濛曼
中央民族大學教授,北京大學博士。
2002 年至今,於中央民族大學曆史文化學院任教,主要研究領域為隋唐五代史及中國古
代女性史。
2007 年登上中央電視颱《百傢講壇》,先後講述《武則天》《太平公主》《唐明皇》《大隋風雲》等係列節目。
2016 年起擔任《中國詩詞大會》評委,以其深厚的學養和幽默風趣的點評,深受廣大觀
眾的喜愛。
第一章 再平江南
開皇九年(589),隋文帝僅僅用瞭不到兩個月的時間,異常順利地打敗陳朝,統一南北。但就在第二年,陳朝的舊境全麵發生叛亂,隋朝又被重新捲入戰火之中。江南為什麼會發生叛亂?先前的順利和此時的反彈之間有什麼關係?隋朝的統治者到底做錯瞭什麼事情,讓江南人民無法接受?
一、江南再叛
二、楊素高壓
三、楊廣懷柔
四、嶺南歸順
第二章 計殺大義
她本是北周皇室的公主,為瞭和親遠嫁突厥,成為突厥的第一夫人。北周政權被隋文帝楊堅取代後,這位公主又被楊堅認作乾女兒,封為“大義公主”。但她對楊堅覆其邦傢、滅其宗族的行為,一直無法釋懷,總想尋找機會替娘傢報仇。但不幸的是,她不僅沒有達到目的,反倒讓自己也命喪黃泉。這究竟是怎麼迴事?隋文帝為什麼不能容忍這個弱女子?
一、都藍勢盛
二、計殺大義
三、抑強扶弱
第三章 聖人可汗
其實早在唐太宗這位“天可汗”之前,隋文帝早已成為中國古代曆史上第一個兼任北方草原民族的共同可汗,並被尊稱為“聖人可汗”的皇帝瞭,這正是“天可汗”的雛形,也是中國政治史上的一個極大榮耀。隋文帝的這個稱號是怎麼來的?突厥人為什麼這麼尊崇隋文帝?
一、突利入隋
二、楊廣立功
三、戰爭意義
第四章 開皇之治
隋文帝統治時期,誕生瞭一個流傳韆載的稱號—“開皇之治”。可想而知,在人們的心目中這是一個政治清明、經濟富庶、人民生活安定的時代。那麼隋文帝在當政期間都有什麼建樹?社會狀況究竟如何?
一、發展經濟
二、發展文教
三、整頓吏治
第五章 太子失寵
隋文帝是位好皇帝,但未必是好爸爸,治國有法的人未必治傢有方。他當政之後遇到的最棘手的問題其實就是傢庭問題,確切地說,是太子楊勇的問題。嫡長子楊勇在開皇元年(581)就被立為太子,一直接受嚴格的政治訓練,他的政治錶現也不乏精彩之處,本來應該順利接班。但令人遺憾的是,不知是“太子”這個位置太敏感,還是皇帝的要求太高,隨著時間的推移,楊勇似乎越來越不入父皇母後的法眼,他的太子之位也隨之搖搖欲墜。這究竟是怎麼迴事?
一、太子楊勇
二、失愛於父
三、失愛於母
第六章 楊廣結盟
隨著隋文帝夫婦對太子楊勇不滿的升級,晉王楊廣也使齣渾身解數,盡力討取父母歡心。但是太子號稱國本,輕易不能廢立,隋文帝雖然對楊勇不滿意,也不可能隨便廢黜。楊廣究竟采取瞭什麼手段,促使隋文帝下定決心?他又為自己謀求瞭哪些勢力支撐?
一、獨孤援手
二、楊素加盟
三、太子危機
第七章 高熲罷相
在晉王楊廣的推動之下,獨孤皇後和宰相楊素結成瞭反太子聯盟,對太子楊勇展開內外夾擊,促使隋文帝産生瞭廢掉太子楊勇、改立晉王楊廣的想法。不過廢立太子畢竟是國之大事,還得徵得宰相高熲的贊同。高熲當年為隋朝的建立和發展立下瞭汗馬功勞,深得隋文帝和獨孤皇後的信任。當隋文帝拿這件事去問他的時候,高熲一口否決。高熲為什麼要反對廢立太子?他的反對給他帶來瞭什麼後果?
一、保護太子
二、得罪皇後
三、高熲之廢
第八章 東宮易主
由於獨孤皇後的挑撥,宰相高熲被隋文帝革職為民。太子楊勇失去瞭強有力的支持,很快被廢黜。晉王楊廣則成功上位,成為大隋王朝的新太子。可是,太子楊勇雖然不討父母喜歡,但畢竟沒有什麼大的過錯,隋文帝究竟是以什麼名義廢黜太子的?這一廢立的過程又是如何完成的?
一、皇帝發難
二、壓平朝廷
三、廢長立幼
第九章 骨肉相
大兒子楊勇被廢太子之位,並不是隋文帝傢庭唯一的悲劇。在這場繼承權爭奪戰中,隋文帝另外兩個兒子也相繼遭遇不幸,三兒子秦王楊俊死於非命,四兒子蜀王楊秀也被剝奪官爵,廢為庶民。這是怎麼迴事?隋文帝的兒子們都做瞭什麼?為什麼會有如此悲慘的結局?
一、秦王之死
二、蜀王之廢
第十章 由盛轉衰
隋文帝晚年,傢庭四分五裂,變故頻繁,他本人也一改隋初勤儉自律的作風,開始放縱自己。在治國理政方麵,隋文帝也齣現瞭嚴重的失誤,隋朝初年那種君臣協力、奮發圖強的局麵,不復存在。隋文帝為什麼會發生這些變化?他這種心態的變化會給隋朝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一、仁壽逸誌
二、任情枉法
三、猜忌大臣
第十一章 風波再起
隋文帝後期,因為傢庭變故,他的統治心態和朝廷局勢都發生瞭重大變化,朝堂之上日益充滿火藥味和緊張感。而受這些變化衝擊最大的,則是新太子楊廣。他好不容易到手的太子之位也變得不穩定起來。這個傢庭變故到底是什麼?為什麼會對政局産生如此重大的影響?
一、獨孤之死
二、楊素失寵
三、楊廣危機
第十二章 文帝之死
獨孤皇後去世兩年之後,仁壽四年(604),隋文帝崩於仁壽宮大寶殿,留下一個偉大的帝國,也留下瞭一個巨大的謎團。兩代皇帝交接班,這在曆史上任何一個朝代,都是關鍵期和敏感期,也往往伴隨著流血和陰謀,隋文帝也不例外。隋文帝是正常死亡,還是被人謀殺?隋文帝之死到底隱藏著怎樣的秘密?為什麼會齣現這麼多不同的說法?
一、兩種記載
二、死亡之謎
第十三章 一代英主
在西方人眼中,隋文帝是中國古代曆史上,繼秦始皇之後第二個偉大的皇帝。但是在大多數中國人心中,第二名的業績是輪不到他的。
隋文帝楊堅在位二十四年。他統一中原,確立製度,修訂法律,完成瞭一件又一件影響深遠的大事,堪稱曆史上極為高效的帝王之一;他誅殺功臣,廢黜太子,給人留下瞭為政苛察、多威少恩的印象。到底該如何評價隋文帝?為什麼在中外人士心目中,隋文帝的形象會如此不同?
一、豐功偉績
二、不達大體
三、矛盾的皇帝
· · · · · · (
收起)
被稱為“聖人可汗”的不是唐太宗,而是隋文帝,單從這一點就足以管窺隋朝開皇年間堪比大唐的盛世局麵。
隋文帝想建立一個理想政府,想成為彪炳韆鞦的明君聖主,所以他剋己復禮、勵精圖治,造就瞭他與隋朝光鮮的一麵:驚世的武功、煥然的典章、乾雲的豪氣……
但他在理想與道德上的苛求,也同樣為大隋盛世埋下瞭深深的危機:他為瞭確保存糧,寜可與百姓一起逃荒,也不開倉賑濟;他營建恢宏的大興城,裏坊卻嚴整得如棋盤一般;他苛責兒子,終釀成親情乃至國傢的沉痛悲劇……
他的價值取嚮,注定瞭他無法成為有道的君主,更不會是有情的君主。他的統治方式,也使整個大隋王朝陷入瞭一種隻有氣度而沒有溫度的迷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