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有史以来的最大灾难之一是如何发生的?
为了解答这一问题,美国历史学者悉德尼·布拉德肖·费伊用英、法、德、奥、俄、意、塞尔维亚等国的官方档案和出版物,当时大使与国内往来的电报、信件,各国领导人的传记、回忆录和文章,各国报纸的文章,重新审视以往与第一次世界大战责任相关的种种观点,试图还原这场浩劫的“远因”与“近因”。
从“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对立军事集团的产生到各大国之间的妥协与摩擦,从迷雾重重、“意外”的萨拉热窝枪声,到最后时刻争分夺秒的电报斡旋,主事者并非都是颟顸好事之徒,从当事人的角度看每一步行动也都有其根据,但历史仍在一个个“偶然”的事件中走向不可收拾的地步,即使在那时,决策者们已经意识到自己负担的责任有多重,但现实仍远远超出其想象。
按需。“为了解答这一问题,美国历史学者悉德尼·布拉德肖·费伊用英、法、德、奥、俄、意、塞尔维亚等国的官方档案和出版物,当时大使与国内往来的电报、信件,各国领导人的传记、回忆录和文章,各国报纸的文章,重新审视以往与第一次世界大战责任相关的种种观点,试图还原这场浩劫的“远因”与“近因”。”
评分##1930年代美国人写的一战起源,还是写得很透彻的。可能是德国视角的参考资料比较多,读完有种一战是德国抗下所有(发动战争的罪名,战后割地赔款)的感觉…
评分##这个翻译,专有名词译的能不能贴合下主流啊。。。石勒斯威格还知道,霍斯丁是个啥
评分##过于啰嗦
评分##为德国辩护之作
评分##过于啰嗦
评分##经典之作,无需赘言
评分##虽然有点冗长,个别地方稍显枯燥,仍不失为一本精彩的书。详细描写了一战前各国间的折冲樽俎,避免战争的努力为何最后仍导致了战争的爆发,纠正了一些所谓的“常识”。但书中所使用的资料可能已经陈旧,不知道最新的研究成果是怎样。
评分##没有永恒和盟友和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各方都想避免欧战,但又舍不得自身的利益,最终都成了推动欧战的帮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