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为什么有这本书
01 能不能让哲学“走出语言”
“太初有言”与“天行健”
“回到康德”是什么意思
“学而第一”
从来不谈方法论
中国学问缺少自然科学基础
很多哲学名著又薄又好看
与王浩谈哲学两难
玄奘怕丢人,不敢译《老子》
“点穴法”
02 为什么“度是第一范畴”
人类的生存延续是出发点和基础
大猩猩-黑猩猩-人
理性使主客体分离
皮亚杰的动作与杜威的工具
美是人对“度”的自由运用
现代心理学还在婴儿阶段
03 善包容,肯学习,能吸收,可消化
逻辑可能性与现实可能性
文字控制语言的原因
凡“智慧”均可学
忽略个体是一种战争思维
还是蔡仪能抓住要害
“必要的余事”
04 “理性的神秘”与宗教经验
宗教与感性的神秘经验
个体创造性源泉
宇宙-自然是我唯一信奉的神
发现都是发明
05 巫史传统的情理结构
研究传统不从观念、文本出发
巫术礼仪中的“情本体”线索
“礼”的神圣性和神秘性
“天道”在“人道”中
06 还用不用“本体”、“本体论”、“哲学”这些词
冯友兰为何赞同“西体中用”
心理形式与“抽象继承法”
“哲学在中国”与“中国的哲学”
胡绳毕竟是书生
中国接受怎样的哲学
07 “情本体”的外推与内推
“情本体”外推即政治哲学
“两德论”是政治哲学的基础
启蒙落实到制度才算完成
中国也许能调解文明冲突
“四大皆空”还得活
时间与“时间性”
“闲愁最苦”与“何时忘却营营”
没有人类,哪来善恶美丑
08 我的一生简单平凡
四个“静悄悄”
我与胡风案
记不住面貌和声音
算是毕生遗憾
美国学生
家里一直订科学杂志
人所培育的情感心理即“情本体”
【附录】
答问:从“两德论”谈普世价值与中国模式
与童世骏的对话
2006-2011年答问、采访、对谈纪目
刘绪源、萧功秦、刘再复:再谈李泽厚
正版书,推荐购买!不限于哲学,延伸至经济、政治、文化、科学等领域,在话题、思考的深度和广度上超越前者,值得进一步关注。
评分——豆瓣网友fany评《该中国哲学登场了?——李泽厚2010年谈话录》
评分还可以,书比较薄,作者很多思想都曾在其他著作中阐述。
评分——豆瓣网友fany评《该中国哲学登场了?——李泽厚2010年谈话录》
评分以生动有趣简要的方式,显现李泽厚一生哲学成果
评分评分
不错的东西不错的东西
评分李先生是这个时代的中文思想界少数具有原创精神的学者。他学习西方哲学,但却坚持独立批判的视野;关注中国哲学,但最注重的是自己理论体系的构建。……喜欢他的人很多,批判他的人也不少。
评分有学术与思想的回顾,更重从历史与当下、中学与西学的激撞中探晓未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