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文淵閣:呂氏春鞦譯注(修訂本)

博雅文淵閣:呂氏春鞦譯注(修訂本)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張雙棣,張萬彬,殷國光,陳濤 注
圖書標籤:
  • 先秦典籍
  • 呂氏春鞦
  • 古籍
  • 曆史
  • 哲學
  • 文化
  • 譯注
  • 修訂本
  • 博雅文淵閣
  • 思想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北京大學齣版社
ISBN:9787301188408
版次:2
商品編碼:10794967
包裝:精裝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1995-12-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856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呂氏春鞦譯注(修訂本)》是先秦的一部重要典籍,有著十分豐富的內容。它的哲學思想、政治思想以及它所保留的科學文化方麵的曆史資料,是我們民族的一份珍貴遺産,我們應該給予充分的重視,進行深入的研究。這對我們瞭解戰國末期的思想政治文化狀況,具有重要的意義。
據《史記》等書記載,《呂氏春鞦》為秦相國呂不韋召集門下賓客儒士集體編纂。盡管這部書齣自諸賓客儒士之手,但它基本上反映瞭主持人呂不韋的思想。

目錄

前言
凡例
《呂氏春鞦》原文校勘所據舊刻本
孟春紀第
孟春
本生
重己
貴公
去私

仲春紀第二
仲春
貴生
情欲
當染
功名一作由道

季春紀第三
季春
盡數
先己
論人
圜道

孟夏紀第四
孟夏
勸學一作觀師
尊師
誣徒一作詆役
用眾一作善學

仲夏紀第五
仲夏
大樂
侈樂
適音一作和樂
古樂

季夏紀第六
季夏
音律
音初
製樂
明理

孟鞦紀第七
孟鞦
蕩兵一作用兵
振亂
禁塞
懷寵

仲鞦紀第八
仲鞦
論威
簡選
決勝
愛士一作慎窮

季鞦紀第九
季鞦
順民
知士
審己
精通

孟鼕紀第十
孟鼕
節喪
安死
異寶
異用

仲鼕紀第十
仲鼕
至忠
忠廉
當務
長見

季鼕紀第十二
季鼕
士節
介立一作立意
誠廉
不侵

序意一作廉孝
有始覽第
有始
應同舊作名類
去尤
聽言
謹聽
務本
諭大

孝行覽第二
孝行
本味
首時一作胥時
義賞
長攻
慎人一作順人
遇閤
必己一作本知,一作不遇

慎大覽第三
慎大
權勛
下賢
報更
順說
不廣
貴因
察今

先識覽第四
先識
觀世
知接
悔過
樂成
察微
去宥
正名

審分覽第五
審分
君守
任數
勿躬
知度
慎勢
不二
……

精彩書摘

善,此多其讎也。不善則不有。有必緣其心,愛之謂也。其形不可謂有之。舜布衣而有天下,桀,天子也,而不得息,由此生矣。有無之論,不可不熟。湯、武通於此論,故功名立。
古之君民者,仁義以治之,愛利以安之,忠信以導之,務除其災,思緻其福。故民之於上也,若璽之於塗也,抑之以方則方,抑之以圜則圜;若五種之於地也,必應其類,而蕃息於百倍㈠。此五帝三王之所以無敵也。身已終矣,而後世化之如神,其人事審也。
魏武侯之居中山也,問於李剋日:“吳之所以亡者何也?”李剋對日:“驟戰而驟勝④。”武侯日:“驟戰而驟勝,國傢之福也,其獨以亡,何故?”對日:“驟戰則民罷,驟勝則主驕。_驕主使罷民,然而國不亡者,天下少矣。驕則恣,恣則極物”;罷則怨,怨則極慮。上下俱極,吳之亡猶晚。此夫差之所以自歿於乾隧也。”
東野稷以禦見莊公④,進退中繩,左右鏇中規。莊公日:“善。”以為造父不過也。使之鈎百而少及焉。顔闔入見④,莊公日:“子遇東野稷乎?”對日:“然,臣遇之。其馬必敗⑨。”莊公日:“將何敗?”少頃,東野之馬敗而至。莊公召顔1司而問之日:“子何以知其敗也?”顔闔對日:“夫進退中繩,左右鏇中規,造父之禦,無以過焉。鄉臣遇之,猶求其馬,臣是以知其敗也。”
故亂國之使其民,不論人之性,不反人之情,煩為教而過不識,數為令而非不從,巨為危而罪不敢,重為任而罰不勝⑤。民進則欲其賞,退則畏其罪。知其能力之不足也,則以為繼矣。以為繼,知,則上又從而罪之,是以罪召罪。上下之相讎也,由是起矣。
故禮煩則不莊,業煩則無功,令苛則不聽,禁多則不行。 桀、紂之禁,不可勝數,故民因而身為戮,極也,不能用威 活④。

前言/序言







用戶評價

評分

待到一切準備就緒,呂不韋就令門下凡能撰文者,每人把自己所聞所見和感想都寫齣來。等到文章交上來後,五花八門,寫什麼的都有,古往今來、上下四方、天地萬物、興廢治亂、士農工商、三教九流,全都有所論及,許多文章還有重復。呂不韋又挑選幾位文章高手對這些文章進行篩選、歸類、刪定,綜閤在一起成書,取名叫《呂氏春鞦》。呂不韋對此書十分看重,他自己認為這部號稱《呂氏春鞦》的書是傑作,誇口說該書是包攬瞭“天地、萬物、古今”的奇書。例如在相當全書總序的《序意篇》中,對十二世紀的論述也可見一斑:“凡十二紀者,所以紀治亂存亡也,所以知壽夭吉凶也,上揆之天、下驗之地、中審之人,若此,則是非可不可無所遁矣。”

評分

  復仇者

評分

評分

  衛士們圍過去拔齣瞭刀,襄子卻揮手下令放人。他說,這是一個義士啊!智伯死瞭,並無後代。他的傢臣竟然來替

評分

相對儒、道二傢,《呂氏春鞦》對墨傢思想吸收較少。墨傢的尊天、明鬼、非攻、非樂等主張,它基本據棄或予以駁斥。但對尚賢、兼愛之說,還是有所吸收的。《愛類》篇說:“賢人之不遠海內之路而時往來於王公之朝,非以要利也,以民為務故也。”“仁人之於民也,可以便之,無不行也。”《精通》篇強調:聖人“以愛利民為心”。《圜道》篇贊賞堯、舜“以賢者為後,不肯與其子孫”,也與墨子“官無常貴,民無終賤,有能則舉之,無能則下之”的尚賢主張相一緻。《呂氏春鞦》中有一篇《節葬》,吸收並改造瞭墨子“薄葬短喪”的思想,主張:人死雖不為鬼,亦無知覺,但齣於活著的親人在感情上的需要,送死仍要有一定的儀節,然而“自古及今,未有不亡之國也;無有不亡之國,是無不揚之墓也”,故此厚葬是無益的。那麼社會上何以盛行厚葬之風呢?《節葬篇》說:“今世俗:大亂之主,愈侈其葬,則……生者以相矜尚也。侈靡者以為榮,儉節者以為陋……此非慈親孝子之心也。”這一見解比起墨子的節葬觀,更顯得理智和深刻。另外,《呂氏春鞦》提齣唯物主義的真理觀、名實觀,注重類比推理的正確運用,批駁詭辯的名辯思想,顯然也是吸收、繼承瞭《墨經》中的優秀思想。

評分

評分

注釋得非常詳細,閱讀《呂氏春鞦》非常適閤的一個版本。

評分

書印刷很好,紙質很不錯,這個版本推薦

評分

關於呂不韋的記載,主要見於《史記》和《戰國策》。我們這裏依照《史記》,參照《戰國策》作些簡要的介紹。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