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潮

西潮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蒋梦麟
承接 住宅 自建房 室内改造 装修设计 免费咨询 QQ:624617358 一级注册建筑师 亲自为您回答、经验丰富,价格亲民。无论项目大小,都全力服务。期待合作,欢迎咨询!QQ:624617358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2016-11 9787222151826

具体描述

作者

蒋梦麟(1886-1964)

原名梦熊,字兆贤,号孟邻,浙江余姚人。

曾参加科举考试,后赴美留学,

毕业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获博士学位。

曾任国民政府首任教育部长、行政院秘书长,

也是北京大学历史上任职时间最长的校长。

病逝于台北。

民国北大校长传奇自述,一个人身上的中国近代史。根据台湾鲁南1979版全新编校。

在《西潮》的开篇章节中,作者蒋梦麟写道:

“我所写下的有点像自传,有点像回忆录,也有点像近代史。不管它像什么,它记录了我心目中不可磨灭的景象,这些景象历历如绘地浮现在我的脑际,一如隔昨才发生的经历。在急遽递嬗的历史中,我自觉只是时代巨轮上一颗小轮齿而已。”

童年生活、参加科举、留学美国、回国任职,北京大学的学生运动是怎么回事?民国初年的风云变幻有什么不为人知的故事?著名的西南联大有什么前世今生?蒋梦麟以学者的冷静、赤子的热情,回忆自己的亲身经历,记录长达数十年的中国近代史。

本书在五十年代初版后,引发惊人热潮,成为青年学生人手一册的“人生教科书”。

《西潮》同时是哈佛大学远东研究所的指定参考书。

编辑推荐:

★北大历史上功勋卓著的老校长,蔡元培的思想为他继承,因为他发扬光大。蒋梦麟让北大成为“北大”;

★亲身经历的历史变幻,每一句都包含深情,可闻可感,读来津津有味,绝无传统历史书的枯燥之感;

★文字内容根据台湾鲁南出版社民国六十八年(1979年)版精心编校而成,保证文字原汁原味;

名人推荐:

★《西潮》这本书里每一片段都含有对于社会和人生的透视。古人所谓“小中见大”正可于此中求之。其将东西文化相提并论之处,尤其可以发人深省。——罗家伦

★他是一个理想的校长,有魄力、有担当,他对我们三个院长说:辞去旧人,我去做;选聘新人,你们去做。——胡适

★蒋梦麟先生是思想家、教育家,也是行政的长才。三十出头就代理蔡元培先生为北大校长,后来又在政府担任过教育部长等职。茫茫中国,何去何从?他是有相当的感慨的。——沈君山 (台湾清华大学校长)

★学问比不上孑民(蔡元培)先生,办事却比蔡先生高明。——傅斯年

★五十年间的史事,作者作了广泛而深入的见证,最有价值的见证,莫过于与教育有关、作者所亲历的三件事:一是辛亥革命时期学生革命思想的来源,二是五四运动时期的知识革命及爱国运动,三是抗日战争时期的西南联合大学的组织与发展。——张玉法 (历史学家)

★本书是一位饱经世故的中国智者的自述。他叙述他的不平凡的时代和他自己的不平凡的阅历,而以极其平易近人的口吻道出。书中的每一页都闪耀着他的晶莹的智慧,缀以隽永的妙语和幽默的讽刺,佳趣洋溢,而且发人深省。——王德昭 (台湾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蒋梦麟先生在民国教育史上的地位仅次于蔡元培。——吴湘相

媒体推荐:

★眼下,中国的蔡元培、蒋梦麟、梅贻琦和张伯苓的事业已经广为人们称道了。——《南方人物周刊》

★孟邻先生去世了,他留给我们的不仅是哀思,更是一个典范,一个现代中国人的典范。——台湾《中央日报》

★蒋梦麟是中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教育家。他从1919年到1945年,一直服务于北京大学,主持校政达17年之久。——《江淮时报》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初识这本书,大约是在一部关于西南联大的纪录片上,当时引用了一些《西潮》当中的话,我觉得这本书的一些对于近代的记录和观点很有见地,后来索性就买了回来。不过一直也没翻过几面,最近总觉得生命中缺少了什么,便又翻起了书,一是寻找些模糊的答案,二是以此坚定某些学术精...  

评分

评分

评分

##读此书无处不见蒋梦麟先生对中国的热爱和对她必将浴火重生的信念。 从晚清到民国,蒋梦麟先生的一生见证了太多时代的变革。从私塾到美国再回到中国,他在中国文化中学习道德,在西方文化中接受科学。同样是年轻的一代,我们得以在和平稳定的环境中沐浴一切,得益于他们那一辈扛下了复兴的责任与使命。 教育。多么伟大的两个字眼,有时候没有经历过真正的匮乏,我们无法意识到自己是多么的幸运。当祖辈依然认同祖宗成法时,改变与革新只能通过易于接受新思潮的年轻一辈来实现。幸而,他们都是有担当有勇气有希望有信念的一代。 有时候我想,我该以怎样的姿态在这个社会上立足呢?学校的教育理念,在我这里都像空话。如果我去了另一个学校,如果我处在另一个文化之中,我又会成长为一个怎样的人呢?

评分

评分

##《西南联大》纪录片里引了几句,就找来看。

评分

##读此书无处不见蒋梦麟先生对中国的热爱和对她必将浴火重生的信念。 从晚清到民国,蒋梦麟先生的一生见证了太多时代的变革。从私塾到美国再回到中国,他在中国文化中学习道德,在西方文化中接受科学。同样是年轻的一代,我们得以在和平稳定的环境中沐浴一切,得益于他们那一辈扛下了复兴的责任与使命。 教育。多么伟大的两个字眼,有时候没有经历过真正的匮乏,我们无法意识到自己是多么的幸运。当祖辈依然认同祖宗成法时,改变与革新只能通过易于接受新思潮的年轻一辈来实现。幸而,他们都是有担当有勇气有希望有信念的一代。 有时候我想,我该以怎样的姿态在这个社会上立足呢?学校的教育理念,在我这里都像空话。如果我去了另一个学校,如果我处在另一个文化之中,我又会成长为一个怎样的人呢?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