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名称: | 和**月嫂学做月子餐(附光盘) 正版书籍 木垛图书 | 开本: | 12开 |
| 作者: | 周英 | 页数: | 177 |
| 定价: | 39.8 | 出版时间: | 2015-01-01 |
| ISBN号: | 9787512709386 | 印刷时间: | 2015-01-01 |
| 出版社: | 中国妇女 | 版次: | 1 |
| 商品类型: | 图书 | 印次: | 1 |
这本书在处理新生儿护理,尤其是“早期敏感期教育”方面,展现出了超越一般育儿书的深度。它不仅仅停留在教你怎么换尿布、如何拍嗝这些基础技能上,而是把“抚触”和“游泳”提升到了亲子依恋建立的高度。光盘里讲解抚触时,强调的不是动作的标准性,而是母亲在进行动作时眼神的交流和声音的抚慰,这种强调情感联结的理念,让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是在“伺候”一个婴儿,而是在积极地与我的孩子进行高质量的互动。书里还提到了很多关于产后情绪调适的内容,坦诚地讨论了新手妈妈可能出现的焦虑和疲惫,并提供了非常实际的应对策略,比如如何在伴侣的协助下合理安排睡眠,而不是一味地要求母亲“坚强”。这种对母亲心理健康的关注,让我觉得作者真正理解现代女性在育儿初期的多重压力。
评分我最欣赏这本书的一点是它的“美颜”和“调养”部分,做得非常细致和科学,完全没有那种虚头巴脑的推销感。它没有夸大地宣传吃了什么就能立刻变回少女模样,而是将产后身体的恢复与外在的改善紧密结合起来。比如,关于“产后腰腹塑形”的建议,不是教你立刻进行剧烈运动,而是通过特定的温和拉伸动作和食谱中的胶原蛋白摄入建议相结合,循序渐进地指导。光盘里关于“催乳”的技巧部分,也展现了极高的专业水准,它区分了不同阶段的乳房状态,并提供了针对性的手法,很多手法都是我以前在其他地方没见过的,比如配合呼吸法的按摩技巧,非常柔和却有效。这本书的整体基调是科学、温和且充满力量的,它帮助我把坐月子从一个“忍耐期”转变成了一个“深度自我修复和高质量陪伴期”。
评分作为一名职场妈妈,时间对我来说就是金钱,所以效率至关重要。我发现这本书的食谱设计非常“打工人友好”。很多传统月子餐做起来工序繁琐,需要复杂的药材配比和漫长的炖煮时间,这对于只想快速填饱肚子又想吃得营养的现代人来说是个负担。这本书的很多食谱,比如“香菇木耳山药排骨汤”,它给出的精简版做法,大幅缩短了备菜和烹饪时间,而且用料都是日常超市很容易买到的,不需要特地跑去中药店抓药。它还很贴心地加入了“快速营养加餐”的板块,针对哺乳期妈妈容易低血糖的情况,提供了十分钟内就能搞定的营养点心,这对维持稳定的母乳供应和自己的体力是很有帮助的。我试做了几次,味道调配得也很到位,不会像有些“养生餐”那样寡淡无味,吃起来是有滋有味的,这让坐月子这件事变得不那么煎熬和刻板。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太用心了,封面选用的那种柔和的米白色调,配上几株清新雅致的手绘小月桂,一下子就给人一种温暖、宁静的感觉,非常符合它“月子”的主题。我尤其欣赏它内页的纸张选择,那种略带纹理的哑光纸,不仅阅读起来不反光,而且摸上去手感极佳,即便是长时间翻阅,手指也不会感到疲惫。章节的排版也做得非常清晰,重点信息比如食谱的用量、烹饪步骤,都用加粗或者小图标进行了区分,这对于新手妈妈来说简直是福音,毕竟坐月子期间精力有限,清晰的指引太重要了。光盘部分的包装也做得非常专业,DVD盒和书籍是采用一体化的设计,既方便收纳又不容易丢失。拿到手的时候就能感受到出版方对用户体验的重视,每一个细节都透露出对新手父母的关怀,让人忍不住想立刻打开学习。这本书的配图水平也值得称赞,不像有些育儿书那样充斥着生硬的医疗插图,它的照片都是生活化的场景,色调自然,让人感觉亲切,仿佛是身边有经验的邻家姐姐在手把手教你一样。
评分我之前看了市面上好几本关于产后恢复和宝宝护理的书,但大多要么过于学术化,要么就是零散的碎片信息堆砌。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它的系统性和实操性。它不是简单地罗列食谱,而是真正构建了一个完整的“产褥期生存指南”。比如,它关于“气血恢复”的食谱部分,不是简单地告诉你喝红糖水,而是细致地分阶段说明了:产后第一周侧重排恶露和温补,第二周开始重点养肝肾,第三周着重催乳和体能恢复,这种阶段性的调整,太符合中医调养的逻辑了,让我对自己的身体恢复有了清晰的路线图。更别提那个“抚触按摩”的部分,文字描述后紧跟着光盘的实操演示,光盘里的操作手法讲解得极其耐心,每一个动作的力度和方向都有明确的提示,我第一次给宝宝做游泳和按摩时,那种紧张感都被它化解了,宝宝也明显比我自己瞎摸活泼放松得多,这种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是很多单行本无法比拟的优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