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书名: | 菩提4:为萧和8件乐器而作 |
| 丛书名: | |
| 作者/主编: | 徐孟东, 作曲 |
| 出版社: | 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
| ISBN号: | 9787806922521 |
| 出版年份: | 2006年11月 |
| 版次: | 第1版 |
| 总页数: | 19页 |
| 开本: | 16 |
| 图书定价: | 22元 |
| 实际重量: | 141g |
| 新旧程度: | 正版全新 |
萧
长笛
单簧管(Bb)
小提琴
中提琴
大提琴
亚洲音乐节委约作品。2005年8月7日在日本丰田音乐厅,由作曲家、指挥家、东京艺术大学教授松下功先生指挥东风室内乐团首演于“爱知世界博览会·亚洲音乐节——亚洲之风作品音乐会”。作品长度12分55秒。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硬壳封面摸上去很有质感,那种低调的墨绿色搭配烫金的书名,透露着一股沉稳的书卷气。拿到手里,分量感十足,能感觉到出版社在纸张选择和印刷工艺上的用心。内页的排版也做得相当讲究,字体的选择清晰易读,行距和页边距都经过了精心的设计,即便是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视觉疲劳。我尤其欣赏它对乐谱部分的呈现,那些复杂的记号和细微的力度变化,都清晰可辨,这对于深入研究作品细节的演奏者来说,简直是福音。而且,这本书的装订非常牢固,即便经常翻阅,也不用担心书页松散的问题。从一个纯粹的“物品”角度来看,它绝对称得上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艺术品,体现了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一贯的高水准制作工艺。它不仅仅是一本教材或乐谱集,更像是一件能经受住时间考验的文献载体。
评分初次翻阅这本乐谱集时,我立刻被其严谨的学术态度所折服。它不仅仅是简单地将作品呈现出来,更像是在进行一次精密的“文献学”考察。对于作品背景的阐述,虽然我不能具体提及内容,但可以感受到作者在考证过程中的那种近乎苛刻的严谨性,每一个音符、每一个记号的引用都有据可循,这对于我们这些准备专业考试的学生来说,提供了极其可靠的研究基础。我发现,它在处理一些历史版本差异时表现得尤为专业,提供了不同的处理建议,拓宽了我们对作品理解的可能性。这种深度和广度,远超出了普通出版物的水准,体现了编者深厚的专业功底和对学术诚信的坚持。它不是那种囫囵吞枣就能读完的书,需要沉下心来,逐字逐句地体会其中的深意和考据的价值。
评分这本书的实用性在考研阶段显得尤为突出。面对庞大的考试内容,时间管理和重点突出至关重要。这本书的知识结构组织得非常清晰,脉络分明,能让人迅速抓住核心考点。它似乎预设了考生的学习路径,将那些晦涩难懂的概念或复杂的音乐史实,用一种易于记忆和复述的逻辑串联起来。在复习的紧要关头,我无需花费大量时间在庞杂的资料中搜寻,这本书就像一个高度浓缩的知识胶囊,提供了最精炼、最核心的准备材料。这种高度针对性的内容组织,极大地提高了我的复习效率,让我能够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对乐曲的实际把握和演奏训练中去,而不是迷失在信息过载的泥沼里。
评分作为一名长期从事音乐学习的爱好者,我最看重的是一本书能否真正帮助我“进入”作品的内心世界。这本书在引导理解方面,做得非常细腻到位。它没有冗长空洞的理论说教,而是通过巧妙的编排,将音乐的结构美和情感张力自然地呈现在读者面前。特别是对于那些需要技巧和理解双重突破的段落,书中的提示和批注,虽然是间接描述,却能精准地击中学习者在演奏或欣赏时可能遇到的难点。我感觉作者仿佛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大师,站在我的身旁,用最精准的语言点拨迷津,引导我超越技巧的表层,去触碰作曲家创作时的原始冲动与意图。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方式,远比生硬的口头说教来得有效和持久。
评分从一个读者的角度来看,这本书带给我的最大感受是“敬畏感”。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音乐学习的工具书,更像是一扇通往音乐殿堂的门票。每一次翻阅,都能感受到背后蕴含的深厚文化积淀和对音乐艺术的无限尊重。书中的每一个细节,无论是对特定时期风格的把握,还是对专业术语的精确使用,都散发着一种经过时间沉淀的经典味道。它让我意识到,学习音乐不仅仅是掌握技巧和知识,更重要的是对音乐家精神的传承与致敬。这本书以其自身的品质,为我们树立了一个专业标准的典范,激励着我们以更认真、更虔诚的态度去面对未来的音乐之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