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程,职业建筑师,野生写作者。盖过几栋房子,写过几篇文章。有个叫“夜第七章”的豆瓣账号,还有个叫“一点儿乌干菜”的公众号。阅读上的杂食动物,不择精细,甜咸杂进。相信文章有价。写下去,是救自己。
《我还未读懂漫山白雪》是年轻的写作者、建筑师章程的首部电影随笔集,但文体更广阔,不止于读解电影。他以丰沛而敏锐的书写,带我们走进塔可夫斯基、费里尼、阿基•考里斯马基、伍迪•艾伦、大岛渚、娄烨、王家卫、侯孝贤等三十一位导演的影像世界,以及他们恣意与真诚、感伤而灿烂的人生。他把自己投射到书写的事物中,向记忆回溯,所有的过往经验,观影、阅读经验都被他锚固到一处,去解答困惑,或提供救赎之道,有如“六经注我”。
建筑师的职业身份给了他独具一格的视角。他会思考蔡明亮的《不散》里构筑的三重空间,小津电影里的日本家宅空间,他还会分析希区柯克影片里的窥视和建筑的关联,娄烨电影中的权力和空间生产之间的联系,等等。他以清新优美的文笔,从容冷峻的叙事,佐之以论文式的扎实思考,且不乏心怀悲悯,完成对人生和日常、建筑和影像的洞察,直面真实的世界及内心的抒情。
作为令人期待的写作者,本书中的三十张插画,也皆为作者本人所绘。
##章老师的书开分了!之前一直在想措辞怎么评论,无奈想说的太多,到了嘴边似乎都变成语无伦次。被章老师所吸引的最初印象既是他的妙笔,之后他的每一篇文章我几乎都认真看过,不光是惊叹于他广博的阅读量,更是钦佩他信手拈来供自己写作的能力。我自认为在同龄人中也算看过不少书,可惜我现在也没办法把我看过的东西运用到设计或者哪怕是写写随笔。对于知识的吸收转化效率远远比知识的接收数量重要的多,何况他不光是运用到了写作,更是能运用到建筑设计中,不再是一个技工式的建筑业打工者,而是一个真正的建筑师,一个优秀的写作者。^_^
评分 评分 评分##写得太棒了!
评分 评分 评分##并不止于“影评”,而是融入阅读心得和人生体验的综合散文,援引内容是典型豆瓣首页上的标记来源——当然也包括我,可算是非常熟悉的观影体系和阅读范畴,于是将阿莫多瓦/法斯宾德/门罗、老塔和阿巴斯的诗歌、蔡明亮与博尔赫斯的月亮、帕索里尼/三岛由纪夫、娄烨/李沧东、雷乃/普鲁斯特、阿基/布考斯基、库斯图里卡/赫拉巴尔并置联动、勾连互文,显得如此顺理成章,并在其相当精准的语感捕捉中甚至涌起(再次)重温的愿望。 “侵入的东西,不管好坏,都让你灵魂生长。”电影给予生活的影响和滋养,铸就了今日的我们,但凡有一个镜头、一个场景能潜入记忆之海(虽然大部分看完会忘记),那就是独属你电影瞬间;“电影和建筑在叙事意义上是一致的”——发挥建筑师特长,分析空间在电影中的关键作用,如果这部分再强化深化些就更好了。
评分##看完几篇《我还未读懂漫山白雪》里面的文章后,我先是惊,后是喜,再继续看下去,是一种钦佩 惊的原因是,在这个习惯了自媒体文风的写作模式,即使一些号称研究电影的大学教授,写一些影评随笔,也是兴之所至,基本不太会考虑行文风格。像《我还未读懂漫山白雪》的写作,字里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