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观念史稿》全面揭示西方政治观念的历史脉络,是政治观念史与政治史结合的卓越尝试。
第一卷《希腊化、罗马和早期基督教》的时间线起于古希腊城邦解体,终于奥古斯丁,核心部分是使徒时期基督教的政治实践和早期教父的人间事业。
古希腊世界的“精神解体”开启了地中海和欧洲人自我理解的漫长过程,它见证了观念的出现和符号的转变,开启了西方文明向好或向坏的道路。
历史过程被体验为一种秩序之召唤的瓦解,人们必须在危机的另一边寻找解决办法。现代人的困境并非我们这个时代所独有,而是早已上演,我们可以从历史的经验中得到启发。
##沃格林也是“满口黑话”,什么召唤、魔法、观念的象形文字... 不过写得确实视野宏大而且清晰。他曾经考虑过的书名《秩序符号与观念历史》好像更适合这个系列的名字,体现了他的政治观念史研究的实质是“符号的地形学”。
评分##沃格林也是“满口黑话”,什么召唤、魔法、观念的象形文字... 不过写得确实视野宏大而且清晰。他曾经考虑过的书名《秩序符号与观念历史》好像更适合这个系列的名字,体现了他的政治观念史研究的实质是“符号的地形学”。
评分##沃格林《政治观念史稿》(八卷本)比他的另一套巨著《秩序与历史》(五卷本)可读性更高。
评分##沃格林也是“满口黑话”,什么召唤、魔法、观念的象形文字... 不过写得确实视野宏大而且清晰。他曾经考虑过的书名《秩序符号与观念历史》好像更适合这个系列的名字,体现了他的政治观念史研究的实质是“符号的地形学”。
评分##以后重读吧……
评分##出身的奥地利历史哲学家和政治哲学家埃里克·沃格林,好像最近又流行起来,他是那种会写又能写的。这套政治观念史稿他写了很久,背后曲折的出版故事,几乎也能写一本书了。据说,卷七是首次出版,卷一重译出版。这套书,自然是很知识分子趣味的书了,阅读起来,算是类似读物中有阅读快感的一类。可以说,他以历史重新构建了自身政治哲学的体系,有不少读到的概念和洞察。对于今天的读者来说,对错并不是首要问题,有启发才是重点。最后发现,有点才气的人文社科知识分子,潜意识里都想聊一聊政治哲学。到底,还是哲人王的情结在其作用,因此,这类书永远不缺读者,甚至,也
评分##修改过翻译的新版。重读了一遍,因为对背景资料有更多的了解(读原版时还不知道“希腊化”是什么),加上翻译改进,对内容有了更好的理解。其中一些章节在《以色列与启示》《天下时代》里有出现。法律那一章让我期待《法的本质》(怎么还没出版啊?!)。
评分##以后重读吧……
评分##沃格林的洞见很多。印象深刻的是对于以色列观念史的梳理:耶稣是犹太教信仰在末世扭曲的人格心理中产生的一种产物,受难者仆人却是圣人、救世主——一种犹太人在现实被欺凌的绝望中为了维护自己是神选之民的信仰,发展出了这种看起来荒谬的受难仆人救世主形象(正常的救世主应该是充满力的超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