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人力资源管理新逻辑》
作者:穆胜
售价:65元
出版社:新华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年10月
字数:305千字
尺寸:170mm×240mm
书号:: 978-7-5166-2074-8
全书概况——
■ 全书共8章、22万字,详细解析“云时代”人力资源管理转型的新玩法
■ 书中有大量案例,文字轻松有趣,帮助HR人员提前调整适应新的时代
■ 作者将近年来沉淀的思想精粹全数无私分享给所有人
■ 施耐德、星巴克、微软、联想等HR高管和企业家倾情推荐
内容简介——
互联网时代,企业面对更加复杂的外部环境,要求形成更加强大的组织能力,灵活调动内部资源,精准对接用户需求。在组织设计上,要求形成一种极度扁平化、人力资源自由互联、高效对接用户需求的“云组织”;在激励和培养系统上,针对员工的无边界活动,分别要求形成精准支付的“云激励”和快速供给知识技能的“云支持”;此外,还需要通过“云测评”为人力资源打上更多的标签,方便齐备随需调用。云组织、云激励和云支持分别让员工有机会干、有意愿干、有能力干。为了实现上述“云转型”,一方面,需要将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数据化,基于数据控制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贡献;另一方面,人力资源管理者需要从原来的“选用育留”套路中跳出来,实现职能转型。人力资源云转型背后的逻辑是要打造“新效能型幸福组织”,所谓“中国式管理”无法对接互联网时代的未来。
穆胜博士简介:
■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博士后,同时拥有管理学博士、管理学硕士、法律硕士和经济学学士学位,人力资源和商业模式两个领域资深专家,专注于企业互联网转型研究。
■ 真正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跨界人”,不仅拥有在实体企业的丰富任职经历,当前更作为顾问辅导了十余家企业的组织模式、商业模式和生产模式转型项目,也是几家互联网公司的天使投资人。
■ 环球人力资源智库(人力资源*一新媒体)专家委员会执行主席,中外管理私董会首席构架师和总裁教练,商界企业研究院首席顾问。
■ 《中外管理》、《中欧商业评论》、《北大商业评论》、《清华管理评论》等国内商业媒体特约专栏作者和特约撰稿人,长期在电视媒体担任独立财经评论员。
■ 著有《叠加体验:用互联网思维设计商业模式》、《云组织:互联网时代企业如何转型创客平台》、《私董会2.0》。
穆老师为国内一线人力资源管理学者,已经为数十家企业提供过管理咨询和培训服务,客户包括施耐德、星巴克、百盛、七匹狼、马克华菲、德邦物流、GE等;同时担任国内*HRD圈子“人力资源十二场胜宴”(包括森马、携程、汉庭、中兴新、网龙、药明康德等企业的HRD、HRVP或企业大学校长)主持人。
作为“每经智库”(包括叶檀、胡祖六等知名经济学者)和深蓝智库(全国*大的两家财经记者联盟之一)等国内一流智力机构核心成员,穆博士是《哈佛商业评论》、《中外管理》、《商界》、《商业评论》、《中欧商业评论》、《北大商业评论》、《清华管理评论》等国内一线商业媒体炙手可热的特约专栏作家和特约撰稿人,著有《叠加体验:用互联网思维设计商业模式》(机械工业出版社)、《云组织:互联网时代企业如何转型创客平台》(电子工业出版社)、《私董会2.0》(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人力资源管理新逻辑》(新华出版社)。
好评如潮
本书不是一本“求保险,跟趋势,随大流”的人力资源管理畅销书,而是一部“有野心”的作品。穆胜通过长期的观察实践,才敢于笃定地预判未来,才敢于轻描淡写地打破经典,为学商两界探路,为HR们呈现未来职业的新画卷。
——华夏基石管理咨询集团董事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导 彭剑锋
在“云时代”,人力资源管理如何找到新逻辑,提前调整适应新的时代,为企业发展提供新动力,是所有人力资源总监的难题,更是所有老板必须面对的挑战。我相信,本书能带给大家观念的启发和方法的指南!
——中兴通讯高级副总裁 陈建洲
如何建立以提升员工体验为*目标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如何让工作环境变得更轻松,更方便,更具人性化?如何让组织架构和公司制度来激发员工无限创造性?如何在大数据的情况下充分利用和整合资源?穆胜博士的这本著作一一给出了答案。
——星巴克中国人力资源副总裁 余华(Angel)
如何在传统企业打造“云组织”?在“云组织”中的人力资源和领导力又该如何存在?本书带给您的不仅仅是理念,更有“大咖们”的亲身案例。未来已来,“云组织”才是企业组织变革的出路,这本书也将成为诸多企业的进化指南。
——马克华菲CEO 杨坤田
世界在变,组织在变,人力资源管理也必须应变。穆博士站在云端,洞见未来,提出了一套人力资源管理转型的新玩法。在云组织、云激励、云支持、云转型等新名词中,回归价值,拔云见日。
——联想控股人力资源部总经理、联想管理学院执行院长 高强
在人人互联、物物互联的时代,管理者们面临巨大的挑战,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性也备受质疑。令人高兴的是,穆胜博士能深入其中,不仅向我们呈现问题的本质,更通过深入的观察、广泛的案例、深邃的洞见,给人力资源管理从业者总结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法论。
——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运营总监 严苓(Janice)
作为HR,我们一直处在这个时代,并不断调整自己去适应这个时代。至于这个时代叫什么,真的只是一个称呼而已。但是,当穆博士告我们,他要为新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写一本书,我开始回过头来审视自己这些年在企业的人力资源变革举措。我发现,也许人力资源管理真的如他所说,是进入新纪元了。
——施耐德全球人力资源服务及转型高级副总裁 乐海雯(Charise)
HR们很快就会发现,商学院所讲授的大多数只是可能度要放在新的维度下打破重组,甚至是全盘颠覆。幸运的是,有穆胜博士这样的人及时跟进趋势,并将其总结为理论体系和操作指南。
——网龙网络集团高级副总裁 曾捷
《人力资源管理新逻辑》致力于告诉那些正在沉睡的传统企业,“云组织”的组织模式是解决企业资源重新优化组合的利器,但要激活这个利器,需要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全面升级。不想被互联网时代抛弃,想要飞得更高,想要走得更远,读穆胜博士的这本倾力之作吧!
——广州天溢集团董事长 张超民
人力资源管理早就应该回归常识,这种常识就是“以商业模式和战略为导向,服务于业务”。但要回归这种常识并不容易,如果没有“跨界视野”,是写不出这样一本颠覆的书的。我的朋友穆胜博士刚好是这样一个“跨界人”,他既服务于老板,又服务于时代,是两个群体的小伙伴,他适合来诉说这个时代。
——北京全时比便利CEO 张云根
目录
序 章 人力资源管理将会消亡吗? / 1
*一章 新趋势 / 13
*一节 删除人力资源管理,还是云转型?/ 14
第二节 人力资源“云转型”的三种可能 / 25
第三节 云时代人力资源管理七大趋势 / 34
第二章 组织设计 / 47
第一节 云组织:未来的范式 / 49
第二节 智慧群落:人力资源的影子武士 / 60
第三节 战略裂变:引爆基层的自驱力 / 67
第三章 激励系统 / 77
*一节 绩效管理:打开潘多拉的魔盒 / 79
第二节 残酷薪酬:互联网时代的逻辑 / 94
第三节 创新市场:维基企业的民间智慧 / 101
第四节 云式薪酬:员工激励的新引擎 / 107
第五节 虚拟货币池:打造组织能力的新引擎 / 122
第四章 培养系统 / 129
*一节 云端知识:打造超级员工 / 131
第二节 培训升级:从“培养人”到“制造场” / 135
第三节 知识立方:灵动的能量大厦 / 141
第四节 企业剧场:员工成长模拟赛 / 149
第五节 战训结合:用培训执行战略 / 161
第六节 柔性规划:捕捉风里的密码 / 168
第五章 人才测评 / 179
*一节 素质测评:朱砂痣还是蚊子血? / 180
第二节 云测评:绘制人力资本地图 / 186
第三节 心理资本:被误读的万能钥匙 / 195
第六章 数据化HRM / 201
*一节 数据化人力资源管理不是什么?(宏观) / 203
第二节 数据化人力资源管理不是什么?(微观) / 209
第三节 数据化人力资源管理应该是什么? / 214
第四节 HR需要人力资源效能仪表盘 / 219
第五节 人力资源管理的效能钥匙 / 226
第六节 大数据为何走不进人力资源管理? / 232
第七章 HR职能转型 / 239
*一节 打破三支柱:分拆人力资源部 / 240
第二节 重塑四角色:极简化人力资源管理 / 249
第三节 未来,HR将无所不在 / 258
第四节 人力资源管理云台:让人人都是HR / 261
第五节 人力资源效能仪表盘:定制组织能力的DNA / 268
第八章 中国式管理? / 283
*一节 管理模式的路径选择 / 285
第二节 中国式管理是什么? / 289
第三节 中国式管理路在何方? / 297
第四节 新效能型幸福组织 / 303
附 录 / 313
后 记 / 319
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翻看了目录,发现其中一些章节的标题非常吸引人,比如“去中心化的人才决策”和“算法驱动的绩效评估”。这让我立刻联想到当前科技发展对企业运营的深刻影响,特别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我设想,这本书可能会探讨如何利用这些新兴技术,来更科学、更客观地管理人力资源,打破过去那种更多依赖直觉和经验的做法。特别是在绩效评估方面,如果能通过数据分析来减少主观偏见,让评估结果更加公平公正,那将是巨大的进步。而“去中心化的人才决策”更是让我好奇,这是否意味着将更多的招聘和晋升权力下放到一线部门,从而更贴近业务需求,而不是由一个孤立的人力资源部门来主导?这本书是否真的能提供一套可操作的框架,指导企业如何实现这种转变,并确保其有效性,这是我非常期待深入了解的部分。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很有冲击力,那种略带金属质感的深蓝色背景,搭配醒目的标题字体,一眼就能抓住眼球。书名本身就传递出一种“不一样”的信号,特别是“新逻辑”和“颠覆经典”这几个词,让我对里面要讲的内容充满了好奇。我一直觉得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在快速变化的商业环境中,有时候会显得有些滞后和教条。所以,看到“开启人力资源管理新纪元”这样的字眼,就觉得这本书很可能触及到了当下企业在人才战略上遇到的痛点,并且可能提供了一些全新的、不受传统思维束缚的解决方案。我特别期待它能解释清楚,到底是什么样的“新逻辑”能够颠覆那些我们习以为常的管理方式,让读者真正感受到一种“耳目一新”的改变。这本书是否真的能帮助企业在人才的吸引、培养、激励和保留方面,找到更有效、更符合时代发展趋势的方法,这是我最关注的。
评分我之所以会被这本书吸引,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所承诺的“颠覆经典”。这让我回想起我职业生涯早期接触到的一些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比如绩效矩阵、人才盘点等,虽然在当时非常有指导意义,但随着商业环境的复杂化和人才观念的多元化,我总觉得它们在实际应用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剖析这些经典理论的局限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更加符合现代企业需求的新方法。我特别好奇它会如何解释“颠覆”这两个字,是完全抛弃旧的,还是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和融合?比如,它是否会提出一套新的模型,来取代传统的“管理层级”和“职位体系”,让组织结构更加灵活和扁平?这本书能否为那些在转型期的人力资源管理者提供清晰的思路和实践指南,避免他们在改革过程中走弯路,这是我非常期待的。
评分读完这本书的序言,我更加确信它会是一本能够引发深度思考的作品。序言中提到“重塑员工与企业的关系”,这句话非常触动我。在当今这个强调员工体验和个性化需求的时代,传统的“雇佣”关系似乎已经不足以概括。我猜测书中会探讨如何构建一种更加伙伴式、共赢的合作模式,让员工不仅仅是完成工作的机器,而是能够与企业共同成长、共同创造价值的合作伙伴。这可能涉及到企业文化、价值观的重塑,以及在福利、培训、职业发展等方面的全新设计。我尤其关注它是否会探讨如何在高科技、创意产业等对人才高度依赖的领域,建立真正能够激发员工潜能和创造力的管理机制。这本书能否提供一些创新的视角,帮助企业打造一个能够吸引顶尖人才、并让他们乐于长期贡献的“理想工作场所”,我对此充满期待。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给我一种强烈的预感,它将不仅仅是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更侧重于提供实操性的方法和工具。尤其是“开启人力资源管理新纪元”这句话,让我觉得它不仅仅是讲解理论,更是要指导我们如何去实践,如何去引领变革。我期待书中能有大量的案例分析,能够展示那些已经成功应用了“新逻辑”的企业,它们是如何克服挑战,并从中获益的。比如,它是否会提供一套详细的实施步骤,指导企业如何一步步地将书中的理念落地,并且能否提供一些评估工具,来衡量新管理模式的成效。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一本“工具箱”,让人力资源从业者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够从中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它能否真正帮助到一线的人力资源工作者,让他们在工作中更有底气,也更有创新力,这是我最看重的一点。
评分好
评分真的很好看
评分订了两本书,花了四天到,结果这本书还没有收到,故意的?
评分包装挺好
评分人力资源逻辑书籍
评分值得读一读
评分客服一般
评分货真价实,正版书籍
评分人力资源逻辑书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