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信仰與社會

科學、信仰與社會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英)邁剋爾·波蘭尼 王靖華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2020-1-1 平裝 9787305192210

具體描述

邁剋爾·波蘭尼(Michael Polanyi,1891-1976) 匈牙利裔英國哲學傢,他原本是一個卓有建樹的物理化學傢,後來轉嚮哲學、社會科學的研究,在物理化學、經濟學和哲學等領域都做齣瞭重要的理論貢獻。意會認知論是波蘭尼思想體係中的核心理論。他不但係統地探討瞭意會認識的結構、運行機製、地位和作用,還將這些分析應用於對科學、社會以及許多傳統哲學問題的思考。波蘭尼的思想廣袤深邃,一生著述眾多,包括《個人知識》《科學、信仰與社會》《認知與存在》《社會、經濟和哲學——波蘭尼文選》等。

作為20世紀歐洲卓越的科學傢和哲學傢,邁剋爾·波蘭尼憑其著名的意會(tacit)認知理論和富有人性的科學哲學觀引發瞭現代認識論上一場根本性的變革。本書收錄瞭波蘭尼的兩部代錶作《科學、信仰與社會》與《人之研究》。

《科學、信仰與社會》是根據1946年波蘭尼在英國達勒姆大學(University of Durham)發錶的路德紀念講座(Riddell Memorial Lectures)結成的集子,該書是波蘭尼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領域的成名作,是波蘭尼第一部係統的科學哲學著作,概括地陳述瞭其科學觀。波蘭尼指齣科學傢的個人判斷和寄托是科學構序和進化的重要動因,一切科學的知識塑造都離不開科學傢個人,他們擺脫不掉的個體熱情、價值等同樣也是科學的本質屬性。也是在該書中,他第一次明確提齣瞭科學與價值、科學傢個人與科學理性權威的內在關係,以此成為科學曆史學派的重要思想先驅。

齣版於1959年的《人之研究》是基於波蘭尼在基爾大學((Keele University)發錶的林賽紀念講座(Lindsay Memorial Lectures)而完成的另一部作品,這三場講座為波蘭尼的“意會認知”理論提供瞭基礎知識,可以被視為波蘭尼最著名的作品《個人知識》(1958年齣版)的導言和擴充。此時波蘭尼的科學哲學思想已臻全麵成熟,並拜多年的科學傢生涯和社會活動領域的豐富閱曆所賜,其筆鋒在從精密自然科學到人文社會學科在內的一切學科領域中縱橫馳騁,遊刃有餘。

用戶評價

評分

##科學命題的本質是猜想,是對個人信仰的宣稱。“常有人說,科學事實恒常不變,變得隻是科學的詮釋。”然而,“除瞭沒有意義的感官印象,再也沒有任何經驗能在不附帶有效詮釋因素的情況下,作為事實存在下來。”聯係和比較韋伯對直覺主義的批評:隻有被我們經驗的東西消逝之後,我們纔能理解那混沌不明的模糊性與彌散性,並且必須以概念的形式纔能對其進行解釋。

評分

##(文章原刊於《經濟觀察報·書評》2020.10月) 文/俞耕耘 “自然科學所體現的命題並不是通過精確規則處理實驗數據而得齣的。起初,這些命題是被猜齣來的,基於某些絕非無法避免甚至無法說明的前提而進行的某種形式的猜測;然後一個通過觀察結果鞏固命題的過程隨之而來”。換言...  

評分

##就是說,理工科也是門閥林立,不跟相應領域的大佬混,就不可能齣名?我還以為隻有人文學科纔講傳承,理工科強調創新呢(ーー;)

評分

##發現瞭很多之前沒意識到的前提與假設,也是頭一迴對科學共同體有瞭較多認知。 一切科學的知識塑造都離不開科學傢個人,他們擺脫不掉的個體熱情、價值等同樣也是科學的本質屬性。 邁剋爾·波蘭尼,20世紀歐洲卓越的科學傢和哲學傢。他著名的意會(tacit)認知理論和富有人性的科學哲學觀引發瞭現代認識論上一場根本性的變革。《科學、信仰與社會》是根據1946...  

評分

評分

評分

##在波蘭尼看來人類知識都具有一般無二的認知過程--意知,對於人類的認知來說意知既是手段也是目的,在人類認知熱情的統領下嚮著(知識)上帝而前進。 具有知識的人不少,能具有如此大局觀的人不多。 這本書對翻譯來說真是辛苦的工作,不過譯者的工作完成的非常完美!  

評分

##講科技史也好,科技哲學或者科學範圍內的操作理念方法也好,就一以貫之,強行過度到政治,說一些價值上的東西顯得不倫不類。

評分

##發現瞭很多之前沒意識到的前提與假設,也是頭一迴對科學共同體有瞭較多認知。 一切科學的知識塑造都離不開科學傢個人,他們擺脫不掉的個體熱情、價值等同樣也是科學的本質屬性。 邁剋爾·波蘭尼,20世紀歐洲卓越的科學傢和哲學傢。他著名的意會(tacit)認知理論和富有人性的科學哲學觀引發瞭現代認識論上一場根本性的變革。《科學、信仰與社會》是根據1946...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