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提升寶寶生活能力的49種方法(圖解版)
定價:25.00元
售價:17.0元,便宜8.0元,摺扣68
作者: 兒童生活科學研究會,楊林
齣版社:光明日報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2-06-01
ISBN:9787511222411
字數:
頁碼:109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讓孩子從小堅強、獨立又自信!變身凡事難不倒的“傢務小達人”!
內容提要
暢銷日本十餘年的兒童基礎能力培養書!傢務可不僅是柴米油鹽醬醋茶!
一切與傢庭有關的事皆可稱為傢務,可是,孩子們現在在開心地做傢務嗎?“就是說瞭他們也不做。”“還是學習重要。”“慢慢吞吞地,我看著都著急瞭。”讓孩子韆傢務不僅可以讓他們學會自立,還可以培養他們的傢庭責任感,並且掌握在社會上生存所必需的生活技能。
根據傢庭的自身條件,製訂適閤自己的“傢務小達人”計劃吧!
目錄
前言
從小的時候開始做傢務
1幫忙洗衣服
2整理自己的衣服
3準備開飯和飯後餐桌的收拾
4擇菜
5次的料理
6打掃庭院
7打掃浴室
8身邊物品的收拾和整理
9收報紙和郵件
10飼養寵物
衣、食、住的基礎
11洗衣服的重點
12洗滌物的晾曬以及收納
13準備齣門穿的衣服
14製作食譜和做飯
15炒菜
16打掃房間
17打掃衛生間
18傢裏簡單的傢務
19木工活
20做點心
21一個人在傢看傢
22如何接電話和接待客人
每天做的習慣
23飯前準備餐桌,飯後收拾餐桌
24飯後的收拾
25倒垃圾
26打掃浴室
27打掃玄關
28打掃傢四周的環境
29處理寵物的大小便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30衣服髒瞭自己清洗
31自己收拾好自己的衣服
32自己準備食物
33保養自己的自行車
34收拾自己的房間
35自己按點睡覺和起床
36鋪墊被、疊墊被
孩子是社會的一員
37一個人給傢裏跑腿
38清理衛生死角
39一起大掃除
40傢裏的體力活
41修理、保養生活用品
42假期可以乾的傢務活
43颳風下雨的日子
44節省能源以及再循環利用
45哄老人開心
46年長的孩子會稍微辛苦一點
47準備派對(PARTY)
48每個季節的節日
49在外助人為樂
解說
作者介紹
榖田貝公昭,1943年齣生。目白大學研究生院生涯福祉研究科教授,目白大學人類學部兒童學學科教授。兒童生活科學研究會代錶。
村越晃,1943年齣生。目白大學人類學部兒童學學科教授。兒童生活科學研究會事務局長。
楊林,日本宇都宮大學在讀碩士,曾供職於多傢網站翻譯論壇,對日本文化及時事有較深入的研究。從事翻譯工作2年,曾擔任國內地方教育局領導來日本學校考察的翻譯陪同,並獨立完成瞭多項雙嚮協議的翻譯工作。
文摘
現在的孩子和他們父母小的時候完全不一樣,現在很多傢務活都有電器來做瞭,其他的活則是父母來做。但是父母那一代的人小的時候,則是要做一大堆的傢務活。現代由於生活方式的改變、傢庭和職場的分離、價值觀的多樣化、地域不同想法觀念也不一樣等,各種原因都導緻瞭現在的孩子開始變得不用做傢務瞭。
讓孩子們做傢務就像是很遙遠的事一樣。在以前,那個沒有多少電器,不管什麼都是自己用手去做的年代,孩子們都要去做很多傢務。但是隨著傢裏的傢用電器、越來越多,也就變得不需要孩子們再去做傢務瞭。
尤其是獨生子女的傢庭,媽媽如果做瞭傢庭主婦的話,那肯定是會把所有傢務都做完,而不會讓孩子去做一點點的傢務活。現在的傢庭基本上都讓孩子把所有時間花在學習上,而不會覺得“孩子是傢庭中的一員”,或者“孩子要為傢裏的其他人做齣奉獻”,他們剝奪瞭一切孩子在傢裏做傢務的時間。但是孩子們在傢裏或是外麵乾活,可以瞭解當時的社會是什麼樣的,以及和之前相比發生瞭哪些變化。做傢務是很有必要的,通過做傢務可以讓孩子們成長、自立起來,對於構建和諧的傢庭關係很有幫助,也可以讓孩子們感受到為瞭彆人而付齣的那種喜悅感。
我們這些從事幼兒教育以及學校教育的人,通過觀察做傢務在孩子一生中所起到的作用,得齣瞭很感慨的結論,這個結論促使我們讓更多傢庭知道做傢務對育兒教育的重要性,也同時讓人們瞭解到在傢庭以及社會上給孩子定位的重要性。根據研究少年罪犯的專傢給齣的數據,現在很多犯罪的青少年都是在小時候就沒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也從不乾傢務的那些孩子。也經常有報告指齣這些孩子在傢裏沒有太大的存在感,或者說和父母沒有良好的關係,等等。現在,就讓我們從讓孩子們乾傢務開始,好好考慮該怎樣對待我們的孩子吧。
……
序言
前言
從小的時候開始做傢務
1幫忙洗衣服
2整理自己的衣服
3準備開飯和飯後餐桌的收拾
4擇菜
5次的料理
6打掃庭院
7打掃浴室
8身邊物品的收拾和整理
9收報紙和郵件
10飼養寵物
衣、食、住的基礎
11洗衣服的重點
12洗滌物的晾曬以及收納
13準備齣門穿的衣服
14製作食譜和做飯
15炒菜
16打掃房間
17打掃衛生間
18傢裏簡單的傢務
19木工活
20做點心
21一個人在傢看傢
22如何接電話和接待客人
每天做的習慣
23飯前準備餐桌,飯後收拾餐桌
24飯後的收拾
25倒垃圾
26打掃浴室
27打掃玄關
28打掃傢四周的環境
29處理寵物的大小便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30衣服髒瞭自己清洗
31自己收拾好自己的衣服
32自己準備食物
33保養自己的自行車
34收拾自己的房間
35自己按點睡覺和起床
36鋪墊被、疊墊被
孩子是社會的一員
37一個人給傢裏跑腿
38清理衛生死角
39一起大掃除
40傢裏的體力活
41修理、保養生活用品
42假期可以乾的傢務活
43颳風下雨的日子
44節省能源以及再循環利用
45哄老人開心
46年長的孩子會稍微辛苦一點
47準備派對(PARTY)
48每個季節的節日
49在外助人為樂
解說
不得不提的是,這本書的邏輯架構設計得極其巧妙,它不是按照年齡段來劃分,也不是按照技能的難度來排列,而似乎是根據一個孩子一天中自然發生的情境來組織的。比如,早晨起床後的一係列自理活動被放在瞭一起,然後是戶外活動中的安全和協作,緊接著是進餐環節的禮儀和獨立性訓練。這種按照“生活流”來組織內容的做法,讓我在實際操作中幾乎可以“按圖索驥”。我常常在某個場景發生時,隨手翻到對應的章節,就能立即找到適用的方法。例如,當孩子突然在公共場閤大哭不肯閤作時,我翻到瞭關於“情緒調節與自我安撫”的那一節,裏麵介紹瞭一個“深呼吸三部麯”,不是那種空洞的口號,而是結閤瞭具體的肢體動作,我現場和孩子一起做瞭兩次,效果齣奇地好。這種實用性,已經超齣瞭“指導手冊”的範疇,更像是一本“生活場景劇本”的解讀,讓我感覺這本書是真正深入到傢庭日常的脈絡中去的,而不是高高在上的理論指導。
评分這本書在處理“重復性”和“枯燥感”問題上,展現瞭非常高超的智慧。很多生活技能的培養都需要日復一日的重復,孩子很容易感到厭倦,傢長也會感到心纍。作者很敏銳地捕捉到瞭這一點,並在多個地方提供瞭“遊戲化”的解決方案。例如,在訓練孩子係扣子時,書裏建議將扣子和紐孔用不同顔色的亮片裝飾起來,把這個過程變成一場“給小動物穿上漂亮的衣服”的活動。這種將枯燥任務轉化為趣味挑戰的思維轉變,極大地提高瞭孩子的參與度。我試著用“偵探尋寶”的方式讓孩子去“搜集”散落在客廳的襪子進行配對,結果原本我需要催促半小時纔能完成的傢務,他竟然興緻勃勃地在十分鍾內完成瞭,而且過程中充滿瞭歡聲笑語。這種基於心理學原理的“趣味嫁接”,是這本書的亮點之一,它成功地將“不得不做”轉化為瞭“想要嘗試”,這對於建立孩子內在的學習動力至關重要。
评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簡直是太貼心瞭,封麵那種柔和的米白色調配上清晰的字體,讓人一眼看上去就覺得非常舒服,沒有那種市麵上很多育兒書給人的焦慮感。我尤其喜歡它內頁的排版,不是那種密密麻麻的文字堆砌,而是留齣瞭大量的空白區域,圖文比例掌握得非常好。記得我翻到關於“如何引導孩子自己穿鞋”那一頁,它不是簡單地羅列步驟,而是用那種像繪本一樣的插畫,把孩子從笨拙地拿起鞋子到成功穿好的整個過程,分成瞭好幾個清晰的小動作來展示,每一個動作的綫條都很流暢,連孩子鞋帶的鬆緊程度都能看齣來。這種視覺化的呈現方式,對於我這種需要碎片時間閱讀的職場媽媽來說,效率太高瞭。我平時隻能在通勤路上或者孩子午睡的間隙翻幾頁,但這本書的布局能讓我每次都能迅速找到重點並記住。而且,書裏很多“小竅門”的呈現方式,比如用一個巧妙的比喻來解釋為什麼要讓孩子自己嘗試失敗,而不是直接代勞,這些解讀都非常生動,能讓人會心一笑,感覺不像是在被說教,而更像是在和一位經驗豐富的鄰傢阿姨交流心得。這本書的印刷質量也很好,紙張很有質感,拿在手裏沉甸甸的,翻閱時頁麵的摩擦感都很恰到好處,這點小細節真的體現瞭齣版方對用戶體驗的重視程度。
评分從整體的寫作風格來看,這本書帶有明顯的“去專傢化”傾嚮,語言極其親切、接地氣,完全沒有學術著作那種生硬的說教腔調。作者似乎非常懂得如何與“犯錯的父母”對話。書中偶爾會穿插一些“我也是這樣過來的”的自嘲式敘述,比如承認自己有一次因為太纍,不小心對孩子發瞭脾氣,然後如何用一個溫和的方式去修復親子關係。這種真誠的自我剖白,極大地拉近瞭與讀者的距離,讓我感覺自己不是在麵對一個完美的育兒榜樣,而是在傾聽一個有血有肉、同樣在摸索前行的夥伴的經驗分享。這種坦誠,讓我在麵對自己育兒路上的各種不完美時,少瞭一份內疚感,多瞭一份繼續前行的勇氣。它傳遞的核心信息是:育兒是一個動態調整的過程,重要的是持續改進和愛,而不是一蹴而就的完美。這種溫暖而富有同理心的寫作基調,是我在其他育兒書籍中很少能體會到的寶貴特質。
评分這本書最打動我的地方,在於它強調的“過程性”和“尊重感”,而不是單純追求快速達成目標。市麵上很多育兒書都是“你必須在三個月內讓孩子學會……”或者“做到這五點,孩子立刻變聽話”,充滿瞭量化的指標和緊迫感。但這本書裏,對很多基礎技能的培養,比如自己吃飯、收拾玩具,作者都花瞭很長的篇幅來描述“等待”的藝術。我記得有一個章節講到讓孩子自己疊被子,一開始孩子疊得像個皺巴巴的麵團,我差點就要上手幫忙瞭,但書裏提醒說,第一次疊得像“一坨雲彩”也是進步。這種鼓勵性的語言,讓我立刻放下瞭手,轉而去贊美他“努力把被子鋪平”這個動作本身。這種敘事方式,潛移默化地改變瞭我的育兒心態,讓我從一個“糾錯者”慢慢變成瞭一個“觀察者”和“支持者”。它教會我的不是技巧,而是一種與孩子互動的底層邏輯:慢下來,允許不完美。讀完這部分,我迴傢後對孩子處理一些小挫摺的態度都有瞭明顯改善,不再急著去幫他“修復”結果,而是引導他思考“下次可以怎麼做更好”,這種由內而外的改變,比學會十個“小技巧”都珍貴。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