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心理医生:引导心理走向 造就健康心态
定价:39.80元
作者:宋建华
出版社:中国戏剧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05-01
ISBN:9787104026518
字数:2200000
页码:312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59kg
编辑推荐
这是一个可读性极强的现代家庭生活健康读本。帮您消除内心的困惑,让生活充满阳光。
内容提要
心理专家·郑重推荐·掌握要领·健康在握·读完本书·无师自通。
如何保持健康的心量、健全的人格、成熟的心态。
是现代人类面对的人生及社会问题。本书将帮您,以轻松、愉悦的心情,面对美好人生,保持心理平衡;享受和谐、安宁的健康生活!学做自己的心理医生,让生活充满阳光。
目录
章 心理咨询法
一、心理咨询概述
1.什么是心理咨询
2.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异同
二 心理咨询的形式
1.按来访者是否本人:直接咨询和间接咨询
2.按来访者数量:个体咨询和团体咨询
3.按来访的途径:门诊咨询、通信咨询、电话咨询
三 心理咨询过程
1.心理咨询过程的主要特点
2.心理咨询过程的基本阶段
四 心理咨询的原则
五 当代心理咨询的理论和方法的整合趋向
第二章 心理治疗的方法
一 心理治疗概述
1.心理治疗的定义
2.心理治疗的种类
3.心理治疗的原则
4.心理治疗的目标
二 心理治疗的过程
1.心理治疗的机制
2.心理治疗的阶段与步骤
三 心理治疗的方法
1.精神分析疗法
2.阿德勒疗法
3.存在主义疗法
4.咨客中心疗法
5.格式塔疗法
6.行为疗法
7.认知治疗技术
8.认知行为疗法
9.现实疗法
10.后现实疗法
11.支持疗法
12.森田疗法
13.静默治疗
14.团体疗法
15.环境刺激疗法
16.电抽搐疗法
17.其他疗法
第三章 异常心理的判别
一 异常心理的概念与判别标准
1.有关概念的区别
2.常用的判别标准
二 异常心理的类别与成因
1.异常心理的类别
2.引起异常心理的原因
三 心理健康的标准与维护
1.心理健康的标准
2.心理健康的维护
第四章 创富中自我的个性因素
一 创富者的人格力量及展现要诀
1.富裕的真正内涵
2.完善人格的现实体现与自我创富
3.创富是自我实现的必然结果
二 自我激励与创富成功之秘
1.期望理论
……
第五章 挖掘自我潜能与实现创富
第六章 心理防卫机制的建立
第七章 神经症
第八章 性功能障碍
第九章 性心量障碍
第十章 人格障碍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坦白说,我本来对这类主题的书籍持有一种略微怀疑的态度,总觉得很多打着“心理健康”旗号的书籍,内容都流于表面,充斥着各种“鸡汤”式的空泛口号。然而,这本书真正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它的深度和广度。它不仅仅停留在表层的自我安慰,而是深入探讨了许多我从未留意到的思维定势是如何根深蒂固地影响我们的日常决策和人际关系的。比如,书中对“确认偏误”的剖析,简直像一把手术刀,精准地切开了我过去很多盲目自信的底层逻辑。我发现自己阅读时需要时不时停下来,不是因为内容难懂,而是因为需要时间去消化这些触及灵魂深处的自我反思。作者的叙述逻辑极其严谨,他会先提出一个普遍现象,然后循着科学的脉络去解构它,最后落脚到可操作的改变策略上,整个过程一气呵成,让人信服。这种对知识体系的构建能力,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学术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我特别喜欢其中一个关于“叙事疗法”的章节,它教我们如何重新编辑自己的人生剧本,把过去那些负面的经历,转化成赋予我们力量的章节,而不是束缚我们的枷锁。这本书更像是我的私人教练,它不直接给我答案,而是通过精妙的提问,引导我找到属于我自己的答案,这才是真正有力量的引导。
评分如果要用一个词来概括这本书带给我的感受,我会选择“赋能”。它并非提供一个虚幻的避风港,而是教我如何建造一座能够抵御风暴的堡垒。书中有一系列关于“自我效能感”的练习,设计得非常巧妙,它们不是那种流于形式的打卡任务,而是要求读者真正去行动、去面对那些日常中我们习惯性逃避的小挑战。例如,作者鼓励我们每天记录一次成功的“小反驳”——即我们成功地顶住了外界不合理的要求或负面的自我批评。正是这些细微的胜利,在不知不觉中重建了我们对自身力量的信心。我特别欣赏作者对“韧性”的定义,它不是指你能够承受多大的打击,而是指你能够多快地从打击中恢复并从中学习的能力。整本书的结构,从基础的自我认知到高阶的情绪管理,再到最终的意义构建,逻辑推进非常自然,就像攀登一座精心规划的山峰,每一步都有明确的指引和清晰的视野。这本书读完后,我没有感觉自己被灌输了什么,反而感觉自己被唤醒了,那份原本就存在于我体内的健康潜能,被这本书温柔而坚定地推向了台前。
评分我通常在周末的早晨,泡一杯清茶,安静地阅读这本书的片段。它给我的感觉不是快速消费的资讯,而是一种需要细细品味的知识沉淀。这本书最让我赞赏的一点是,它非常尊重读者的个体差异性。作者并没有宣称“有一种方法适用于所有人”,而是反复强调了心理健康道路的独特性和探索性。在讨论如何处理创伤记忆的部分,作者的处理方式尤为审慎和富有同情心,他没有鼓励读者去“忘记”或“压抑”,而是引导我们去“整合”和“理解”这些经历在塑造我们现在的过程中扮演的角色。这种不急不躁、充满人文关怀的叙事方式,让人感到无比安心。我甚至发现,读完一些章节后,我在和家人的沟通模式上都有了潜移默化的改善,因为我开始更清晰地识别出,我们之间的冲突往往源于各自未被满足的深层需求,而非表面的言语交锋。这本书提供的是一套看待世界的全新透镜,一旦戴上,你眼中的世界,哪怕依然充满挑战,但理解的深度和应对的从容度,都已截然不同。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着实吸引人,那种沉稳又不失深邃的蓝色调,配上简洁有力的字体,一眼就能感受到它试图传达的专业和力量感。我翻开扉页,里面的排版非常清晰,段落之间的留白恰到好处,读起来丝毫没有压迫感。作者在开篇就抛出了一个很有力量的观点,关于我们如何看待“不完美”这件事,这立刻抓住了我的注意力。我一直觉得,现代社会对“完美”的追求已经到了一个病态的程度,这本书似乎提供了一条出路,一条更加务实、更加接纳自我的路径。阅读过程中,我发现作者的语言风格非常细腻,他没有使用太多晦涩难懂的心理学术语,而是更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用一个个生动的比喻和案例,将复杂的心理学概念阐释得深入浅出。特别是关于情绪调节的那几个章节,我仿佛得到了一个工具箱,里面装满了应对日常焦虑和压力的实用工具。我尤其欣赏作者强调的“主动性”,他反复提醒我们,心理健康不是被动等待修复的过程,而是一个需要我们积极参与、持续耕耘的旅程。这本书的价值不仅在于知识的传授,更在于它能够激发我们内心深处对自我成长的渴望和责任感,让人读完后不是停留在“知道了”,而是“想去做了”。那种阅读完合上书本后,内心深处涌起的一股踏实和希望感,是很多同类书籍难以给予的。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节奏感把握得非常好,读起来完全没有那种传统教科书的枯燥感。我是一个对阅读体验要求比较高的人,如果文字密度过大或者逻辑跳跃性太强,我很容易就会失去兴趣。但这本书的结构设计得如同精心编排的交响乐,每一个乐章都有其明确的主题和过渡。作者非常擅长运用类比,将那些抽象的心理学概念,比如“防御机制”或者“投射作用”,形象化成生活中我们每天都会遇到的场景,比如堵车时的反应、面对批评时的退缩等等。这种代入感极强,让我感觉自己不是在阅读一本理论书籍,而是在参加一场深入的自我对话。让我印象尤其深刻的是作者对“边界感”的论述。他没有采取非黑即白的极端立场,而是细腻地描绘了健康边界的动态性,以及如何在维护自我空间的同时,保持对他人的真诚连接。这对于我这种常常在“取悦他人”和“坚守自我”之间摇摆不定的人来说,无疑是一盏明灯。这本书更像是陪伴我度过一段焦虑时期的老友,它的声音始终是温和、坚定且充满智慧的,让我感觉自己是被理解和支持的,而不是被审判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