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早,北京大学文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常务副秘书长,《话题》系列主编,阅读邻居读书会联合创始人。著有《清末民初北京舆论环境与新文化的登场》《民国了》《野史记》《说史记》《早读过了》《传媒时代的文学重生》《拾读汪曾祺》等著作。
★编辑推荐
本书是学者杨早“置身历史现场”系列的第二弹,《民国了》的续篇。
作者花了一年时间,摘抄了1912年《申报》的各版新闻,从上百万字的媒体的描述和报道里,抽丝剥茧,化身为民国报馆记者,带领读者穿越回民国元年的大小历史现场,实景呈现1912年的中国与世界。
★推荐语
全书十二章就是1912年的12个月,从1912年孙中山就任大总统起,以1912年岁末防治鼠疫而终,杨早真的就像一个在场名记一样,全年无休地奔波在民国的大小历史现场,大到孙袁总统之争,小到上海电车涨价,上天入地,史家心迹。非常喜欢这本书的体例,充满了现场感和历史张力。
—— 张明扬(历史写作者)
这本书是辛亥百年后的一次个人化显影。杨早以百年前的新闻作为“虚拟在场”之基石,创造出一栋雕梁画栋的幻想楼阁——这阁楼里面有江山鼎革,断桥荒寺,英雄肝胆;也有书生意气,喧哗市井,升斗小民。
—— 易小荷(资深媒体人)
本书的笔法正像一位记者穿行在民国历史风雨之中,进行有趣而犀利的记述。又像是陶潜一样的农人,在那渐渐荒芜的历史田园之中,清理整顿,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 六神磊磊(自媒体作家)
《元周记》是杨早抄《申报》一年之所得,抄报的过程既是对历史全局的观察,也是对历史细节的爬梳,通过这本书,我们发现一段原本被遮蔽的共和历史。
—— 绿茶(资深书媒人)
▎内容简介
作者化身为民国报人,在文字构成的旧世界老中里穿行报道,带领读者穿越回1912年,见证民国元年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诸多细节。相比于1911 年辛亥革命的轰轰烈烈, 1912 年着实是平凡又令人焦虑的年份:科技全无进步,社会更加混乱,经济乏善可陈,学术亦少创新。然而,破败之下,整个社会的精神生活却经历着天翻地覆的变化,一切都充满着无限的可能。作者用文字重现了 1912 年的中国与世界,描绘了一幅完整生动、极具烟火气的社会图景。
##【2021006】《申报》真的是提供了很多鲜活的民国政治、生活研究,近代新闻史靠它养活了不少人。(写法个人意识挺强的,不足正文叙述中作者会突然加入个人判断,不是太喜欢。个人看来,这个1912年写得还是很零碎。
评分##读罢《元周记》,一本好玩的书,也可说是一部实验之书。 说是“实验”,不仅是形式上开了脑洞,“穿越”回现场,也有内容上的新尝试:不那么正经地写史,但绝非戏说,或胡说八道—— 作者杨早曾手抄1912年全年《申报》,又攒了一个叫“1912”的文件包,后转到多个课题上(有目...
评分##如置身1912
评分这是我读的第一本杨早老师的书。 一直以来对民国的历史都很感兴趣,很多讲历史的书都是根据所谓的“史实”进行作者的再加工呈现给我们,而这本《元周记》按照时间顺序,从1月一直到12月,把当时申报的内容进行了呈现。更直接的接近1912年,中华民国元年。 南北双方博弈,在哪里...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读罢《元周记》,一本好玩的书,也可说是一部实验之书。 说是“实验”,不仅是形式上开了脑洞,“穿越”回现场,也有内容上的新尝试:不那么正经地写史,但绝非戏说,或胡说八道—— 作者杨早曾手抄1912年全年《申报》,又攒了一个叫“1912”的文件包,后转到多个课题上(有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