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懷孕分娩1000問 |
| 作者 | 付娟娟著 |
| 定價 | 34.80元 |
| 齣版社 | 中國人口齣版社 |
| ISBN | 9787510116667 |
| 齣版日期 | 2013-05-01 |
| 字數 | |
| 頁碼 | |
| 版次 | 1 |
| 裝幀 | 平裝-膠訂 |
| 開本 | 16開 |
| 商品重量 | 0.740Kg |
| 內容簡介 | |
付娟娟主編的《懷孕與分娩1000問》著重講述瞭孕媽媽在懷孕前要做什麼準備工作,懷孕後每個月每一周胎寶寶的生長發育過程是怎樣的,胎寶寶每周的發育狀況是怎樣的。孕媽媽怎麼做可以更健康?怎麼吃可以讓胎寶寶更聰明?在孕期的每個月,媽媽應該注意什麼事情?什麼樣的環境適閤胎寶寶和孕媽媽?孕媽媽要怎樣循序漸進地進行胎教?本書力求圍繞胎寶寶的發育狀況,為孕媽媽提齣閤理化的飲食營養和居傢生活建議,並運用通俗的語言,精美的配圖,力求讓每一位媽媽在獲得知識的同時,也享受到閱讀的美感。 |
| 作者簡介 | |
| 付娟娟:孕産育兒專傢,著有《懷孕一天一頁》、《成功胎教一天一頁》、《懷孕分娩育兒百科》等。 |
| 目錄 | |
| PART 1 孕前準備 PART 2 孕1月 PART 3 孕2月 PART 4 孕3月 PART 5 孕4月 PART 6 孕5月 PART 7 孕6月 PART 8 孕7月 PART 9 孕8月 PART 10 孕9月 PART 11 孕10月 PART 12 分娩 PART 13 坐月子與新生兒養育 PART 14 附錄 |
| 編輯推薦 | |
| 文摘 | |
| 序言 | |
這本書在孕期的生活方式指導上,可以說是走到瞭一個非常“前沿”但略顯極端的位置。它大力提倡自然療法、有機生活,對於現代醫學乾預持謹慎甚至有些排斥的態度,這在信息爆炸的今天,提供瞭一種清新的視角。我欣賞作者對迴歸自然的推崇,比如推薦自製發酵食品、采用精油進行情緒調節等。但這種強烈的傾嚮性,反而削弱瞭它作為一本“全麵指南”的公信力。例如,在處理妊娠期糖尿病(GDM)這一常見問題時,書中對於胰島素治療的必要性和應用時機的討論顯得非常保守,而對於低碳水飲食的長期安全性,也未提供足夠的醫學界主流觀點作為平衡。更讓我感到睏惑的是,對於現代産科中常見的監測指標,比如無創DNA篩查(NIPT)或者羊水穿刺等,全書似乎采取瞭迴避的態度,沒有提供足夠客觀的風險收益分析,這讓那些希望在充分知情的前提下做齣選擇的讀者,無法從本書中獲得決策支持,隻能轉嚮其他更中立的醫學參考資料去補齊這關鍵的一塊拼圖。
评分不得不說,這本書的敘事結構非常鬆散,更像是一係列散文和心得的集閤,而不是一本結構嚴謹的問答手冊。每一章的主題跨度極大,從“胎動的感覺”直接跳躍到“遺産規劃”,中間缺乏必要的邏輯過渡和層級劃分。對於像我這樣希望快速定位問題並找到答案的讀者來說,這種跳躍式的編排效率極低。舉個例子,如果我隻想快速查閱“孕晚期失眠的五種快速緩解方法”,我需要翻閱大量關於情緒管理和冥想的章節,纔能勉強找到一兩點與睡眠直接相關的建議,而這些建議的闡述篇幅往往不如作者對某次瑜伽體驗的描繪來得詳細。這本書的重點顯然不在於提供標準化的、可復製的醫療信息檢索係統,而在於分享作者個人的心路曆程和審美體驗。因此,它更適閤作為睡前讀物來放鬆心情,欣賞優美的文字,但如果你的目標是係統性地學習如何應對從孕期到分娩再到育兒初期的各個技術難點,這本書的指引性無疑是相對薄弱的,它更像是一份精美的“心情日記”,而非一本實用的“操作手冊”。
评分讀完這本關於生命孕育過程的書籍,我最大的感受是它在哲學層麵和心理建設上的建樹遠超其實用技術指導。作者的文筆極其細膩,充滿瞭對女性身體奇跡的贊頌和對為人父母這一角色的深刻體悟。書中對於“如何與未齣生的寶寶對話”、“接受身體的變化帶來的身份認同危機”等主題的探討,著實觸動瞭我內心深處的情感共鳴。閱讀過程中,我多次停下來,思考自己對即將到來的新生命的期許和焦慮。然而,當真正涉及到具體的醫學操作環節時,就顯得力不從心瞭。比如,關於分娩鎮痛方式的選擇,書中隻是泛泛地介紹瞭無痛分娩的原理,但對於不同醫院的普及率、麻醉風險的概率評估,以及在不同産程階段何時申請鎮痛的最佳時機,幾乎沒有給齣任何可操作性的指導。此外,對於早産或高危妊娠的應對預案,書籍的處理方式也顯得過於樂觀和理想化,更側重於“積極麵對”的心態建設,而缺乏麵對突發狀況時,醫療流程和文書準備的具體清單,這讓追求嚴謹和計劃性的我感到略微不安。
评分坦白講,這本書的裝幀設計和排版質量簡直是令人稱贊,紙張的觸感溫潤,字體的間距把握得恰到好處,使得長時間閱讀也不會感到眼睛疲勞。然而,在內容的實用性考量上,我發現它似乎更傾嚮於一個麵嚮特定、信息獲取渠道相對單一的讀者群體。比如說,書中大量引用的案例,似乎都發生在資源極其豐富的頂級私立醫療機構,對於普通工薪階層在基層醫院生産可能遇到的流程差異、醫護人員的溝通模式,甚至是醫保報銷的細節,都沒有給予足夠的關注。這造成瞭一種閱讀上的“信息錯位感”:我讀到的是教科書式的完美流程,但現實中我更可能遇到的,是效率優先、溝通精簡的現實場景。此外,它對於“新手爸爸的參與度”的論述,更多是停留在理論倡導層麵——“爸爸應該多參與”、“要分擔夜間喂養”——但具體到“如何科學地清洗和消毒奶瓶”、“如何快速更換尿布而不弄髒床單”這類,新手爸爸急需的“手把手”技能演示,卻少之又少,內容偏嚮“理念輸齣”,而缺乏“技能輸齣”。
评分這本新近入手的書,說實話,拿到手的時候還真有點小小的期待,畢竟名字裏帶著“1000問”這種字眼,總覺得內容會非常詳盡、涵蓋麵廣。然而,翻開之後,我立刻察覺到它似乎更偏嚮於宏觀的敘事,而非深入的細節探討。比如,關於孕期營養補充的部分,它用瞭大量的篇幅來闡述“均衡飲食的重要性”,列舉瞭各種食物的大緻分類,但對於“具體到孕早期、中晚期,某種維生素或微量元素的每日推薦攝入量”這類,讀者最關心的量化數據,卻顯得有些輕描淡寫,往往用“多吃綠葉蔬菜”一筆帶過。我更希望看到的是圖錶化的數據對比,或者針對特定孕期反應(比如孕吐嚴重時該如何調整蛋白質攝入比例)的實操建議。再者,對於産後恢復的討論,更多的是情感層麵的支持和鼓勵,這固然重要,但對於盆底肌修復的科學訓練步驟、剖腹産傷口護理的進階知識,以及新手父母在應對新生兒黃疸、濕疹等常見小毛病時的分級處理流程,著墨不多,讀完後總覺得仿佛隻摸到瞭一個大框架,真正需要下苦功夫啃的“硬骨頭”部分,似乎被巧妙地繞開瞭,讓人在麵對實際問題時,還得再捧起其他專業書籍來“查漏補缺”。整體來看,它更像是一本優秀的入門導讀,而非一本能伴隨你整個孕育旅程的工具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