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岁宝宝同步喂养指导

0-3岁宝宝同步喂养指导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宁 编
图书标签:
  • 婴幼儿喂养
  • 母乳喂养
  • 辅食添加
  • 0-3岁
  • 宝宝健康
  • 育儿知识
  • 亲子关系
  • 喂养指南
  • 营养食谱
  • 早期教育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妇女出版社
ISBN:9787512701403
版次:1
商品编码:10405864
包装:平装
丛书名: ibaby同步指导书系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1-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39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0-3岁宝宝同步喂养指导》由具有丰富营养工作经验的协和医院主管营养师李宁主编,按照0~3岁宝宝的发育和成长规律,分阶段详细列出了营养饮食方案,还设置了宝宝的营养需求、重点关注的营养素、每日饮食、常见喂养难题等多个栏目,为妈妈提供了300道营养美味宝宝餐,23种常见婴幼儿疾病食疗法,非常方便妈妈操作。

作者简介

李宁 北京协和医院营养科营养师 北大分校食品及营养学学士 协和医科大学硕士 从事临床营养工作20年,致力于营养治疗及咨询,医学专科生及本科生的营养教学,营养学领域的科研以及大众营养宣教。曾参与《现代临床营养学》《临床营养治疗学》等多部营养学专著的编写,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过数篇专业论文。出版过《婴幼儿营养方案》《孕产妇营养方案》《疾病饮食调理》等多部科普作品。多次在电台、电视台进行科普宣教,并在各种报刊杂志上发表过科普文章数十篇。

内页插图

目录

Part 1 0~1个月,母乳是宝宝的最佳食物
Part 2 2~3个月,喂养逐渐规律化
Part 3 4~6个月,逐步给宝宝添加辅食
Part 4 7~9个月,锻炼宝宝的咀嚼能力
Part 5 10~12个月,断奶关键期
Part 6 13~18个月,断奶后的过渡期
Part 7 19~24个月,培养进餐好习惯
Part 8 2~3岁,像大人一样吃饭
Part 9 婴幼儿常见病症饮食调养发
附录 宝宝营养摄入检查卡
《0-3岁宝宝同步喂养指导》图书简介 引言:孕育健康,从“吃”开始 每一个新生命的到来,都伴随着父母无尽的喜悦与期盼。而对于0-3岁的宝宝而言,营养与喂养是他们健康成长、体格智力发育的基石。这个阶段的宝宝,身体机能迅速发展,从纯母乳或配方奶喂养,逐步过渡到辅食的添加,再到餐桌食物的接受,每一次饮食的调整都至关重要。然而,面对市面上琳琅满目的育儿知识,许多新手父母常常感到手足无措,不知如何科学、有效地为宝宝提供营养,确保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0-3岁宝宝同步喂养指导》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本书并非一本枯燥的理论书籍,而是以0-3岁宝宝生长发育的生理特点为出发点,结合现代科学的喂养理念,为广大家长提供一套系统、实用、易于操作的喂养方案。我们将以科学严谨的态度,深入浅出地解读宝宝在不同月龄段的喂养需求,从奶量、辅食添加、食物种类、烹饪方法,到喂养习惯的养成、常见喂养问题的解决,以及宝宝的营养素补充等方方面面,为您提供全方位的指导。 本书最大的特色在于“同步”二字。我们强调的是,喂养不仅仅是满足宝宝生理上的饥饿感,更要与宝宝的生长发育节律、感官发展、认知能力以及亲子关系的建立同步进行。这是一种 holistic(整体的)喂养观,旨在培养宝宝健康、愉悦的饮食习惯,为他们未来的健康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一部分:认识宝宝的“食”界——0-3岁喂养的黄金法则 本部分将带领您深入了解0-3岁宝宝喂养的底层逻辑。我们不会简单地罗列食谱,而是从宝宝的生理基础入手,让您明白“为什么”这样做。 新生儿(0-6个月):生命的最初滋养 母乳的生命力量: 详细介绍母乳喂养的独特优势,包括其丰富的营养成分、免疫物质以及母子情感连接的促进作用。我们将探讨正确的母乳喂养姿势、喂奶频率、判断宝宝是否吃饱的信号,以及哺乳期妈妈的营养补充与休息。 配方奶的科学选择: 对于无法母乳喂养或母乳不足的宝宝,我们将提供如何选择合适配方奶的指导,包括不同类型配方奶的特点、奶粉的冲调方法、储存注意事项,以及如何观察宝宝对配方奶的适应情况。 安全与卫生: 强调奶瓶消毒、冲调环境以及喂养过程中的卫生细节,这是保护新生儿肠胃健康的第一道防线。 早期信号的解读: 宝宝的哭声、肢体语言都是他们需求沟通的方式。我们将教您如何准确解读宝宝的饥饿信号和饱腹信号,避免过度喂养或喂养不足。 体重增长与发育监测: 了解宝宝在不同月龄的正常体重增长范围,以及如何利用生长曲线图监测宝宝的发育情况。 过渡期(6-12个月):探索味蕾,拥抱辅食 辅食添加的时机与原则: 科学的辅食添加时机是关键。我们将详细阐述何时开始添加辅食,以及添加辅食的四大原则: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单一到多样、由天然到加工。 第一口辅食的选择: 介绍高铁米粉、婴儿果泥、蔬菜泥等作为宝宝第一口辅食的优势,以及如何循序渐进地引入。 食材的种类与烹饪: 详细列举适合6-12个月宝宝的各类食材,如谷物、蔬菜、水果、肉类、蛋类、豆类等,并提供简单的蒸、煮、炖等烹饪方法,保留食材的营养。 过敏原的早期引入: 科学研究表明,适时引入潜在过敏原(如鸡蛋、花生)反而可能降低过敏风险。我们将详细指导如何安全地引入这些食材。 餐具的选择与喂养技巧: 推荐适合宝宝使用的餐具,以及在喂养过程中培养宝宝独立进食的技巧。 建立规律的进餐时间: 帮助宝宝养成良好的饮食规律,为未来的健康饮食习惯奠定基础。 成长期(1-3岁):餐桌上的小小美食家 从辅食到家庭餐桌: 随着宝宝消化吸收能力的增强,我们将指导如何逐渐将宝宝的食物与家庭餐桌食物进行整合,但需注意食物的性状、调味以及烹饪方式的调整。 主副食的搭配与均衡: 介绍如何为1-3岁的宝宝提供营养均衡的一日三餐,包括主食(米饭、面食、粥)、副食(蔬菜、水果)、蛋白质(肉、蛋、鱼、豆制品)以及奶制品的合理搭配。 烹饪方式的多样化: 除了蒸煮,还可以尝试炒、炖、焗等烹饪方式,但要避免过度加工和添加过多的油、盐、糖。 宝宝的“三高”顾虑: 关注宝宝的“高油、高盐、高糖”摄入问题,提供零添加、少加工的健康烹饪建议。 零食的选择与管理: 科学选择健康的零食,并控制零食的摄入量,避免影响正餐。 培养自主进食能力: 鼓励宝宝自己动手吃饭,锻炼精细动作和独立性。 饮水与奶的摄入量: 明确1-3岁宝宝每日推荐的饮水量和奶量,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饮品。 第二部分:喂养中的智慧与艺术——解决宝宝的“疑难杂症” 再完美的计划也可能遇到实际问题。本部分将聚焦0-3岁宝宝喂养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挑战,并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食欲不振的宝宝: 分析宝宝食欲不振的常见原因,如感冒、出牙、厌奶期、心理因素等,并提供针对性的改善方法。 挑食与偏食: 探讨宝宝挑食、偏食的心理成因,教授家长如何通过食物的创意呈现、家长示范、家庭共同进食等方式,引导宝宝尝试新食物。 拒绝吃某些食物: 针对宝宝对特定食物的抗拒,我们将提供“曲线救国”的策略,如将不喜欢的食材隐藏在喜欢的食物中,或通过故事、游戏等方式激发兴趣。 腹胀、腹泻、便秘: 针对常见的消化道不适,我们将从饮食调整、益生菌补充、生活习惯改善等方面提供指导。 睡眠与喂养的平衡: 如何科学安排宝宝的喂养时间,避免影响夜间睡眠,以及如何处理夜奶问题。 过敏的识别与应对: 了解宝宝常见食物过敏的症状,以及如何在日常喂养中预防和应对食物过敏。 喂养中的情绪管理: 保持平和的心态,理解宝宝的个体差异,避免在喂养过程中产生焦虑和冲突。 第三部分:超越“吃”本身——构建健康的喂养生态 喂养不仅仅是食物的给予,更是与宝宝建立情感连接、培养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环节。 亲子共餐的意义: 强调家庭共餐的价值,不仅能让宝宝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食,更能增进亲子关系,学习社交礼仪。 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 从小培养宝宝不挑食、不偏食、定时定量、细嚼慢咽的良好饮食习惯,为终生健康打下基础。 感官体验与食物探索: 鼓励宝宝通过视觉、嗅觉、触觉、味觉等多感官来体验食物,增加对食物的兴趣。 运动与睡眠的协同: 科学的运动能够促进宝宝食欲,良好的睡眠则有助于身体的生长发育和营养的吸收。我们将探讨运动、睡眠与喂养之间的健康联动。 营养素的“隐藏款”: 除了宏量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我们还将重点关注微量营养素(维生素、矿物质)的重要性,如铁、钙、锌、维生素D等,并提供如何在食物中获取这些营养素的建议。 何时需要咨询专业人士: 明确宝宝的生长发育何时需要专业的医生、营养师的帮助,以及如何正确寻求帮助。 结语:与宝宝一同成长的喂养之旅 《0-3岁宝宝同步喂养指导》希望成为您育儿道路上忠实的伙伴。我们相信,科学的喂养方法、耐心的引导以及与宝宝之间的爱与互动,是培养健康宝宝的关键。这本书将帮助您掌握科学的喂养知识,理解宝宝的喂养信号,灵活应对喂养中的各种挑战,并最终与您的宝宝一起,开启一段充满爱与营养的成长之旅。让我们一起,为宝宝的健康未来,打下最坚实的“食”力基础。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书名“0-3岁宝宝同步喂养指导”给我一种非常专业和有条理的感觉,这正是我在新手期所急需的。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套完整的、循序渐进的喂养方案,从宝宝出生那一刻起,一直到他们满三岁。我期待书中能够详细讲解不同喂养方式(母乳、配方奶、混合喂养)的优缺点,以及如何根据宝宝的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合的喂养方式。在辅食添加方面,我希望书中能有详细的月龄划分,并提供清晰的辅食添加原则和注意事项,例如如何引入致敏食物,以及如何处理宝宝的过敏反应。我还非常关心书中是否会提供一些关于如何科学评估宝宝是否摄入足够营养的指导,以及如何根据宝宝的生长发育情况来调整喂养计划。我希望这本书能用简洁易懂的语言,配合一些图示,来清晰地说明各种喂养技巧和食谱。如果书中还能包含一些关于宝宝肠道健康、微量元素补充等方面的科学解读,那就更完美了。

评分

在我看来,0-3岁是宝宝建立良好饮食习惯的关键时期,这本书的名字听起来非常契合我的需求。我一直希望找到一本能够指导我如何“跟着宝宝的节奏”来喂养的书,而不是生搬硬套一些通用的理论。我理解的“同步喂养”大概就是指根据宝宝的个体差异和生长发育的自然规律,灵活调整喂养计划。我期待这本书能提供一套系统性的指导,帮助我理解不同月龄宝宝的生理特点和营养需求。比如,在早期阶段,如何建立母乳喂养的成功率?在引入辅食时,如何科学地安排辅食的种类、质地和喂养量?我尤其关注书中关于如何培养宝宝良好进食习惯的建议,比如如何引导宝宝自主进食,以及如何处理宝宝挑食、偏食的问题。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家长和宝宝都能受益的互动式喂养技巧,让喂养过程变得更加轻松愉快。此外,书中是否会涉及一些关于宝宝睡眠和喂养关系的探讨?因为我发现很多时候宝宝的睡眠问题也与喂养息息相关。

评分

我是一个非常注重细节的妈妈,在育儿这件事上更是如此。0-3岁这个阶段,宝宝的饮食直接关系到他们的生长发育和健康,所以我在选择育儿书籍时非常谨慎。这本书的书名“同步喂养指导”听起来就很有吸引力,让我觉得它可能提供了一种更科学、更全面的喂养方法。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详细解析“同步”二字在不同月龄喂养中的具体体现。例如,在纯母乳喂养阶段,如何把握喂奶的次数和时长,以及如何判断宝宝是否吃饱?到了添加辅食的阶段,书中会不会提供一个循序渐进的辅食添加时间表,并详细说明每种食材的添加原则和注意事项?我特别关心如何处理宝宝对某些食物的过敏问题,以及一旦出现过敏反应,应该如何应对。另外,我也想知道,书中是否会涉及母乳喂养和配方奶喂养的衔接问题,以及如何科学地给宝宝断奶。这本书的实用性对我来说至关重要,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非常具体的食谱建议,并附带一些制作方法的图解,这样我就可以轻松地为宝宝准备营养又美味的食物。

评分

我一直对“同步喂养”这个概念很感兴趣,觉得它可能是解决很多喂养困扰的金钥匙。所以,当看到这本书的名字时,就迫不及待地想要一探究竟。我理解的“同步喂养”大概是指在宝宝成长发育的各个阶段,都能提供最符合他们当下需求的喂养方式,而不是一成不变。我希望这本书能深入浅出地解释这个概念,并提供一套完整的实践框架。比如,它会不会详细阐述不同月龄宝宝的消化能力、营养需求、进食技能有哪些不同,以及如何根据这些差异来调整喂养的频率、分量和食物种类?我特别好奇书中是否会有关于如何观察宝宝喂养信号的指导,比如如何分辨宝宝是饿了、饱了,还是不适?这些微小的细节往往决定了喂养的成功与否。另外,如果宝宝在某个喂养环节出现问题,比如拒奶、便秘、腹泻等,这本书会不会提供一些个性化的解决方案?我非常希望书中能有一些真实的案例分析,让我在遇到类似情况时,能有所借鉴。作为家长,我们总是希望能给孩子最好的,但有时真的缺乏专业的指导,这本书的出现,应该能填补这方面的空白。

评分

这本书,我抱着用试试看的心态入手的,毕竟0-3岁这个阶段,新手爸妈们真的太需要一本靠谱的指导了。我个人比较注重科学喂养,也看过不少育儿文章,但总觉得零散且不够系统。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很温馨,给人的第一印象就很好。翻开目录,感觉条理清晰,从母乳喂养的早期注意事项,到辅食添加的月龄划分,再到一些常见的喂养难题,几乎涵盖了0-3岁宝宝喂养的方方面面。我最看重的是它是否能提供具体、可操作的建议,而不是空泛的理论。比如,关于辅食添加,我希望它能详细介绍不同质地、不同种类的辅食应该如何循序渐进地引入,而不是简单地说“吃辅食”。还有,对于那些不爱吃饭或者挑食的宝宝,书里会不会有一些巧妙的方法来引导?我尤其关注书中对于过敏原的介绍和处理建议,这一点非常重要,毕竟宝宝的健康是第一位的。另外,书中是否有关于宝宝生长发育曲线的解读,以及如何根据曲线来调整喂养计划?这些都是我非常期待的内容。当然,作为一本指导性书籍,语言风格也很重要,我希望它能通俗易懂,避免使用过于专业的术语,让每一个新手爸妈都能轻松理解并运用。

评分

印刷质量不错,内图很精美

评分

之前买的,老婆说不行,重新买的,没有抱怨,应该可以

评分

不错,真正看不错,真正看不错,真正看不错,真正看不错,真正看不错,真正看不错,真正看不错,真正看不错,真正看不错,真正看不错,真正看不错,真正看不错,真正看不错,真正看不错

评分

书很好,对我有很大帮助,宝宝营养就靠它了!

评分

好书!!可以看看 好书!!可以看看

评分

内容通俗 易懂

评分

宝宝的食谱,不错,宝宝有福了

评分

还可以吧

评分

一本好书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