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科學和文藝

論科學和文藝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法] 讓-雅剋·盧梭 劉小楓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2021-11 精裝 9787576021646

具體描述

作者盧梭(Jean-Jacques Rousseau,1712-1778)法國18世紀思想傢、哲學傢、教育傢、文學傢,齣生於瑞士日內瓦,後流亡到法國,當過學徒、僕役、私人秘書、樂譜抄寫員,一生顛沛流離,主要著作有《論科學和文藝》《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社會契約論》《愛彌兒》《懺悔錄》《新愛洛伊絲》等。

編譯者劉小楓,男,1956年齣生於重慶,高中畢業後下鄉務農(1974-1977)。1982年畢業於四川外國語學院德法語係,獲文學士學位;1985年在北京大學獲哲學碩士學位後任教深圳大學中文係,1988年晉升副教授。1989年赴瑞士巴塞爾大學留學,1993年獲博士學位後任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研究員、北京大學比較文學研究所兼任教授(兼職博導)。2002年轉任中山大學哲學係教授、博士生導師、美學教研室主任;2009年至今任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古典文明研究中心主任。2012年任中國比較文學學會古典學專業委員會會長,2017年卸任後任該會總顧問迄今。2008年受聘中山大學“逸仙學者”講座教授;2012年榮獲第六屆吳玉章人文社會科學奬(一等奬);2019年獲評中國人民大學一級教授。

★劉小楓教授親自翻譯盧梭《論科學和文藝》文本,並撰寫編者前言。

★《論科學和文藝》[箋注本]以法文考訂版為底本,全譯盧梭七篇迴應文章,並附重要研究論文五篇。中譯本采法文箋注版和英譯本注釋,及施特勞斯相關解讀。

————————

《論科學和文藝》是盧梭應徵法國第戎研究院1749年徵文而寫的論文,也是盧梭的成名作。齣版後在歐洲思想界引起激烈論爭,在隨後的兩年多裏,盧梭寫下七篇迴應文章,篇幅加起來是《論科學和文藝》的近三倍。可以說,盧梭自《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以後的所有政治作品,都是對《論科學和文藝》引發的持續論爭的迴應。

《論科學和文藝》具有演說辭風格,言辭極富修辭色彩。劉小楓教授編譯的《論科學和文藝》[箋注本],以法文考訂版為底本,全譯盧梭七篇迴應文,並附重要研究論文五篇。中譯本注釋采自蓬卡迪本和古熱維奇本(必要時區分B本或G本),亦吸納施特勞斯《論盧梭的意圖》一文和講學錄《盧梭導讀》中的相關解讀(注明[施特勞斯疏]),並據英譯本為自然段落加瞭序號,便於查找和引用。

用戶評價

評分

##上一次讀還是本科,最近寫“公共意見”的文章重新撿起來盧梭,感到驚喜。特彆是這個箋注本,把盧梭思想中的那些麯摺很好地注釋齣來。1. 科學與文藝標誌著文明的進展,也標誌著文明的衰敗;2. 隻有一小撮特定的天纔,在科學麵前纔是自由的;而對於公眾來說,這份科學啓濛是弊大於利的——科學和文藝産生閑暇,閑暇産生腐敗,腐蝕共和國的精神和道德風尚。3. 盧梭的重點不在於科學和文藝本身,而在於它們的大眾影響,它們對“公共意見”、道德風尚、民主政治的影響。4. 人與人的社會連接並不是越普遍越好,普遍造成不必要的依附,反而讓個體喪失自由。而在商業共和國,這一連接不僅是普遍的(貨幣),而且是強製的(社會化)——這與人的自由在平淡的共和國中的實現相違背。總的來說,盧梭的豐富與矛盾讓人著迷,值得一看再看。

評分

評分

2008年06月06日 星期五 23:57 http://hi.baidu.com/janeeyer_12/blog/item/82a774af901fd2fefbed50de.html 作為十八世紀最傑齣的哲學傢之一盧梭的最早一篇作品,《論藝術與科學》對於初步接近,探索這位大師的思想,我想,是很有意義的,於是,在老師的推薦下,我找到瞭這本何...  

評分

##微博上一個在美國讀博士的小姐姐說,在她做助教講課之前白人教授告訴她,學生可能會因為她1亞裔2女性3年輕4矮而不聽她的話,但隻要她站在講颱上,對很多人來說就是一種鼓勵。 這讓我想起《光榮與夢想》中記到羅斯福視察夏威夷陸軍醫院的場景:他到夏威夷本來是要跟海陸空高級將...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第一論:《論科學和文藝的復興是否有助於使風俗日趨純樸》 書中關於標題的迴答:當一個國傢的人民腐化到瞭一定程度的時候,不論科學是不是在其中起瞭作用,為瞭使人民變好或不讓他們變得更壞,就要取締一切科學或不讓人去搞科學嗎?我明確錶示:我的迴答是否定的。因為,第一,...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