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斯蒂芬·茨威格是奥地利著名作家、小说家、传记作家,擅长写小说、人物传记,也写诗歌戏剧、散文特写和翻译作品。以描摹人性化的内心冲动,比如骄傲、虚荣、妒忌、仇恨等朴素情感著称,煽情功力十足。他的小说多写人的下意识活动和人在激情驱使下的命运遭际。他的作品以人物的性格塑造及心理刻画见长,他比较喜欢某种戏剧性的情节。但他不是企图以情节的曲折、离奇去吸引读者,而是在生活的平淡中烘托出使人流连忘返的人和事。
译者:史行果,资深德语翻译者,歌德学院北京分院固定合作译者。曾任中国社会研究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员、德国De Gruyter(德古意特)出版社驻北京办事处首代,参与组织过多次大型国际会议及研讨会。从事翻译过多部重要德语学术及大众读物作品,包括《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永不枯竭的话题:里尔克艺术随笔录》《不平等的世界》《三大师:巴尔扎克、狄更斯、陀斯妥耶夫斯基》《动物界的自我保健》等等。
奥地利著名作家斯蒂芬·茨威格的自传体回忆录,回忆了一战前欧洲秩序井然、从容淡定的生活,他的中学、大学岁月,在世界各地的游学经历和艺术创作生涯,与欧洲文化名人的真挚情谊,一战爆发的真正原因和一战中人们失去理智的战争行为,以及战后的道德与价值观的倒退与混乱、法西斯的崛起和一个时代的结束。
##太精彩了 果然还是传记和回忆录最对我的胃口了 非虚构的故事总是更让我着迷 从对19世纪末欧洲人文艺术环境的向往再到一战到二战间作为作家的真实的历史见证都让我摘不下眼来 更有趣的是从茨威格广泛的艺术社交圈还能窥见很多那个年代的诗人作家画家学者政治家的小八卦,像他对里尔克的描述就让时常让我想到韦斯少爷 还有能这本回忆录中能让你看到作为作家译者学者艺术家收藏家欧洲人世界公民所应有的态度和责任感,还有能看到很多关于我感兴趣的犹太民族文化的内容 看完本书后最大的感触莫过于他在书中曾说的 一次冒险好过平淡的一生 一个人只有经历过光明与黑暗 战争与和平 兴盛与衰亡 才算是真正的活过
评分##一边读一边跟记忆里学过的欧洲历史对号入座,当那些课本里的历史事件,经过亲历者的诉说后,才对最近用烂的那句“时代的一粒沙”有了更深的体会。不知道茨威格要是看到如今的世界,他这个世界公民会不会更加失望。 一 经常听人说中国现在的有钱人都是暴发户,不是贵族,培养一个贵族要几百年云云。今天的中国人对贵族这个词有一种说不清的迷恋。的确,自从满清覆灭,贵族这个社会角色已经消失百年了。 当今天人们刚刚积累了一点财富时,就开始惦记培养贵族,大概是潜意识里对...
评分 评分##“可是不管怎么说,每一个影子毕竟还是光明的产儿,而且只有经历过光明和黑暗、和平和战争、兴盛和衰败的人,他才算真正的生活过”,当茨威格在这本影响过一代人的《昨日的世界》以一个看似乐观而奋进的句子结尾时,我却无法产生一丝振奋之感,我想茨威格写下这样的句子时...
评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