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愛立方·育兒智慧分享者:找對天賦,是給孩子好的禮物
定價:30.00元
作者:(韓)金龍燮
齣版社:北京理工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04-01
ISBN:9787568217583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找對天賦,是給孩子好的禮物》的作者金龍燮 ,是韓國知名的全球趨勢專傢,他既是大學教授,又是作傢。被三星、LG、GS、SK、現代等大企業爭相聘請。作為分析趨勢和預測未來的專傢,作者結閤自身的工作經驗,站在研究者角度推測孩子將要生活的未來,提齣“未來得用‘天賦’找定位,用‘創造力’扭轉局麵”,“彆人偷不走的‘能力’,將是孩子的生存關鍵!作者在詳細分析未來工作趨勢的基礎上,指導父母如何培養孩子的生存力,將天賦變為生存工具。父母對孩子的愛,從古至今不曾改變。為瞭讓孩子“贏在起跑綫”上,傢長們費盡心血讓孩子們學這學那,沒完沒瞭地參加各種課外輔導班、培訓班,卻很少有傢長會結閤未來社會的發展趨勢去教養孩子。孩子的未來是成功或失敗,取決於父母的認知。而本書正是為廣大傢長們指明瞭培養孩子的正確方嚮,讓孩子在健康成長的同時,結閤自身的天賦,提升自己的纔智及生存能力,為未來的成功之路及時夯實基礎。本書(繁體版)受到颱灣“教育部次長”陳德華、雞排博士宋耿郎的肯定推薦。
內容提要
醫生、律師、公務員……孩子未來的職業,如何定位?韓國知名全球趨勢專傢金龍燮以自己豐富的經驗和敏銳的視角,預測未來需要什麼樣的人纔,提齣“未來得用‘天賦’找定位,用‘創造力’扭轉局麵”,“彆人偷不走的‘能力’,將是孩子的生存關鍵!”建議傢長們及時轉變陳舊的教育觀念,發揮孩子的天賦,使其適應未來世界的發展變化。並在詳細分析未來工作趨勢的基礎上,指導父母如何培養孩子的生存力,將天賦變為生存工具。從現在開始,找對孩子的天賦,培養孩子的創造力,發揮孩子的潛能,及早為明天做準備。
目錄
Chapter 1 關於工作趨勢,父母要知道的10件事懂這些,不怕孩子的飯碗拿不穩!1. 10年內,80%的職業消失 / 0043. 律師、藥劑師、醫生真的是鐵飯碗? / 0105. 升學主義讓孩子隻會抄答案 / 0227. 學曆不能當籌碼,能力纔是生存關鍵 / 0319. 工作隻會減少,甚至遇缺不補 / 037Chapter 2 14個觀念,教齣孩子的生存力如何找到天賦,拿齣實力?1. 錯誤的價值觀讓孩子的夢想越來越小 / 0483. 錢少事多風險高,醫生已不再是金飯碗 / 0545. 廢校、停招,老師的失業時代來臨瞭 / 0607. 敢放手的父母,成就孩子的未來 / 0709. 學什麼好?3D打印是未來趨勢 / 07711. 看起來熱門的科係,可能隻是招生伎倆 / 08713. 非主流的行業,機會、待遇比你想象的多 / 092Chapter 3 16個方法,讓孩子把天賦變生存工具如何找齣孩子的亮點,拒當爛草莓,擁有競爭力?2. 停止死讀書,是改變孩子的步 / 1064. 發現孩子的亮點,培養偷不走的能力 / 1126. 讓孩子發揮所長,成為個人品牌 / 1178. 保有好奇心,“放膽做”能開創新局麵 / 12610. 放手讓孩子去做,激發無限創意 / 13612. 閱讀,決定孩子未來的高度 / 14314. 做彆人不敢做的!沒挑戰,何來成功? / 15316. 會得越多越吃香,全方位人纔搶手 / 161參考資料 / 166
作者介紹
金龍燮,趨勢研究專傢、大學講師、專欄作傢、敏銳創造力研究所所長。曾在韓國三星、LG、GS、SK、現代等知名大企業及機關舉辦過七百餘次演講及企業研討會,負責過韓華集團、現代百貨、KISTI、首爾鷹醫院等機構一百餘個企劃谘詢案件。具備多項專業能力,並在各領域都取得瞭成就。著有《青春內力》《思考的種子》《敏銳想象力》《消費者進化論》等多部作品。
文摘
序言
翻開這本書的裝幀,那種試圖用過於精美的設計來包裝其內容的企圖心實在有點明顯。我個人更偏愛那些內容紮實、文字樸素的書籍,它們往往更專注於核心的理念闡述,而不是花裏鬍哨的包裝。市麵上那些動輒強調“革命性發現”和“獨傢秘籍”的書籍,讀起來往往是期望值越高,失望感越重。我對這種把育兒復雜性簡化為一兩個“萬能鑰匙”的論調嚮來持保留態度。育兒的真相在於瑣碎、重復、大量的觀察和無盡的耐心,它不是一個可以被瞬間掌握的技能包。我更關注的是那些關於如何處理親子衝突、如何在日常瑣事中建立信任、以及父母如何管理自身情緒的實用討論。如果一本書隻是空泛地談論“天賦”的宏大敘事,卻鮮少觸及每日三餐、睡前故事、以及那些令人生氣卻又無可奈何的小瞬間,那麼它的實用價值在我這裏就大打摺扣瞭。我需要的是能與我一同在泥濘中前行的夥伴,而不是在雲端指點江山的導師。
评分說實話,我對任何聲稱能提供“終極答案”的育兒書籍都有天然的免疫力。生活遠比書本上的邏輯嚴謹復雜得多。我更喜歡閱讀那些探討“如何提問”而非“給齣答案”的教育哲學讀物。比如,如何構建一個開放式的傢庭環境,讓孩子敢於錶達“我不知道”或者“我做錯瞭”的勇氣,遠比提前鎖定他們的“天賦領域”來得重要。如果這本書的重點在於如何精準地用測試或觀察來“定位”孩子,我可能會感到一陣寒意。因為在我看來,孩子的天賦,很多時候是在他們全情投入、忘記時間的時候偶然顯現的,它是流動的、多維的,而不是一個固定的靶子。過早地將目標鎖定,反而會扼殺掉他們探索其他可能性的好奇心。我期待的是那種能啓發我反思自身教育觀念的深度作品,而不是一份詳盡的“天賦說明書”。
评分閱讀體驗上,我最反感的就是那種長篇大論卻缺乏實際案例支撐的理論灌輸。那些動輒引用一些抽象的心理學名詞,卻拿不齣幾個真實可信的、能讓我在自傢客廳裏復現的場景來佐證觀點的書籍,讀起來非常費勁。我總是在想,作者是否真的深入一綫,體會過孩子在學習新事物時那種由不耐煩到豁然開朗的微妙過程?真正有價值的育兒心得,往往藏在那些看似不起眼的“怎麼做”裏,比如,當孩子堅持要用左手拿筷子,而傳統觀念認為應該用右手時,該如何接納和引導?如果一本書隻是告訴你“尊重天賦”,卻沒告訴你如何在具體情境下巧妙周鏇,那它提供的指導未免過於輕飄瞭。我更看重的是那種“手把手”的經驗傳授,那種即便帶著作者的個人偏見,也依舊能提供一個思考框架的深度分析,而不是僅僅停留在“你應該相信你的孩子”這種人人都知道的口號上。
评分這本所謂的“育兒智慧分享者”係列,光是書名裏“找對天賦,是給孩子好的禮物”這種論調,就讓我這個在育兒路上摸爬滾打多年的老母親感到一絲絲的警惕。現在市麵上充斥著各種聲稱能“解鎖孩子潛力”的指南,讀起來頭頭是道,但真正應用到自傢那個活潑好動、興趣點跳躍得比兔子還快的孩子身上,卻往往顯得水土不服。我更傾嚮於相信,孩子的成長是一個自然而然、充滿探索和試錯的過程,父母的角色更像是園丁,提供適宜的土壤和陽光,而不是拿著一把尺子去量化、去定義他們的“天賦”。那種急於給孩子貼上某種標簽,然後按圖索驥的教育方式,在我看來,更像是父母對自身焦慮的投射,而非對孩子本真的尊重。我更想知道的是,如何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保持清醒的頭腦,不被那些販賣焦慮的“智慧”所裹挾,而是沉下心來,真正看見孩子此刻的喜悅和睏惑。那些關於如何製定完美成長路綫圖的章節,我敬而遠之,因為我深知,孩子的成長路綫圖永遠都是動態調整的,充滿著意外之喜,也伴隨著意想不到的挑戰。
评分我希望一本好的育兒書能帶來的是心靈上的放鬆和對現狀的接納,而不是帶來新的焦慮和比較的壓力。當我在書架上看到一本厚厚的、標題宏大的育兒書時,我的第一反應往往不是“我能學到什麼”,而是“我肯定還有哪裏做得不夠好”。這種由書本引發的自我懷疑,恰恰是育兒過程中最不需要的負能量。我更欣賞那些能用幽默、自嘲的筆調,描繪齣育兒日常的狼狽與美好相結閤的文字。真正的智慧,不是高高在上地指導,而是俯下身子,和你一起笑對生活中的不完美。如果這本書的語氣是居高臨下的,充滿瞭“你應該”的教條,那麼它在我心中的價值就會大打摺扣。我尋找的是一種共鳴,一種“原來大傢都這麼不容易”的安慰,而不是一份額外的、必須完成的“育兒任務清單”。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