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俄苏歌曲七十四年风雨历程
我的朋友薛范
俄语曲名索引
俄罗斯联邦国歌
1717-1922年
1924年
1925年
1929年
1932年
1934年
1935年
1936年
1937年
1938年
1939年
1940年
1941年
1942年
1943年
1944年
1945年
1946年
1947年
1948年
1949年
1950年
1951年
1952年
1953年
1954年
1955年
1956年
1957年
1958年
1959年
1960年
1961年
1962年
1963年
1964年
1965年
1966年
1967年
1968年
1969年
1970年
1971年
1972年
1973年
1974年
1975年
1976年
1977年
1978年
1979年
1980年
1981年
1982年
1983年
1984年
1985年
1986年
1987-1991年
作曲家小传
词作家小传
编后记
俄苏歌曲,它赞美创造性的劳动,把普通劳动者作为歌曲的主人公,讴歌他们的业绩、生活和爱情;俄苏歌曲,它体现了对远大理想的追求,对崇高事业的奉献精神,对公民责任感的认定,对社会、对国家、对人类命运的深切关注;俄苏歌曲,它以真挚纯朴的诗意语言和音乐语汇来抒发对情爱和幸福感的体验,对人性真善美的弘扬;俄苏歌曲,它所有作品中都跃动着积极的人生态度、喷薄出一股使人奋发向上的青春力量;《俄苏名歌经典1917-1991(套装上下册)》以一篇《俄苏歌曲七十四年风雨历程》作为序言,简要介绍了俄苏歌曲的发展道路,读者可以由此粗略地了解俄苏歌曲创作的全貌。本书大多数歌曲后面附有长短不一的文字说明,介绍歌曲的创作过程、演出、流传和获奖情况以及在群众音乐生活中的影响。书末还附有词曲作者的照片和简历上述这些文字资料是这本书的特点。
这套《经典名家名曲选编》简直是音乐爱好者的福音,尤其是对于那些想要系统学习声乐或者器乐演奏技巧的初学者来说,它的价值简直无法估量。我记得我刚开始接触音乐的时候,面对五花八门的曲谱简直无从下手,很多教材要么内容过于艰涩,要么就是曲目选择太偏门,让人提不起兴趣。但是这本教材,它真的做到了兼顾广度和深度。选取的曲目都是经过时间沉淀下来的经典之作,旋律优美,和声饱满,非常适合用来打好基础。更重要的是,编排的循序渐进,从最基础的音阶、琶音练习,到复杂的复调作品,每一步都有清晰的指导。比如,它在讲解某个技巧时,会配上专门的练习曲,而不是简单地在理论文字中一带而过。我特别欣赏它对“感觉”的强调,不仅仅是机械地演奏或演唱,而是引导你去理解音乐背后的情感和文化背景,这一点让学习过程变得生动有趣,充满了探索的乐趣。对于想扎实提高自己音乐素养的人来说,这套书无疑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平台。
评分作为一名业余的小提琴爱好者,我常常为找不到适合自己当前水平的练习材料而苦恼。市面上很多教材要么是给专业院校学生准备的,难度陡增,让人望而却步;要么就是过于简单,无法有效地提升我的弓法控制和音准的稳定性。直到我发现了这本《提琴家进阶:弓弦技巧的精细雕琢》。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对“细节”的关注达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它没有堆砌大量曲目,而是聚焦于几个核心的技巧难点进行深入剖析,比如换把的平滑过渡、不同把位音色的统一性、以及长弓的均匀度。它给出的练习范例非常具体,每一个小段落都有明确的音频参考(虽然我这里说的是书,但这种编排方式的体现就是文字对声音细节的精确描述),让你能清楚地听到“好”的声音是什么样的,然后努力去模仿和实现。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发是,真正的进步往往不是来自于拉了多少首新曲子,而是来自于对已掌握技巧的精益求精。它让我从“拉响”音符,走向了“唱出”音乐。
评分我花了很长时间寻找一套能真正触动我内心深处的钢琴教材,很多市面上的畅销书,虽然封面设计得花里胡哨,但内容却显得空洞乏味,无非是一些被过度简化或改编得面目全非的练习曲。然而,这本《钢琴艺术之路:从巴洛克到浪漫主义精选集》却展现了一种难得的严谨和匠心。它不仅仅是提供了一堆乐谱,它更像是一位耐心的导师,引导你一步步深入了解不同音乐时期的风格特点。比如,在处理巴赫的作品时,它细致地分析了对位法的处理要点,而不是简单地标注指法;而在进入肖邦的夜曲时,则强调了揉弦和踏板的微妙变化,如何通过这些技术来烘托出歌唱性的旋律线条。这本书的排版也极其考究,字体清晰,力度记号和表情术语标注得一丝不苟,让人在阅读和演奏过程中几乎不会产生歧义。每次翻阅,我都感觉自己不仅仅是在练习技巧,更是在与历史上的伟大作曲家进行对话,这种深层次的连接感,是其他教材难以给予的。
评分我一直坚信,一个优秀的音乐教育者,其价值不仅在于传授技巧,更在于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和自我学习能力。这本被音乐系学生私下称为“秘籍”的《和声学与曲式分析基础教程》正是这样一本具有启发性的教材。它没有采用那种枯燥的数学公式般的推导方式来讲解和声规则,而是大量采用“实例分析”的方法。它会截取大师作品中那些最精彩、最关键的和声进行片段,然后层层剥开,让你看到为什么这个进行会带来如此强烈的色彩变化,而不是简单地告诉你“这是正确的”。在曲式分析部分,它也做得极为出色,它不是简单地套用ABA或SONATA等结构名词,而是引导你去体会作曲家是如何在既定的结构中进行“布局”和“叙事”的。读完这本书,你会发现自己看任何乐谱的眼光都变了——你不再只关注单音或和弦,而是开始理解整个音乐作品的宏大架构和内在逻辑。它真正教会了我的,是如何像一个思考者一样去面对音乐,而不是仅仅像一个执行者。
评分对于喜爱民族音乐,特别是那些带着浓郁地域风情和历史厚重感的作品的乐手来说,寻找一本既尊重原貌又方便演奏的曲谱简直是奢望。这本《世界民谣精粹与改编艺术》完全打破了这种困境。它收录的曲目并非那种被过度“西化”的流行版本,而是力求保留了原汁原味的调式和节奏特色。更妙的是,它为每一首曲子都提供了至少两种不同难度级别的改编方案——一种是尽量贴近原版,用于追求真实感;另一种则是加入了更现代的和声色彩,便于在乐队合奏中使用。我尤其喜欢它在每首曲子前的简短介绍,讲述了该曲的来源、流传背景以及其中蕴含的文化意象。这使得演奏过程不再是机械的指法移动,而是一场文化之旅。当我演奏那些充满异域风情的旋律时,仿佛能感受到远方草原的风、或是古老村落的炊烟,这种精神层面的满足感,是单纯的技术练习无法提供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