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新媽媽不可不知的2000個育兒宜忌(0~3歲版)
定價:49.90元
售價:31.4元,便宜18.5元,摺扣62
作者:馬建榮著
齣版社:電子工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04-01
ISBN:9787121283154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24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新媽媽不可不知的2000個育兒宜忌(0~3歲版)》是一本全麵指導新爸新媽育兒的一本書,旨在消除父母育兒時遇到的所有疑惑,包括營養飲食、日常護理、早期教育等各個方麵;而且追求簡潔,分齣宜、忌兩方麵,比如寶寶吃什麼好,吃什麼不好?寶寶生病瞭,應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寶寶發脾氣鬧彆扭,應該怎麼教,又不該怎麼教?讓本來負擔就很重的媽媽們拋開閱讀的繁冗,一兩句話就能解決一個小問題。育兒難,傾盡父母心血;但與孩子在一起,看著他一點點健康快樂的成長,又是幸福的事情。1.《新媽媽不可不知的2000個育兒宜忌》是《孕媽媽不可不知的2000個生活宜忌》(齣版兩年重印5次,超過30000冊,孕産婦健康排行榜常期位居前三)的姊妹篇,北京婦産醫院兒科專傢傾情奉獻,內容。2. 以一目瞭然的宜忌形式告訴新爸新媽什麼事情應該做,什麼事情不要做,清晰明瞭。3.內容全麵豐富,包括營養飲食、日常護理、早教開發等各方麵,生活中遇到的一切難題都可以在本書中找到答案。4.附贈0~3歲寶寶成長特點及安全提示掛圖。
內容提要
《新媽媽不可不知的2000個育兒宜忌(0~3歲版)》這本書告訴新爸爸新媽媽在照顧寶寶的過程中哪些是適宜做的、哪些是不能做的,能讓新爸爸新媽媽有法可依,不再忙亂。本書按照小兒生長發育特點,將0-3歲寶寶分為新生兒(0-42天)、奶寶寶(42天-6月齡)、輔食寶寶(6-12月齡)、學步兒(1-2歲)、跑步兒(2-3歲)幾個階段進行講解,內容包括喂養宜忌、日常護理宜忌、早教宜忌、'問題”寶寶護理宜忌等。除此之外,還專門用一章來介紹寶寶疾病防治宜忌,包括疫苗接種宜忌、提升寶寶免疫力宜忌、用藥安全宜忌、小兒常見病護理宜忌,給讀者呈現的內容清晰明瞭,易於查閱。
目錄
新生兒飲食、護理、早教宜忌0~42 天母乳喂養宜忌/ 20人工喂養與混閤喂養宜忌/ 32日常護理宜忌/ 41早産兒特殊護理宜忌/ 59早教宜忌/ 64“問題”寶寶護理宜忌/ 71奶寶寶飲食、護理、早教宜忌42天~6月齡......寶寶疾病防治宜忌疫苗接種宜忌/ 236宜定期給寶寶接種疫苗/ 236新手爸媽要做好接種疫苗3 件事/ 2360~3 歲寶寶宜接種的疫苗/ 237忌接種疫苗的幾種情況/ 237宜適當接種計劃外的疫苗,保障寶寶健康/ 238忌對接種疫苗後的正常反應過於擔心/ 240提升寶寶的免疫力宜忌/ 241免疫力低下寶寶的3 種類型/ 241父母宜知寶寶免疫力提升的關鍵期/ 242五類愛生病寶寶的“強壯對策”/ 242食物過敏影響寶寶一生的免疫力/ 244嗬護寶寶的免疫力,不妨從腸道開始/ 244免疫力過高、過低都容易得病/ 245寶寶的生活環境忌過分乾淨/ 245忌寶寶一有小病就去醫院/ 246寶寶免疫力提升的大誤區:生病忙進補/ 246維護寶寶的免疫力,切忌濫用抗生素/ 247忌把牛初乳當成增強寶寶免疫力的藥/ 247用藥安全宜忌/ 248忌忽視哺乳媽媽用藥/ 248小兒口服藥的保存方法宜知/ 248傢庭宜常備小藥箱/ 248宜知小兒用藥原則/ 249嬰幼兒忌使用的藥物/ 249寶寶用藥宜遵醫囑/ 250服藥前宜仔細閱讀藥品說明書/ 250父母宜學會寶寶用藥量的計算/ 251宜掌握小兒用藥時間/ 251送服藥物用水禁忌/ 252喂藥宜掌握的技巧/ 252寶寶眼、耳、鼻用藥方法宜知/ 253寶寶打吊針的護理宜知/ 255宜慎重服用退熱藥/ 255寶寶咳嗽忌亂用感冒藥/ 256忌給寶寶亂服止痛藥/ 256寶寶使用抗生素禁忌/ 256忌輕易給寶寶用止瀉藥/ 256忌給2 歲以下寶寶驅蟲/ 257寶寶忌過量使用外用藥/ 257寶寶吃藥不宜用糖來解苦/ 257寶寶常見病護理宜忌/ 258發熱/ 258總是咳嗽/ 258耳朵裏流齣液體/ 259鼻齣血/ 260便秘/ 260晚上睡覺時背上總是齣汗/ 261濕疹/ 261嘴角爛瞭/ 262紅屁股/ 263哭鬧時腹腫起/ 263
作者介紹
馬建榮,畢業於北京醫科大學兒科專業,北京婦産醫院兒科副主任醫師。擅長圍産婦母乳喂養指導、新生兒保健與飲食營養谘詢、小兒消化係統疾病的診治、寶寶營養性疾病的治療,尤其對早期營養乾預改善低齣生體重兒生長和代謝、腸道菌群指導和小兒胃腸動力紊疾病的營養調理等經驗豐富。獲得瞭眾多父母認可與贊譽。曾赴加拿大、新加坡參加NICU(新生兒重癥監護室)等培訓。錄製CCTV4“中華醫藥”欄目《小寶寶大難題》等節目。參編有《早産兒醫學》等著作,在《中華圍産醫學雜誌》《中國新生兒科雜誌》《中國當代兒科雜誌》《中國婦幼健康研究》等雜誌發錶多篇學術研究論文。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真的很有心思,封麵色彩搭配得既溫馨又專業,讓人一看就知道是給新手爸媽準備的“救命稻草”。內頁紙張的質感也很棒,字體清晰,排版疏密有緻,即便是半夜抱著小寶寶,眯著眼睛也能快速找到需要的信息,這一點在實際使用中感受特彆深。我尤其欣賞它在內容呈現上的那種嚴謹又不失親切的態度。比如,在講述睡眠訓練的章節,它並沒有一味地鼓吹某一種“科學”方法,而是深入淺齣地分析瞭不同月齡寶寶的生理特點和睡眠模式,用大量的圖錶和流程圖來輔助說明,讓原本晦澀的育兒理論變得觸手可及。很多育兒書隻會告訴你“要做什麼”,但這本書更像是邀請你一起探討“為什麼這麼做”,這種引導式的敘述方式,極大地增強瞭讀者的參與感和信任感。我翻閱時,感覺作者仿佛是一位經驗豐富、知識淵博的資深育兒顧問,坐在我對麵,耐心地為你解答每一個焦慮的瞬間。它對常見誤區的梳理也非常到位,很多我以前深信不疑的“育兒常識”,在這本書裏都得到瞭科學的糾正和闡述,讓人讀完後豁然開朗,對自己的育兒決策更有信心瞭。
评分這本書在知識更新和科學溯源方麵做得非常紮實,這對於追求科學育兒的現代父母來說至關重要。我對比瞭市麵上幾本知名的育兒書籍,發現這本書引用瞭大量近五到十年內國際權威兒科組織發布的最新指南和研究成果。例如,在關於“二類疫苗接種時間錶”的討論中,它清晰地列齣瞭不同地區指南的細微差異,並明確指齣瞭推薦的依據。更讓我贊賞的是,對於那些存在爭議的育兒話題(比如是否需要益生菌、電子産品的使用時長限製等),它不是簡單地站隊,而是客觀呈現正反雙方的論據,並提供判斷的框架,讓讀者能夠根據自己傢庭的情況做齣明智的選擇。這種“授人以漁”而非“直接給齣答案”的深度,體現瞭作者極高的專業素養和對信息準確性的執著追求。它不滿足於停留在錶層的操作建議,而是力求讓讀者理解背後的科學原理,從而建立起一套屬於自己的、穩固的育兒知識體係。
评分從一個注重生活美學和效率的角度來看,這本書的排版和信息密度處理得非常巧妙。它成功地做到瞭“信息量巨大,但閱讀體驗輕鬆”。我特彆喜歡它采用的“宜/忌”對撞模式,用醒目的顔色塊或圖標來區分“推薦做法”和“需要避開的陷阱”,這種視覺上的區分極大地提高瞭信息檢索的效率。在內容組織上,它不像有些大部頭書籍那樣把所有東西堆砌在一起,而是進行瞭非常清晰的模塊化劃分,比如“體格發育”、“心理行為”、“常見疾病防治”、“安全與環境”等,每個模塊內部又細分得井井有條。我發現自己常常是帶著一個具體的小問題(比如“寶寶齣疹子瞭怎麼辦?”)去翻閱,而這本書總能在一個小標題下,用不超過一頁的篇幅,給齣一個完整、立體的解決方案,既包括瞭傢庭護理步驟,也明確指齣瞭何時需要就醫的“紅旗信號”。這種精準打擊的編輯手法,讓這本書真正成為瞭可以隨時放在床頭、隨時翻閱的“育兒工具箱”,而不是束之高閣的“育兒百科全書”。
评分讀完這本書的初稿(我通過一個早期試讀項目接觸到的),我最大的感受是它那種深入骨髓的同理心。很多育兒書寫得像教科書,冷冰冰的,但這本書的語言風格卻非常接地氣,充滿瞭對父母辛酸的理解。比如,書中有一段描述瞭關於“分離焦慮”的情景,作者寫道:“當你關上門,聽到門外傳來孩子撕心裂肺的哭喊,那一刻你懷疑自己是不是世界上最殘忍的母親。請深吸一口氣,你不是一個人。”這種精準捕捉到父母內心掙紮的文字,比任何大道理都更具治愈力量。而且,它非常注重“個體差異性”,它會反復強調沒有適用於所有孩子的“標準答案”,而是鼓勵傢長去觀察、去記錄自傢寶寶的獨特需求。書中穿插瞭許多傢長真實的故事片段,這些小故事讓冰冷的知識點瞬間有瞭溫度和畫麵感,讓人在閱讀過程中仿佛在和一位知心朋友交流經驗,而不是被動地接受灌輸。這種尊重個體、充滿人文關懷的寫作態度,讓閱讀過程變得非常愉快且減壓。
评分這本書的結構安排簡直是為時間緊張的當代父母量身定製的。它沒有那種冗長拖遝的理論鋪墊,而是直接進入實戰狀態。我發現,它最大的亮點在於其高度的實用性和操作性。拿輔食添加來說,它不是簡單地羅列一堆食譜,而是將0到3歲的喂養過程,精細地劃分成十幾個關鍵階段,每個階段都明確指齣:這個階段寶寶能吃什麼、不能吃什麼、需要注意的過敏原信號,以及如何應對常見的抗拒進食情緒。這種顆粒度極細的指導,讓我這個第一次做輔食的媽媽避免瞭許多試錯的彎路。我記得有一次寶寶突然發燒,我手足無措地翻找指南,很快就在“突發狀況處理”那一塊找到瞭針對發燒期喂養的建議,內容詳實到連“水分補充的種類和頻率”都做瞭詳細說明,這比我在網上零散搜索齣來的零碎信息靠譜多瞭。書中的索引係統也做得非常人性化,分類清晰,關鍵詞準確,真正實現瞭“隨手翻,馬上用”,極大地緩解瞭新手父母那種遇到問題就心慌的窘境。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