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勒伯格(1950-)是一位頗具聲望的德國印度學傢,《印度諸神的世界》一書為歐洲世界對印度神話、造像的認識與研究奠定瞭基礎。
譯者範晶晶,北京大學東方文學研究中心研究員,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助理教授,北京大學文學博士。
《印度諸神的世界》對有關印度教諸神的圖像學、尤其是藝術品進行描述和闡釋。這些藝術品體現瞭對諸神的特定理解。
在形式上,宗教神像(無論雕塑還是浮雕)與傳統、成規密切相關。通過觀察和闡釋印度教的神像,我們不僅瞭解到“偉大”的諸神,而且瞭解到“細節”的多樣性;我們學會通過法器、體態、手勢、服裝、坐騎等來區分他們。我們深深地沉浸在印度神話裏,體驗那神聖的圓舞、諸神與阿修羅之戰、其喜怒哀樂與爭權奪利,就如同大史詩《摩訶婆羅多》、《羅摩衍那》及往世書的神話傳說所預示的那樣。圖像學可謂是通過神話“叢林”的路標,應被理解為一種高度形式化的圖像與符號語言,對它的解讀可以幫助我們走近印度人的思維世界。
##快速閱讀,掃盲
評分 評分##源自繁殖之神。
評分##總體來說還是不錯的 很好的梳理瞭我對印度教的泛神體係的瞭解!當然更多的是齣於理解吠檀多哲學的一個前提!
評分##對於薩蒂自焚這一神話故事的曆史背景分析,解答瞭一直以來的疑惑,叫我十分受用。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吠陀諸神與印度教三相神的關係,大概類似羅馬諸神與基督教;道教仙班與佛教。後者之間的相似度不在主場還是客場先發還是後發,而在強勢程度,它們都具有強烈的同化,歸並,吞噬競爭宗教最終勝齣的能量。(毗濕奴的一個化身是佛陀,專門把信仰不堅定的人引嚮邪教的說法看樂瞭,自娛自樂還屬印度教強)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