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楼,安徽蒙城人,1980年12月生。1998-2009年就读于武汉大学,获史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2009年留校任教,现为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暨中国三至九世纪研究所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唐代政治史、中古碑刻墓志、敦煌吐鲁番文书。出版专著《唐宣宗大中政局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年)、《碑志与唐代政治史论稿》(科学出版社,2017年),在《史林》《史学月刊》《敦煌研究》《西域研究》《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近50篇。参与中华书局“二十四史暨清史稿修订工程”之《北史》修订等课题的研究工作。
中晚唐宦官政治是一个颇具学术价值的课题。作为“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本书在这一问题上进行了深入而新颖的探讨。
本书以神策军为逻辑切入点,分别以神策军的创建及其演进、宦官集团与内廷皇位之争、宦官集团与外廷官僚政治、宦官集团与地方政局为四个逻辑层面,逐层讨论中晚唐宦官政治的诸多表现。中晚唐“宦官政治”是继东晋“门阀政治”之后,皇权政治的另一种变态形式,也是永贞革新、牛李党争、甘露之变等一系列政治事件演进发展的逻辑主线。它由皇权政治中来,最终又回归到皇权政治中去,对五代及宋初政治制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力。
##中晚唐光辉渐黯,乱象丛生,确实比不过初盛唐那般抢眼,为后世所津津乐道。最无奈的是,中世史研究已积淀深厚,大师辈出,当下学者的目光只能投向遭受风雨侵蚀的碑文,比对史籍,补之不足,校之失实。时间跨度不算短,德、顺、宪宗或文、武、宣宗这两个三朝嬗递的史事相对瞩目,宣宗以降,李党失势,牛党与宦官沆瀣一气,懿、僖、昭宗已成尾大不掉,王朝走到了尽头,不在本书详论之列。李吉甫、李德裕父子拜相,同样是老成持国,前人早有赞誉,可仍无法彻底根除宦官窃权之祸,一旦英主崩俎,“政出中书”又化作泡影,引为憾事。与汉、明两个汉族王朝的宦官之祸的比较不是本书重点,论及宦官弑君,前有北魏宗爱作“榜样”,任其坐大,屡禁屡败,永贞革新与甘露之变相继失败,与反宦官集团积攒的力量还不够强有关,时乖运蹇,结果被反将一军,回天无力。
评分 评分##安史之乱以后,维护皇权权威的中央军队几乎丧失殆尽,皇权政治遭到沉重打击。安史之乱后的政治秩序重建过程中,一股新兴的政治势力,即掌握神策军军权、屡行废立乃至弑逆的宦官集团,迅速崛起,填补了皇权缺失的政治势力空间。中晚唐政治格局中最鲜明的变化就是宦官权势在政治...
评分##最后一章总结收获最大,但对我这种外行来说,知识点还是过于密集了,留待来日重读吧。“李唐王朝最后的忠臣竟然是一位宦官,不知这是一种讽刺,还是一种宿命”。就突然想起不良人开场李星云身边那个老宦官,不知道是编剧有意为之还是无心之柳。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目录太符合我心意了,但内容时不时地有点武断。虽然不时武断,但又少有惊人之语,整体又显得平实敦厚…… (这书是不是做过营销啊,评论区怎么怪怪的) 黄楼的《神策军与中晚唐宦官政治》一书 深受田余庆先生的《东晋门阀政治》的影响 提出了“宦官政治”一说 姑且不谈 黄氏和杜文玉 陈仲安等先生一样也指出唐代时存在“宦官世家” 正如香港何冠环先生研究可知 宋代时也存在“宦官世家” 如蓝元振(震)世家等 可能正是宋承唐制...
评分##太绝了,蹲一篇大佬书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