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制度处于不断的变动之中是唐朝政治制度的显著特点。这种变动不仅涉及一些具体制度,而且牵涉到从三省体制到中书门下体制这样重大的政治体制的变革。本书着眼于唐前期政治制度整体的发展变化,着重研究各个时期实际运行的制度,而不是停留在有关制度记载的条文上,以便真实地掌握唐前期政治制度的实际情况和政治体制发展变化的脉络。在体制演进的视野下,重点论述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运行机制、官僚队伍的选拔机制、政务文书以及对文书进行具体操作的胥吏等。另外,还探讨了制度变化在法律体系及律令条文中的反映。
##唐代制度史必读。
评分##北京大学政治制度史在唐史的代表!吴门才是北大真正的制度史代表啊!
评分##非常枯燥,勉强看完。唐代建立三省制,但原本外朝宰相尚书令不置,削弱副官左右仆射,尚书省渐与宰相机构脱离。原先作为皇帝的秘书机构中书、门下转换为权力机构,而六部逐渐独立。另外宰相制度使职化,只有挂上同中书门下三品,才能入相,标志着尚书省不再是宰相机构。门下省作为皇帝百官三省的枢纽,负责审核皇帝名义发出的诏、制、敕,还负责官员任免,具备一定司法职能。中书省负责处理“王言之制”,是真正的宰相,所谓不经凤阁鸾台,何名为敕?其中书舍人位卑责任重大,具有签署制敕文书和进画的权力。到了玄宗朝张说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宰相有了裁决政务的权力,成为宰相实际的相府,三省由初唐明确分工互相制衡的体系,变成了中书门下超然三省之上的新体制。
评分03初版,19再版。内容应该没什么区别。读了使职和科举两篇文,只是泛泛而论。还是要读傅综旋 王勋成 罗永生 刘后滨 赖瑞和 他们的专著。
评分##@2020-09-05 10:09:20
评分##杂而无当
评分##倒吃甘蔗
评分03初版,19再版。内容应该没什么区别。读了使职和科举两篇文,只是泛泛而论。还是要读傅综旋 王勋成 罗永生 刘后滨 赖瑞和 他们的专著。
评分##读过老版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