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人都是异乡人,这是一部每个离家远行者的自传
* 时间里的异乡人:回不去的不仅是故乡,还有逝去的时间
* 在未来,在艺术,在任何一个领域,我们都将永远是异乡人
随书附赠定制版米兰·昆德拉主题贴纸
打造属于你自己的独一无二的个性昆德拉文集
《无知》是被法国读书界称为“遗忘三部曲”的最后一本(前两本分别是《缓慢》和《身份》)。米兰·昆德拉早期作品的主题往往离不开政治和性这两个主题,但在后期,他的作品中关于政治的题材渐渐淡化而哲思的倾向更为明显。《无知》述说流亡西方的捷克人回乡寻根,却在现实巨大的落差中经历迷惘、失望及寻找自我的过程。
小说讲述流亡二十年的女主人公重返祖国捷克,归国途中在巴黎机场邂逅旧相识,然而今非昔比,被中断的故事总难再续,回归总难踏实。这是一个尤利西斯式的故事:祖国,怀旧,爱情,自我,衰老,现实等众多主题层层交织,昆德拉再度展现了他游走于轻重之间,冷静而忧伤的叙述能力。
换个角度思考,其实昆就是积攒了一堆牢骚埋怨,想骂人想撕破脸,内心充满忍无可忍的愤怒。就这种状态下,书写成文的“无知”,是不是就更好理解一点了。性与政治的荒诞不可控,记忆的凌乱不堪回首,拼凑不出未来,无可奈何且活不好的当下。
评分##成熟也许意味着我们了解了“人们相互之间不感兴趣,这很正常”;意味着我们变成了一个懂得时间的人,在向前走的同时,也可以在身后留下一段生活。我们不会、也不可能再回到原点,却可以偶尔微笑着转过头去看看它。20世纪80年代,昆德拉屡次宣布他永远不回捷克斯洛伐克,但我们从他的作品中会发现,他对“回归”的思考非常深入。他在《无知》中写道:“祖国这个概念,是与我们相对短暂的生命联系在一起的;生命赋予我们的时间少得让我们没法去依恋另一个国家,另一些国家,另一些语言。”也许,对昆德拉来说,祖国和故乡永远都是他人生长途中十分重要的一个起点、一个站牌,即使不能回归,但它却始终在那儿,在生命的某处。就像约瑟夫离开时,透过飞机舷窗看到的“低矮的木栅栏、砖房,和一颗细高的冷杉”。
评分 评分##西西弗书店重读,看豆瓣标记才发现以前读过了,记忆点几乎没有。新版的封面设计磕到我的心巴了
评分 评分 评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