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曉芒:1948年生,湖南長沙人。1964年初中畢業即下放農村當知青,10年後迴城當搬運工。1979年考入武漢大學哲學係,攻讀西方哲學史研究生,1982年獲碩士學位並留校任教,2010年起改任華中科技大學哲學係。
長期從事德國古典哲學的翻譯和研究,旁及現代西方哲學、馬剋思主義哲學、美學、中西哲學和文化比較、文藝理論和文學評論等,並積極介入社會批判和熱點問題,創立瞭“新實踐美學”和“新批判主義”
上 篇
我是批判儒傢的儒傢 3
一、一個原則:自否定 4
二、雙層視角:抽象繼承法和具體批判法的統一 8
三、雙重標準:中西文化境域中的不同取嚮 14
必須把傳統文化批判推進到新的層次 19
一、儒傢文化是中國人的集體無意識 20
二、先秦時期的“百傢爭鳴”其實是“百傢爭寵” 24
三、要徹底改變中國人的思維模式 29
論中國傳統文化的現象學還原 33
一、什麼是“現象學還原”? 34
二、對中國傳統人生觀和世界觀的現象學還原 37
三、中國傳統文藝和語言流變中的現象學還原 51
中國道德的底綫 59
一、解題 59
二、中國道德的內涵 60
三、中國道德的等級 62
四、中國人的道德底綫 67
五、如何提升中國人的道德底綫 73
六、結論 76
從康德的道德哲學看儒傢的“鄉願” 78
一、儒傢的結構性僞善人格 78
二、康德的道德哲學對儒傢的“休剋療法” 83
三、如何看待人性中的“根本惡” 91
關於道傢哲學改造的臨時綱要 96
中 篇
中國當代的第三次啓濛 107
一、對前兩次啓濛的反思 107
二、第三次啓濛的特點 113
三、第三次啓濛的任務 117
四、結語:啓濛的未來前景 121
20世紀中國啓濛的缺陷 122
一、啓濛無需監護人 124
二、啓濛需要“言行的某種不一緻” 131
三、啓濛不是一勞永逸的 135
啓濛的進化 139
一、從蕭萐父先生的啓濛思想談起 139
二、明清之際中國“啓濛”的缺陷 142
三、當代中國啓濛需“逆流而上” 147
西方啓濛思想的本質 152
一、西方的啓濛概念 152
二、文化的自我反省 161
三、人本主義和理性主義 166
繼承五四,超越五四 175
一、新保守主義對五四精神之疏離 176
二、新批判主義對五四精神之繼承 179
三、新批判主義對五四之反思 186
四、總結 196
下 篇
我們這一代學人的分歧 203
思想中的學術與學術性的思想 207
當代知識分子的身份意識 214
一、知識分子的身份演化 214
二、中國知識分子的“政治情結” 217
三、當代中國知識分子的自我革新 222
評劉小楓的“學理” 227
一、引子 228
二、何種政治常識? 232
三、何謂“人民主權”? 243
四、劉小楓政治學的“叢林法則” 252
五、擔綱者及其“精神內傷” 261
· · · · · · (
收起)
鄧曉芒教授在本書的前言中寫道:“在紀念五四新文化運動100周年前夕,本書以‘批判與啓濛’為主題麵世,對於我具有特彆的意義。多年來,我緻力於實踐我所提齣的‘新批判主義’,並在一些文章中努力推動中國當代的‘第三次啓濛’,但如此集中地將自己這方麵的文章作為一個專題匯集起來還是第一次。”
批判與啓濛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評分
☆☆☆☆☆
##《批判與啓濛》堪比看爽文,順便把劉國師揍瞭一頓。顫抖吧!凡人!鄧老師,我為你打call!
評分
☆☆☆☆☆
評分
☆☆☆☆☆
##批判尖銳,酣暢淋灕,且貴在可讀性強,毫不故作高深。
評分
☆☆☆☆☆
##大緻讀瞭一遍,對“啓濛”與“知識分子”這兩個概念的理解有瞭更清晰的認識。也決定把對魯迅先生的研讀提上日程。
評分
☆☆☆☆☆
##高壓水槍衝刷糞土之汙牆般的爽快哈。中國人不是當瞭奴隸就是想當奴隸而不得,而中國的知識分子不是當瞭國師就是想當國師而不得,因此想從野生國師轉正的劉小楓被厭惡國師情結的鄧曉芒批駁也是理所當然的。 看到一篇書評,說對鄧曉芒這本書如何如何失望,認為他對中國很多儒傢的東西理解的有很多偏頗,很多都是舶來主義,不看原典,理解不深。但作為學者,作為思想,其實都是帶有個人色彩的,比如馬剋思、恩格斯、笛卡爾都是各個學派,說的並不是所有人都會認可,隻要說的有一部分,...
評分
☆☆☆☆☆
評分
☆☆☆☆☆
##標記瞭紀念“五四”百年,屬於近年文章閤集,讀過其中部分篇什,是鄧曉芒教授藉以介入現實的新批判主義在廣度和深度上的闡發。對“劉國師”的批駁“句讀”得有些過瞭,雖然讀起來很是犀利、酣暢。
評分
☆☆☆☆☆
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