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朋友对哲学产生兴趣,要我推荐一本入门书。我不揣冒昧,就诚恳介绍《傅佩荣谈人生:哲学与人生(第2版)》,并且说明理由:“这是我在台湾大学所讲的一门通识课程,听众对象是大学生,内容算是深入浅出,知识亮点也都作了适当的铺陈。加上从口语转记为文字,可读性较高。”
为了善尽一个作者的责任,我利用假期仔细校订本书,并且增加第十五章与附录。第十五章的标题是“拓展生命的深度与宽度”,代表我近期思考有关哲学与人生关系的心得,可以作为本书的总结。
傅佩荣,1950年生,祖籍上海。毕业于台湾大学哲学系,曾师从哲学大师方东美先生。美国耶鲁大学哲学博士,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
曾任台湾大学哲学系主任兼哲学研究所所长,比利时鲁汶大学与荷兰莱顿大学讲座教授。曾被台湾《民生报》评选为“大学热门教授”,并获台湾地区教育主管部门颁发的教学特优奖。其作品曾获台湾中正文化奖、较高文艺奖。是央视《百家讲坛》、凤凰卫视《国学天空》的嘉宾主持及山东卫视《新杏坛》首席主讲专家。
傅教授在教学、研究、写作、演讲、翻译各方面皆有成就,著述繁多,范围涵盖哲学、教育、宗教、文化、心理励志。其学术论著融贯古今与中西,结构严谨,创见迭出,是当代华人世界公认的一流国学研究专家。
傅教授还是一位杰出的演讲家。近年来,每年演讲达两百多场,态度真诚,条理清晰,理融辞畅,使听者不倦,相悦以解。2006年首开大陆问道,先后在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开展了一系列国学演讲,引起了热烈反响。
自序 哲学与人生
一章 哲学是什么
定义:哲学原意是“爱智”
希腊文之“爱”与“智”
爱智要保持心灵开放
真正的智慧来自生命的试炼
每个人都需要哲学
研究哲学的基本习惯:凡事保持好奇
哲学性的思维:理性的反省
对哲学的基本描述
培养智慧
发现真理
印证价值
如何提升哲学素养
培养思考习惯
掌握整体观点
确立价值取向
力求知行合一
结论:爱智是人的天性
第二章 思想方法
逻辑(运思的规则)
概念
判断
推论
语言分析(表达的效应)
语言的有效性
语言的类型
现象学(辨物的策略)
打破四种假象
胡塞尔的现象学
诠释学(阅读的途径)
阅读的三种取向
阅读的四个步骤
结论:心智成长的方法
第三章 人性的真相
就人的现状而言(希腊思想)
荷马史诗:能够=应该=必然
德尔菲神庙:认识你自己,凡事勿过度
亚里士多德:人是理性的动物
就人的起源而言(基督宗教)
基督教与天主教
上帝造人:神的形象与原罪
得救之途:信、望、爱
中世纪≠黑暗时代
人类的生命特色与未来发展(近代世界)
从达尔文到柏格森
……
第四章 神话与悲剧
第五章 苏格拉底
第六章 存在主义
第七章 荒谬之超越
第八章 中国哲学的起源与特质
第九章 儒家的风格
第十章 道家的智慧
第十一章 艺术与审美
第十二章 宗教与永恒
第十三章 教育与自我
第十四章 文化的视野
第十五章 拓展生命的深度与宽度
附录 何谓真善美圣
西方从中世纪跨入近代世界,是一个急剧的演变过程。西方人在思想上经历了一连串的震撼,无异于一次次的“革命”。譬如,在宇宙观方面,出现了天文学的革命,由日动说转变为地动说;接着,著名的进化论带来了生物学的革命。
关于人类起源的问题,由于“上帝造人”是宗教所给的答案,无法在经验上获得验证,随着人类知识的进展,科学家开始进行客观的研究,探讨生命起源的问题。其中以达尔文在1859年《物种起源》一书中,所提出的“进化论”最具代表性。进化论认为人和其他动物一样,是进化而来的,在生命的本质上不应该有差别。如果真是如此,那么所谓人格的尊严也就没什么特别的基础,更遑论人生有什么特别的价值。
可以想见,达尔文的学说出现以后,对西方原本以宗教为基础的价值观造成很大的威胁,也产生了强烈的影响。近代西方文化中的重要人物几乎都受到达尔文的启发,包括尼采、弗洛伊德等人。换言之,达尔文使人们的观念大幅转变,让人们开始不去询问“神如何造人”,转而着重于探讨“人到底是什么样的生命”。如此一来,也就从“以神为主”转变为“以人为主”,真正去观察人类生命的特色,以及人性究竟为何。
从达尔文到柏格森
达尔文的说法流行之后,在法国出现了一位哲学家——柏格森,他把进化论修改为“创化论”。所谓的“创化”,就是把创造(creation)和演化(evolution)二者结合,亦即把“上帝创造人类”和达尔文“进化论”这两种思想联系起来,认为整个宇宙都具有生命,甚至它本身就是一个生命,而生命一定要发展。
……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硬壳的质感拿在手里沉甸甸的,那种知识的重量感仿佛透过指尖就能传递过来。内页的纸张选用也十分考究,米白色的底色,配上清晰锐利的黑色宋体字,长时间阅读下来眼睛也不会感到疲劳。封面上的那句标语,简洁而有力,像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我对未知哲思世界的好奇心。我特别喜欢它在章节划分上体现出的那种严谨和条理,即使是初次接触哲学概念的读者,也能很顺畅地跟随作者的思路层层深入。而且,书本的排版很人性化,关键概念的部分会用醒目的方式标注出来,这对于我们这些想要做笔记和回顾重点的人来说,简直是福音。光盘的加入更是让人惊喜,我猜想里面或许收录了一些访谈录音或者相关的学术讲座,这无疑为这部作品增添了多维度的学习体验,让静态的文字“活”了起来,这对于深度学习者来说,无疑是极大的便利,体现了出版方对读者需求的深度洞察。整体而言,从视觉到触觉,再到潜在的学习体验,这部作品在实体呈现上就已经树立了一个很高的标杆,让人对内容本身充满了期待。
评分我个人对这本书的结构编排非常满意,它似乎并非简单地按照历史时间线或者流派分支来组织内容,而是更侧重于围绕人生中那些核心的、反复出现的主题来展开论述。比如,关于“意义的追寻”、“痛苦的接纳”、“自由与责任的辩证关系”等等,这些都是我们每个人在不同阶段都会面临的终极拷问。作者将不同时代的哲思智慧巧妙地编织在一起,形成一张巨大的网,这张网既可以向上追溯到柏拉图的洞穴寓言,也可以向下延伸到我们今天面对信息爆炸时的内心秩序重建。这种主题式的推进,使得阅读体验非常连贯,仿佛作者一直在引导我们,从一个我们关心的点出发,然后逐步揭示出背后更深层次的哲学根基。这种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叙事手法,让知识不再是孤立的片段,而是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真正达到了“学以致用”的境界。
评分这部作品最让我称道的一点是它在跨越不同哲学流派时的那种从容和驾驭能力。它不像一些入门读物那样,只是浅尝辄止地介绍几个著名的哲学家名字,而是真正深入到各个思想体系的核心逻辑之中,然后用现代人的视角去审视它们与我们当下生活情境的关联性。我特别欣赏作者在阐述复杂理论时所展现出的那种“化繁为简”的能力,他总能找到最恰当的类比,比如将某个形而上学的概念比作我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某种情境,一下子就使得那些抽象的概念变得触手可及,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学院派专有名词。这种处理方式,极大地降低了哲学的阅读门槛,让那些原本觉得哲学是“精英阶层专属”的人也能从中汲取养分。同时,它也没有为了追求通俗而牺牲掉思想的力度,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对很多过去模棱两可的认知都有了更扎实的基础和更清晰的框架去进行二次思考和辨析。
评分从一个纯粹的阅读体验角度来说,这本书的语言风格给我的冲击是最大的。它摈弃了那种刻板的学术腔调,用词精准却又充满了一种温暖的人文关怀,读起来完全没有负担感,就像是跟随一位学识渊博的长者在湖畔漫步,听他讲述对生命本质的观察与理解。这种文笔的魅力在于,它既能让你感受到思想的深邃,又不会让你产生任何压力,反而会激发起一种想要主动探索的欲望。我注意到,作者在处理一些敏感或争议性的话题时,展现出的那种包容和开放的态度,非常值得称赞。他不是在强行灌输某种既定的答案,而是在提供不同的思维工具和视角,鼓励读者自己去建构属于自己的世界观。这种鼓励独立思考的精神,是这本书最宝贵的“附赠品”,远超出了书本本身所承载的知识总量,它教会的,是如何更好地去思考人生这场宏大而复杂的课题。
评分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是进行了一场漫长而深刻的自我对话,它并没有用晦涩难懂的术语将人拒之门外,而是用一种极其亲切、近乎于老友分享人生感悟的口吻,娓娓道来那些古老而永恒的命题。我发现自己常常会在读到某个段落时,忍不住停下来,陷入沉思,回想自己过往的经历和对世界的看法,那种被触动和反思的感觉,是很多纯粹的理论书籍无法给予的。作者的叙述节奏掌握得非常好,他似乎总能在我思维开始涣散的时候,用一个精妙的比喻或者一个引人深思的提问,将我的注意力重新拉回到核心议题上。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似乎总能找到一种平衡点,既能保持哲学的深度和严谨性,又不会显得过于学术化和脱离实际生活。读完某一章,我常常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仿佛作者为我清理了心中那些盘踞已久的困惑和迷雾,让我对“如何度过此生”这个问题有了一种更清晰的轮廓和更坚定的信念支撑。这不光是一本书,更像是一剂精神上的强心剂。
评分排版设计舒服,字体大小适中,文从字顺,内容有趣,非常满意!
评分傅佩荣教授的课我很喜欢,也就是听了他的课,我才爱上他的书本,求知若渴。
评分听别人介绍的,还没看,有时间看看
评分京东自营图书还是挺好挺方便的,希望以后活动多一些。好书。
评分是正版图书,希望学有所用
评分傅佩荣谈人生:哲学与人生(第2版)(附光盘)傅佩荣谈人生:哲学与人生(第2版)(附光盘)
评分可以,挺满意的,京东一向好用!
评分甚平说:life!
评分书本很好,物流给力,快递师傅人超级客气。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