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諾德•約瑟夫•湯因比(Arnold Joseph Toynbee,1889—1975),英國著名曆史學傢,也是20世紀較具國際影響的幾位曆史學傢。畢業於牛津大學。先後任職於牛津大學、倫敦大學和英國外交部等機構,1919年和1946年分彆以英國政府代錶的身份參加兩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巴黎和平會議。1926年起擔任英國皇傢國際問題研究所部長(一直任職到1953年為止)。以《曆史研究》為代錶的一係列著作為他贏得瞭世界性聲譽,他也因此而被譽為“近世以來偉大的曆史學傢”。
在湯因比的曆史觀中,宗教占據著特殊的地位。他認為宗教對於認識人類本性、糾正人類的自我中心是必不可少的。本書是湯因比論宗教與社會關係的著作,可以說集中概述瞭作者的全部宗教思想。全書分兩部分,分彆是“高級宗教的萌芽”和“宗教在西方化的世界”,從文化的角度,揭示瞭宗教在世界曆史及文明史中的重要作用,探討瞭宗教的起源、本質及其與其他意識形態的關係,同時著重對西方文化進行瞭反思,認為可以用高級宗教的振興來解決西方社會的危機。
##觀察教徒尤其是基邪徒的腦迴路是一個非常有趣的過程,你會發現,一個明明很聰明很有邏輯的頭腦,分析與基邪無關的事情是頭頭是道,一遇到基邪,就會說齣「人不應該迷信權威,而應該尊奉唯一的真神」這樣的蠢話來……沒想到,這書是 1973 寫的,我還以為是中世紀的經院哲學呢……哈哈哈,太滑稽瞭。耶耶簡直就是智子,直接給西方思想傢們鎖智瞭。
評分##太難讀瞭,部分怪翻譯,更多是因為湯因比這個無所不包的視角。講小乘佛教那裏一語點醒夢中人?
評分 評分 評分##在深入研究人類宗教史和對比現存高級宗教之後,湯因比在去世前錶示:一個全能而又慈愛的造物主(神)的概念是不可能存在的。他最終沒有跌入不可證明的信仰行為之中,但唯獨對愛俯首帖耳,在這個意義上,犧牲自己的基督也好,有情眾生的菩薩也好,《道德經》裏的“衣養萬物而不為主”的道也好,都是這種愛的錶現形式,照亮世上所有求索的靈魂。
評分 評分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