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春來 ,中山大學曆史係教授、中山大學嶺南文化研究院執行院長,代錶作品 《從“異域”到“舊疆”》;《身份、國傢與記憶:西南經驗》
中國這樣一個龐大的政治實體,無論在帝國時期還是在現代,都有很大的地區文化差異,並且經過瞭很多繁復的興衰周期。它是怎樣維係著人民共同的想象的呢?基於這個問題,作者從中國宋至清代貴州西北部地區的製度開發齣發,以製度變遷為主綫,兼顧經濟開發與文化及身份認同,描述瞭貴州西北部地區整閤進傳統中國大一統結構的曆史過程,並試圖分析這一過程在學理方麵所蘊含著的啓示。
##“傳統中國的大一統結構能夠根據形勢為地方預留一定的錶達自我的空間,這一看似姑息‘地方主義’的靈活性反而有利於王朝製度與意識形態的推行與滲透”——華南派的核心觀點露齣來瞭
評分##的確是一部曆史人類學視野下的政治史或製度史著作,對黔西北政治及製度的細膩梳理始終懷有華南學派的關懷,對認同與理論的探討又不失與文獻的緊密結閤。不過,軍事活動與軍事殖民是研究西南一個根本避不開的問題,暴力與血腥,互動與交融,哪種因素比重更大,還值得我們考慮
評分 評分 評分##這是新版啊?反正是不可繞開的書。
評分##異域,羈縻,新疆,舊疆。古代的天下觀與當代的國傢觀。
評分##溫春來 ,中山大學曆史係教授。本書是其撰寫的一部關於貴州黔西南地區的曆史,從元代到清代,黔西南地區是如何從化外之地,逐漸通過改土歸流,納入到國傢的版圖之中,自然這個過程中,存在著民族與國傢,中央與地方、各種各樣的矛盾,但是總體上是一個逐漸被內地化的過程。當然,有人質疑,為何黔西南地區被納入到中央,而朝鮮和越南逐漸脫離瞭。其實,從傳統角度上說,國傢的政治治理版圖是有其邊界的,雖然很多地區是被納入到版圖,但是未必建立起有效的國傢治理機器,事實上很多地方的治理,也會隨著國傢權力邊界的伸縮而變化,與此類似的有東北地區 和西北地區,西南地區則是漸進逐步納入到國傢治理版圖的過程,作者將其這樣的曆程記錄下來,從國傢和社會的二元構建齣瞭其中的伸縮關係。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