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伯格(Peter Berger,1929-2017年),生于奥地利维也纳,1946年移民美国。1954年获博士学位。曾先后在哈佛神学院、罗格斯大学和波士顿学院任教。1981年成为波士顿大学社会学和神学校级教授。1985年创办波士顿大学文化、宗教和世界事务研究所。
彼得·伯格著有多本关于社会学理论、宗教社会学以及第三世界发展问题的书籍,主要关注知识社会学、现代性以及宗教世俗化的研究,被认为是二战以来重要的宗教社会学家。其主要作品有《现实的社会构建》(1966)(合著)、《神圣的帷幕》(1967)、《异教徒的责任》(1979)和《世界的非世俗化》等。
彼得·伯格可以说是现今知名美国社会学家,多部作品被公认为经典之作。所以也许很难理解伯格将自己形容为“意外产生的社会学家”,但这个说法却非常准确地表现了他是如何在社会学领域中跌跌撞撞地前进的。在这本诙谐而又激发思想的回忆录中,伯格不止讲述了他成为社会学家的过程,而且也展现了在这个过程中的各种挑战。全书生动地叙述了各种各样值得回忆的小插曲以及角色,时不时让人会心一笑,伯格的回忆录让人看到研究社会生活所能带来的乐趣。对于长期的伯格的读者以及社会学的初来乍到者们来说,本书是社会学家们所说的“世界一点也不无聊”的新证据。
##翻译太差了
评分彼得·伯格是美国20世纪下半叶最有趣的社会学家之一,可惜虽大名鼎鼎,却应者寥寥,甚至因被视为政治偏右而遭到敌视。本书第191页提到一点同样适用于中国:“……不幸的二分法将会主导[社会学方法和天职]:认为只有计量方法才是正确的科学以及为了得到意识形态上的用户[而]玷污了所有关于科学客观性的宣言。”在我们这里,想想那些猛批定量技术和[源于]西方[的]理论的人所主张的是什么,你就知道伯格的意思了。译文问题多多,排版令人发指,必须减一分。台版是更好的选择。
评分 评分##译者魔改力度太大了,对着费洛姆的名字能加上寡妇两个字。是多想和寡妇在“新年那天跳舞”。男的女的都搞不清楚。书本身是很有意思的,和真探的故事在一个时代背景之下。
评分##个人的学术思想回顾,译者和编辑都不够认真
评分##翻译真的是...不太行
评分##传主很有趣,书做的很糟糕,字大行稀的老干部风,怎么也译不对的人名、书名、核心概念,以及各种编校问题,不知道质检怎么过的……
评分 评分彼得·伯格是美国20世纪下半叶最有趣的社会学家之一,可惜虽大名鼎鼎,却应者寥寥,甚至因被视为政治偏右而遭到敌视。本书第191页提到一点同样适用于中国:“……不幸的二分法将会主导[社会学方法和天职]:认为只有计量方法才是正确的科学以及为了得到意识形态上的用户[而]玷污了所有关于科学客观性的宣言。”在我们这里,想想那些猛批定量技术和[源于]西方[的]理论的人所主张的是什么,你就知道伯格的意思了。译文问题多多,排版令人发指,必须减一分。台版是更好的选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