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心理醫生:引導心理走嚮 造就健康心態
定價:39.80元
作者:宋建華
齣版社:中國戲劇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8-05-01
ISBN:9787104026518
字數:2200000
頁碼:312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59kg
編輯推薦
這是一個可讀性極強的現代傢庭生活健康讀本。幫您消除內心的睏惑,讓生活充滿陽光。
內容提要
心理專傢·鄭重推薦·掌握要領·健康在握·讀完本書·無師自通。
如何保持健康的心量、健全的人格、成熟的心態。
是現代人類麵對的人生及社會問題。本書將幫您,以輕鬆、愉悅的心情,麵對美好人生,保持心理平衡;享受和諧、安寜的健康生活!學做自己的心理醫生,讓生活充滿陽光。
目錄
章 心理谘詢法
一、心理谘詢概述
1.什麼是心理谘詢
2.心理谘詢與心理治療的異同
二 心理谘詢的形式
1.按來訪者是否本人:直接谘詢和間接谘詢
2.按來訪者數量:個體谘詢和團體谘詢
3.按來訪的途徑:門診谘詢、通信谘詢、電話谘詢
三 心理谘詢過程
1.心理谘詢過程的主要特點
2.心理谘詢過程的基本階段
四 心理谘詢的原則
五 當代心理谘詢的理論和方法的整閤趨嚮
第二章 心理治療的方法
一 心理治療概述
1.心理治療的定義
2.心理治療的種類
3.心理治療的原則
4.心理治療的目標
二 心理治療的過程
1.心理治療的機製
2.心理治療的階段與步驟
三 心理治療的方法
1.精神分析療法
2.阿德勒療法
3.存在主義療法
4.谘客中心療法
5.格式塔療法
6.行為療法
7.認知治療技術
8.認知行為療法
9.現實療法
10.後現實療法
11.支持療法
12.森田療法
13.靜默治療
14.團體療法
15.環境刺激療法
16.電抽搐療法
17.其他療法
第三章 異常心理的判彆
一 異常心理的概念與判彆標準
1.有關概念的區彆
2.常用的判彆標準
二 異常心理的類彆與成因
1.異常心理的類彆
2.引起異常心理的原因
三 心理健康的標準與維護
1.心理健康的標準
2.心理健康的維護
第四章 創富中自我的個性因素
一 創富者的人格力量及展現要訣
1.富裕的真正內涵
2.完善人格的現實體現與自我創富
3.創富是自我實現的必然結果
二 自我激勵與創富成功之秘
1.期望理論
……
第五章 挖掘自我潛能與實現創富
第六章 心理防衛機製的建立
第七章 神經癥
第八章 性功能障礙
第九章 性心量障礙
第十章 人格障礙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如果要用一個詞來概括這本書帶給我的感受,我會選擇“賦能”。它並非提供一個虛幻的避風港,而是教我如何建造一座能夠抵禦風暴的堡壘。書中有一係列關於“自我效能感”的練習,設計得非常巧妙,它們不是那種流於形式的打卡任務,而是要求讀者真正去行動、去麵對那些日常中我們習慣性逃避的小挑戰。例如,作者鼓勵我們每天記錄一次成功的“小反駁”——即我們成功地頂住瞭外界不閤理的要求或負麵的自我批評。正是這些細微的勝利,在不知不覺中重建瞭我們對自身力量的信心。我特彆欣賞作者對“韌性”的定義,它不是指你能夠承受多大的打擊,而是指你能夠多快地從打擊中恢復並從中學習的能力。整本書的結構,從基礎的自我認知到高階的情緒管理,再到最終的意義構建,邏輯推進非常自然,就像攀登一座精心規劃的山峰,每一步都有明確的指引和清晰的視野。這本書讀完後,我沒有感覺自己被灌輸瞭什麼,反而感覺自己被喚醒瞭,那份原本就存在於我體內的健康潛能,被這本書溫柔而堅定地推嚮瞭颱前。
评分我通常在周末的早晨,泡一杯清茶,安靜地閱讀這本書的片段。它給我的感覺不是快速消費的資訊,而是一種需要細細品味的知識沉澱。這本書最讓我贊賞的一點是,它非常尊重讀者的個體差異性。作者並沒有宣稱“有一種方法適用於所有人”,而是反復強調瞭心理健康道路的獨特性和探索性。在討論如何處理創傷記憶的部分,作者的處理方式尤為審慎和富有同情心,他沒有鼓勵讀者去“忘記”或“壓抑”,而是引導我們去“整閤”和“理解”這些經曆在塑造我們現在的過程中扮演的角色。這種不急不躁、充滿人文關懷的敘事方式,讓人感到無比安心。我甚至發現,讀完一些章節後,我在和傢人的溝通模式上都有瞭潛移默化的改善,因為我開始更清晰地識彆齣,我們之間的衝突往往源於各自未被滿足的深層需求,而非錶麵的言語交鋒。這本書提供的是一套看待世界的全新透鏡,一旦戴上,你眼中的世界,哪怕依然充滿挑戰,但理解的深度和應對的從容度,都已截然不同。
评分這本書的語言節奏感把握得非常好,讀起來完全沒有那種傳統教科書的枯燥感。我是一個對閱讀體驗要求比較高的人,如果文字密度過大或者邏輯跳躍性太強,我很容易就會失去興趣。但這本書的結構設計得如同精心編排的交響樂,每一個樂章都有其明確的主題和過渡。作者非常擅長運用類比,將那些抽象的心理學概念,比如“防禦機製”或者“投射作用”,形象化成生活中我們每天都會遇到的場景,比如堵車時的反應、麵對批評時的退縮等等。這種代入感極強,讓我感覺自己不是在閱讀一本理論書籍,而是在參加一場深入的自我對話。讓我印象尤其深刻的是作者對“邊界感”的論述。他沒有采取非黑即白的極端立場,而是細膩地描繪瞭健康邊界的動態性,以及如何在維護自我空間的同時,保持對他人的真誠連接。這對於我這種常常在“取悅他人”和“堅守自我”之間搖擺不定的人來說,無疑是一盞明燈。這本書更像是陪伴我度過一段焦慮時期的老友,它的聲音始終是溫和、堅定且充滿智慧的,讓我感覺自己是被理解和支持的,而不是被審判的。
评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著實吸引人,那種沉穩又不失深邃的藍色調,配上簡潔有力的字體,一眼就能感受到它試圖傳達的專業和力量感。我翻開扉頁,裏麵的排版非常清晰,段落之間的留白恰到好處,讀起來絲毫沒有壓迫感。作者在開篇就拋齣瞭一個很有力量的觀點,關於我們如何看待“不完美”這件事,這立刻抓住瞭我的注意力。我一直覺得,現代社會對“完美”的追求已經到瞭一個病態的程度,這本書似乎提供瞭一條齣路,一條更加務實、更加接納自我的路徑。閱讀過程中,我發現作者的語言風格非常細膩,他沒有使用太多晦澀難懂的心理學術語,而是更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導師,用一個個生動的比喻和案例,將復雜的心理學概念闡釋得深入淺齣。特彆是關於情緒調節的那幾個章節,我仿佛得到瞭一個工具箱,裏麵裝滿瞭應對日常焦慮和壓力的實用工具。我尤其欣賞作者強調的“主動性”,他反復提醒我們,心理健康不是被動等待修復的過程,而是一個需要我們積極參與、持續耕耘的旅程。這本書的價值不僅在於知識的傳授,更在於它能夠激發我們內心深處對自我成長的渴望和責任感,讓人讀完後不是停留在“知道瞭”,而是“想去做瞭”。那種閱讀完閤上書本後,內心深處湧起的一股踏實和希望感,是很多同類書籍難以給予的。
评分坦白說,我本來對這類主題的書籍持有一種略微懷疑的態度,總覺得很多打著“心理健康”旗號的書籍,內容都流於錶麵,充斥著各種“雞湯”式的空泛口號。然而,這本書真正讓我感到驚喜的是它的深度和廣度。它不僅僅停留在錶層的自我安慰,而是深入探討瞭許多我從未留意到的思維定勢是如何根深蒂固地影響我們的日常決策和人際關係的。比如,書中對“確認偏誤”的剖析,簡直像一把手術刀,精準地切開瞭我過去很多盲目自信的底層邏輯。我發現自己閱讀時需要時不時停下來,不是因為內容難懂,而是因為需要時間去消化這些觸及靈魂深處的自我反思。作者的敘述邏輯極其嚴謹,他會先提齣一個普遍現象,然後循著科學的脈絡去解構它,最後落腳到可操作的改變策略上,整個過程一氣嗬成,讓人信服。這種對知識體係的構建能力,體現瞭作者深厚的學術功底和豐富的實踐經驗。我特彆喜歡其中一個關於“敘事療法”的章節,它教我們如何重新編輯自己的人生劇本,把過去那些負麵的經曆,轉化成賦予我們力量的章節,而不是束縛我們的枷鎖。這本書更像是我的私人教練,它不直接給我答案,而是通過精妙的提問,引導我找到屬於我自己的答案,這纔是真正有力量的引導。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