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世财政史研究

中国近世财政史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日]岩井茂树
图书标签: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目录
图表一览 Ⅰ
内容提要 1
序 章 1
第一部 财政结构的集中与分散 21
第一章 正额外财政与地方经费的困窘 23
第二章 正额财政的集权结构及其变化 74
第三章 清末的危机与财政 107
第四章 清末的外销经费和地方经费 146
第二部 徭役与财政之间 185
第五章 均徭法与明代徭役问题 187
第六章 里甲制与徭役负担 230
第七章 一条鞭法以后的徭役问题 295
终 章 364
附 篇 中国的近代国家与财政 373
一 传统的国家财政结构 375
二 近代的财政膨胀 381
三 被地方架空的中央 387
四 军阀统治与财政 393
五 国民政府的财政改革 397
六 内战及抗战时期的军费与财政 401
著者后记 406
参考文献 413
译者后记 432
《中国近世财政史研究》解说 范金民 433
· · · · · · (收起)

具体描述

明清时代的财政体系有何特点?与前朝有何不一样?本书开创性地提出了“原额主义”这一概念,在此基础上,以制度上缺乏弹性的正额与实际运作过程中具有极强伸缩性的额外附加或追加来探讨明清财政问题,将财政体系视为窥测传统中国政治支配秩序特有的性质和构造的切入点,系统而又深入地论述了明清两朝财政体系的构造、本质、特点、演变及其对后世的影响,将明清社会经济史的研究提升到一个新境地。

用户评价

评分

##294 按需

评分

明清两代的财政结构和原则有着共通的特性,即缺乏弹性的正额部分与具有很强伸缩性的额外部分形成互补关系。明清国家财政的原额主义和高度集权的财政体制难以应对社会发展和财政支出的增加,造成地方官府经费严重不足,由此导致了正额之外的各种附加与差徭日益膨胀,以及财政负担的不均衡。由于额外部分与正额部分的财源通常是同一个,这就造成了中央与地方之间难解的利益冲突。无论是一条鞭法还是地丁银制度,都是中央希望将额外部分纳入正项之内,以杜绝地方官府获取额外收入,这实际削减并固定了地方政府的财政经费。但太平天国时期,当中央面临财政窘境时,还是选择依靠厘金等额外部分解决财政危机。虽然在户部支配的正额财政体系以外出现了以外销为轴心,由督抚自主支配的省财政的萌芽,但州县公费依赖附加征派、徭役等额外收入的结构始终未能转变

评分

##2022年7月28日于蜀中图书馆读毕。其中第二部《徭役与财政之间》关于均徭法、里甲制与一条鞭法的讨论对我而言理解起来非常困难,读了两遍仍是只能有一个朦胧的印象。之后我需要再去学习明清徭役赋税制度的论著。第一部分《财政结构的集中与分散》讨论的正额外财政与地方经费的困窘,正额财政的集权结构及变化以及清末危机中的外销经费问题与硕论密切相关,附篇对中国近代财政发展脉络的梳理对我也是帮助很大。包括局所问题:以总督巡抚为最高长官、省级、大量设置、一般起用当地绅士生员监生或候补官员,处理相当多的地方事务。总之本书值得再读再学习。

评分

##增加了范金民的一篇解读

评分

##前半部分讨论了财政原额主义对清朝非正规财政影响,非常有洞见。

评分

##只读了附篇,可惜过于简略了点。

评分

##相当扎实的经验研究中又不乏洞见和灵光,堪称典范。

评分

##特别欣赏作者研究问题的思路,他把自己的思考方向、研究过程明明白白摆出来,让读者跟着他的方向去思考。特别难得。

评分

##2022年7月28日于蜀中图书馆读毕。其中第二部《徭役与财政之间》关于均徭法、里甲制与一条鞭法的讨论对我而言理解起来非常困难,读了两遍仍是只能有一个朦胧的印象。之后我需要再去学习明清徭役赋税制度的论著。第一部分《财政结构的集中与分散》讨论的正额外财政与地方经费的困窘,正额财政的集权结构及变化以及清末危机中的外销经费问题与硕论密切相关,附篇对中国近代财政发展脉络的梳理对我也是帮助很大。包括局所问题:以总督巡抚为最高长官、省级、大量设置、一般起用当地绅士生员监生或候补官员,处理相当多的地方事务。总之本书值得再读再学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