去更全面地了解那段历史,去更深刻地理解词人的情感。这种阅读体验,是远远超越了单纯的文字欣赏的。
评分我是一名在校的中文系学生,接触古典文学的机会很多,也读过不少词集,但《南唐二主词笺注(典藏本)》的出现,让我对南唐二主的词有了全新的认识。在课堂上,我们学到的关于李煜和小周后的词,更多的是一种概括性的讲解,而这本书则提供了更具象、更深入的解读。它不仅解释了词句的字面意思,更挖掘了词句背后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信息。例如,书中对李煜《虞美人》中“雕栏玉砌”的分析,让我了解到那个时代的宫廷生活和奢华景象,再对照他后来的境遇,其词的悲怆感便油然而生。这本书就像一位博学的导游,带领我们走进南唐的文学世界,让我们不仅仅是“看”词,更是“懂”词,甚至能“感”词。
评分甲骨的书,早在3000多年前的殷代后期,当时纸尚未发明,人们就地取材,以龟甲和兽骨为材料,把内容刻在龟甲或兽骨上,这就是甲骨的书。石头的书在古代,石头也用来作书写材料,甚至将整篇作品或整部著作刻于石上。简牍的书简牍是对我国古代遗存下来的写有文字的竹简与木牍的概称。缣帛的书,缣帛是丝织物,轻软平滑,易于着墨,幅的长短宽窄可以根据文字的多少来剪裁,而且可随意折叠或卷起,携带方便,可以弥补简牍。古代写本书在纸发明初期,纸书并未完全取代简牍与缣帛图书,而是三者并用。此外,还有宋至清代的印本图书到现代的电子书。
评分虽然等了很久,但是书都很好,很开森,有书在身边总感觉日子很安稳,愿余生与书为伴
评分清代词坛巨匠纳兰性德有词集《饮水词》传世,赵秀亭、冯统一先生的《饮水词校笺》乃是在前人基础上对纳兰词加以全面整理而成的一个本子。其整理工作包括移录原词、标点、校订、补辑、笺注、说明和辑评等内容。全书分编五卷。前四卷以《通志堂集》四卷词为底本,并遵照其排次;第五卷补辑《通志堂集》未收词四十八首。标点全依《词谱》《词律》,所用符号大体依传统点词格式。校笺和说明,用意各有侧重:局部辞句的解释在“笺注”,整首词意的疏解用“说明”。校订所用参校本包括《今词初集》《清平初选后集》等十五种。另有“附录”收录康熙时期文献十二
评分非常好 这次书买的有点多 送货速度及时 品相完好
评分实属非常之好
评分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评分《世说新语笺疏》,南朝宋刘义庆著,南朝梁刘孝标注,余嘉锡笺疏,周祖谟、余淑宜、周士琦整理。该书重在考案史实,对于《世说》原作及刘孝标注所说的人物事迹,博采晋宋以下史传杂著和近代的笔记论著,考核其异同,兼补刘注之不备,评论事乖情理处,对《晋书》亦多有驳正。书中同时采录了近世学者李慈铭、文廷式、程炎震、李审言、刘盼遂等人的成果,并加按语,考证得失。本书有原文、校文、笺疏,后附《世说新语》常见人名异称表、《世说新语》人名索引、《世说新语》引书索引、笔画与四角号码对照表,颇便使用。
评分非常感谢京东商城给予的优质的服务,从仓储管理、物流配送等各方面都是做的非常好的。送货及时,配送员也非常的热情,有时候不方便收件的时候,也安排时间另行配送。同时京东商城在售后管理上也非常好的,以解客户忧患,排除万难。给予我们非常好的购物体验。
评分不错,不错一直很喜欢李煜这个词人写的诗词,这次一次性还买了漱玉词等等的诗集,这段时间足以喂一下书虫了,哈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