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丹麥宗教哲學傢、詩人基爾剋果(Soren Aabye Kierkegaard,1813—1855,又譯剋爾凱郭爾)是現代存在主義哲學的鼻祖,後現代主義的先驅。有《或此或彼》《重復》《人生道路諸階段》《哲學片斷》《論反諷概念》等多種深刻的傳世著作。
本書是19世紀丹麥宗教哲學傢、詩人基爾剋果(Soren Aabye Kierkegaard,1813—1855,又譯剋爾凱郭爾)的著作,以講述亞伯拉罕故事的奇嶇和信仰的悖謬令無數後來的讀者和學人的震撼、深思,也給作者帶來瞭不朽的聲譽。此新譯本裏有大量譯者的注釋,解釋、介紹作品中涉及的名詞與背景知識、相關隱喻;還選譯瞭剋氏自己與本書相關的日記,以及剋氏專傢對本書的分析“《恐懼與戰栗》究竟說瞭什麼?”並有譯者專為本書編就的基爾剋果年錶。使這本值得一讀再讀的名作以更準確的錶達、更豐富的背景、更深刻的詮釋進入我們的閱讀。
##亞伯拉罕故事,引發的哲學思考。信仰的悖論,生命的荒誕與偶然,愛的廣闊永恒。行文流暢浪漫,非常喜歡,希望收藏再讀。劉繼 譯,陳維政 校
評分##對《恐懼與戰栗》很費解 對於《恐懼與戰栗》,我在2012-01-02下午終於硬著頭皮看完一遍。 亞伯拉罕服從 上帝的 指示準備 殺死兒子, 舊約-創世紀 的文本上 的描述 比較短,然而 基爾剋果 在 這本書當中,就是 圍繞 這個 情節 來展開 論述。 他 鋪陳很久,說明 亞伯拉罕的正...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信仰之悖謬:普遍性的棄絕——信仰,於我之外無意義;信仰不可確信;信仰,是一種情緒,而非一種推理。 ps:標記過簡裝本。我讀的其實是這一版精裝本。
評分第一次讀kierkegaard是本科的時候摸到的一本小書 重復。當時驚為天人。這麼多年過去,我的品味還是沒變,去年在kindle上花$.99買瞭fear and trembling, 今年一月份化瞭幾天匆匆讀過,覺得有趣之餘,對毒舌的kierkegaard同學卻沒有增加新的 看法。。。 因為同時也在讀beauvoir...
評分 評分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