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伯格(Peter Berger,1929-2017年),生於奧地利維也納,1946年移民美國。1954年獲博士學位。曾先後在哈佛神學院、羅格斯大學和波士頓學院任教。1981年成為波士頓大學社會學和神學校級教授。1985年創辦波士頓大學文化、宗教和世界事務研究所。
彼得·伯格著有多本關於社會學理論、宗教社會學以及第三世界發展問題的書籍,主要關注知識社會學、現代性以及宗教世俗化的研究,被認為是二戰以來重要的宗教社會學傢。其主要作品有《現實的社會構建》(1966)(閤著)、《神聖的帷幕》(1967)、《異教徒的責任》(1979)和《世界的非世俗化》等。
彼得·伯格可以說是現今知名美國社會學傢,多部作品被公認為經典之作。所以也許很難理解伯格將自己形容為“意外産生的社會學傢”,但這個說法卻非常準確地錶現瞭他是如何在社會學領域中跌跌撞撞地前進的。在這本詼諧而又激發思想的迴憶錄中,伯格不止講述瞭他成為社會學傢的過程,而且也展現瞭在這個過程中的各種挑戰。全書生動地敘述瞭各種各樣值得迴憶的小插麯以及角色,時不時讓人會心一笑,伯格的迴憶錄讓人看到研究社會生活所能帶來的樂趣。對於長期的伯格的讀者以及社會學的初來乍到者們來說,本書是社會學傢們所說的“世界一點也不無聊”的新證據。
##原著2011年齣版,颱版2013年,本書2017年。字大行稀,謀殺樹木;20萬字,書價感人,謀殺人民幣;編輯不太認真。從人名的翻譯看,譯者對社會學似乎有瞭解,卻又不夠深入。成為社會學傢的路上有偶然也有必然,伯格的人生經曆豐富多彩,書原本很有意思(加一星給原著),喜歡講笑話的伯格對每章的標題也很用心。求學階段的描述對梳理美國社會學的流派和發展史有幫助。原來老先生早就提到過幽默社會學。p125 the calculus of pain/meaning 的翻譯?
評分 評分##個人的學術思想迴顧,譯者和編輯都不夠認真
評分彼得·伯格是美國20世紀下半葉最有趣的社會學傢之一,可惜雖大名鼎鼎,卻應者寥寥,甚至因被視為政治偏右而遭到敵視。本書第191頁提到一點同樣適用於中國:“……不幸的二分法將會主導[社會學方法和天職]:認為隻有計量方法纔是正確的科學以及為瞭得到意識形態上的用戶[而]玷汙瞭所有關於科學客觀性的宣言。”在我們這裏,想想那些猛批定量技術和[源於]西方[的]理論的人所主張的是什麼,你就知道伯格的意思瞭。譯文問題多多,排版令人發指,必須減一分。颱版是更好的選擇。
評分 評分 評分##原著2011年齣版,颱版2013年,本書2017年。字大行稀,謀殺樹木;20萬字,書價感人,謀殺人民幣;編輯不太認真。從人名的翻譯看,譯者對社會學似乎有瞭解,卻又不夠深入。成為社會學傢的路上有偶然也有必然,伯格的人生經曆豐富多彩,書原本很有意思(加一星給原著),喜歡講笑話的伯格對每章的標題也很用心。求學階段的描述對梳理美國社會學的流派和發展史有幫助。原來老先生早就提到過幽默社會學。p125 the calculus of pain/meaning 的翻譯?
評分##這本書什麼時候再版呢?字大行間距大,新書刺鼻的味道讓我讀不下去。翻譯也有問題,盧剋曼被翻譯成樂格曼。颱版書名好搞笑叫《伯格歐吉桑的社會學奇幻旅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