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新版精裝,完整全譯本,內外雙封麵,高級超感封麵紙;內文白雲雙膠,環保清香!
★版式疏朗,設計驚艷,字體優美,是您書架上的顔值擔當!
★從印刷工到政治傢、實業傢、科學傢、思想傢和文學傢的勵誌傳奇!他的一生詮釋瞭什麼是美國夢,他的精神定義瞭什麼是美國人!
《富蘭剋林自傳》是本傑明.富蘭剋林寫給兒子威廉.富蘭剋林的傢書。這部由作者1771年動筆,1788年完成的自傳,前後曆時17年之久。這位飽經風霜的老人,以拉傢常的方式,把自己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娓娓道來,在通俗易懂的敘述中不僅有睿智和哲理的火花,且全書文字樸素幽默,使人備感親切。它包含瞭人生奮鬥與成功的真知灼見,以及諸種善與美的道德真諦,被公認為改變無數人命運的美國精神讀本。
本傑明.富蘭剋林(1706—1790),功勛卓著的政治傢,美國獨立運動的領導者、民主精神締造者、《獨立宣言》的起草者,被譽為“美國的聖人”,享譽世界的科學傢,被稱為“電學中的牛頓”。此外,富蘭剋林還是一位齣版傢、作傢和社會實業傢以及慈善傢。他深受美國及世界人民的愛戴,成為舉世公認的現代文明之父、美國人的象徵。
目 錄
01 序 言
001 第一部分
059 第二部分
085 第三部分
115 第四部分
131 第五部分
207 第六部分
213 富蘭剋林生平大事年錶
第一部分
親愛的孩子:
對於祖上的任何奇聞逸事,我嚮來都喜歡收集。或許你還記得,我們在英格蘭的時候,我曾經因為這個東奔西走,去拜訪親戚中尚在世的長者。同樣地,我想你也希望瞭解我這一生的經曆,而這其中有很多事情是你所不熟悉的。我現在正在鄉下休假,可能會有一個星期不被打擾的閑暇時間,因此可以坐下來安心地為你把這些經曆寫下來。我之所以這樣做,還有其他一些原因。我齣身卑微,傢境貧寒,這一生中經曆過不少艱難睏苦;但承濛上帝的福佑,我的一生大都交上瞭好運,處世之道也頗為成功,最終積纍瞭一點財富,贏得瞭一些名望。後輩們也許會對這些感興趣,或許他們可以從中發現一些值得仿效和藉鑒的地方。
有時迴憶起自己交上的那些好運,我就會情不自禁這樣想:如果再給我一次選擇的機會,我一定要讓自己的生活再過一遍,如同作傢們可以在再版時糾正初版的錯誤一樣。這樣的話,我不但可以糾正自己所犯過的錯誤,還可能防止許多不測事件的發生,讓彆人從中獲益。不過,即使我的這些願望不能夠實現,我還是願意再過一遍這樣的生活。重演人生的願望當然是不可能實現的,那麼迴憶就必然成為實現這個願望的最好辦法,將其以文字的形式記錄下來,並竭力使它能夠長久留存。
因此,我也希望能夠像老人們經常會有的那種癖好一樣放縱一下自己,在此嘮嘮叨叨地講述一下自己那些往事。不過,我在講述的過程中會注意方式,盡可能做到不令人厭煩,使後輩們並非齣於對長者的尊敬而迫不得已來聽,畢竟每個人都有選擇聽或不聽的自由,這是強求不得的。
最後(為瞭不失信於人,我還是先自己承認比較好),我之所以會寫這個自傳,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自己的虛榮心。誠然,很少有人一開始就說“還不至於有什麼虛榮心”,但往往話一齣口,緊接著便自我吹噓起來。很多人都厭惡彆人的虛榮心,但常常會忘記自己也有一份。不過,我是以公平的態度來看待這種虛榮心的,因為我相信:有這種心理的人不僅常常使自己受益,也能使與之交往的人受益。因此,如果一個人因為生活幸福而感謝上帝,那麼即使帶有一點虛榮心也不能算作荒唐。
現在既然說到上帝,我想我應該承認:如果沒有上帝的眷顧,我不可能獲得上麵提到的所有幸福,正是上帝的指引令我的處世之道頗為成功。我不敢擅自設想將來,但我的信念令我充滿希望:上帝依然會眷顧我,讓我像以前一樣幸福,並且讓我能夠像彆人一樣擁有承受人生中一切災難和不幸的堅強意誌。隻有上帝清楚未來的命運究竟是如何的復雜多變;即使我們身處苦難之中,主也會憑藉其威力給我們帶來福音。
我的一位伯父也很喜歡搜集傢族逸事,曾經將其劄記傳給瞭我,並告訴我一些有關族祖的事跡,我因此纔對我們這個傢族有瞭較深入的瞭解。原來我們這個傢族在北安普敦郡的埃剋頓村已經居住瞭300年之久。而對於這之前的情況,他也不清楚(有可能是從“富蘭剋林”這個詞用做傢族姓氏開始的。當時的姓氏標誌著該姓氏群體的社會階層,整個英國都流行立姓氏)。他們大約擁有不動産土地30英畝,兼做打鐵的生意——這個行業一直流傳瞭下來,直至伯父。我父親和伯父都遵循長子傳業的傳統,立長子繼承傢業。在查閱埃剋頓村的戶籍冊時,我找到瞭他們的齣生、婚娶和喪葬記載,但隻有1555年以後的記載,而此前這個教區根本沒有戶籍冊可查。我從找到的戶籍冊中得知,我是前五代人中最小的兒子的最小一個兒子。
我的祖父托馬斯生於1598年,一直以來都住在埃剋頓村,直到年邁體衰難以維持生意纔搬去兒子約翰那裏。約翰是個染匠,當時我父親還在跟他學手藝,他住在牛津郡的班伯裏,祖父就是在那裏去世並被安葬的。我們在1758年看到瞭他的墓碑。祖父的長子托馬斯住在埃剋頓村,後來把老宅連同土地都傳給瞭自己的獨生女兒。她的丈夫姓菲雪,威靈堡人。他們夫妻倆又將這份産業賣給瞭現在的莊園領主伊斯德先生。
我的祖父有4個兒子:托馬斯、約翰、本傑明和約賽亞。有關他們的資料我沒有帶在身邊,在這裏,我把瞭解的情況寫下來給你。如果那些資料在我離傢期間沒有丟失的話,你可以從中瞭解到許多更詳細的情況。
長子托馬斯(即大伯父)跟著父親學打鐵。他天資聰穎,在學業上曾經受到那個教區的大紳士帕爾梅先生的鼓勵(他的弟弟們都曾受到同樣的鼓勵),後來成為地方上很有威望的書記官;與此同時,他還是本村以及北安普敦郡各項公益事業的主要推動者,關於這方麵的傳說很多。此外,他還深受哈利費剋斯爵士賞識,並得到其資助。他於1702年舊曆1月6日去世,而我正是在4年後的這一天齣生的。我還記得:當埃剋頓村的一些長輩們嚮我們講述他的生平和性格時,你非常驚異,因為你覺得他的情況和我有些類似。當時,你還說:“如果他在你齣生的那天去世,人們會以為你是他的靈魂轉世呢!”二伯父約翰是一名染匠,在我看來是毛織品的染匠。三伯父本傑明在倫敦學習染絲綢,悟性很好。我至今還清楚地記得,在我很小的時候,他曾來波士頓拜訪我的父親,並與我們同住瞭好幾年。他活到高壽,孫子塞繆爾?富蘭剋林現在還住在波士頓。伯父本傑明留下兩捲四開本的詩稿,其中有一些是贈送給親友的,下麵有一首是他送給我的 ,作為範例。他還創造瞭一套速記法,並且教給我,但我從未實踐過,因此早已經忘記瞭。由於父親和他有著特彆深厚的感情,我的名字就是隨著這位伯父取的。他對宗教深信不疑,隻要有齣色的教士布道,他就總是虔誠的聽眾,還用自己創造的速記方法將布道內容記錄下來,後來留下瞭多捲速記本子。他還有政治狂熱情緒,但就他的身份而言,這似乎有點過分。
我最近在倫敦得到一捲他搜集的重要論文冊子,講的是1641年到1717年的一些公共事務。不過,從捲數的編號看,應該缺少瞭許多本,但仍然保留有8捲對開本,24捲四開本和八開本。這些書捲是一個舊書商(由於我有時候在這個舊書商那裏買書,與他結識)搜集瞭拿來給我的。這些書似乎是三伯父在去美洲之前留下的,已經是50多年前的往事瞭。書的邊頁上還有他作的許多注釋。
我們這個傢族在很早的時候就參加瞭宗教改革運動,在瑪麗女王統治的整個時期,一直信奉新教。他們因強烈反對羅馬天主教而時常處於危險的境地。他們曾經有一本英文版《聖經》,為瞭不讓彆人發現,就把它打開,然後用繩子綁在一把摺凳的底部。每當曾祖父嚮傢人誦讀《聖經》時,他就把摺凳翻過來放在膝蓋上,從繩子下麵翻讀;同時還會讓一個孩子在門口放哨,如果有宗教法庭傳令官露麵,就立刻來報告。要是遇到這種情況,就把摺凳翻過來放好,《聖經》就像之前那樣被藏起來。這件逸事是我從三伯父本傑明那裏聽到的。我們全傢對英國國教的信奉大約一直持續到查理二世統治的末年。當時,有些牧師因不信奉國教而遭到驅逐。這些人在北安普敦郡舉行非國教徒集會,本傑明和約賽亞後來一直追隨他們;而傢裏其他的人依然信奉國教。
我的父親約賽亞結婚很早,大約在1682年,他帶著妻子和3個孩子移居到新英格蘭。非國教教徒的集會在那時是法律所不容許的,並且常常會被乾擾。我父親熟悉的一些有名望的人就想到要移居新大陸,並且勸說父親同他們一起去。他們期望能夠在新大陸擁有宗教信仰的自由。到新英格蘭後,他的前妻又為他生瞭4個孩子;繼室生瞭10個,總共有17個孩子。我還記得,曾經有一次坐在餐桌旁吃飯的就有13個,他們後來都長大成人,有瞭各自的傢庭。我在新英格蘭的波士頓齣生,是傢裏最小的男孩,還有兩個妹妹。我母親阿拜亞?福格爾是繼室,她的父親彼得斯?福格爾是新英格蘭的第一批定居者。要是我沒有記錯的話,科頓?馬瑟在《美洲基督教史》中給予他很高的評價,稱贊他“信仰虔誠,學識淵博”。據說他寫過各種題材的即興小詩,不過發錶的隻有一首,許多年前我曾有幸讀到過。
那首詩寫於1675年,采用的詩體在當時民間十分流行,是寫給當地政府的有關人士的。該詩代錶瞭浸禮會、教友會以及其他受迫害的教派,十分提倡宗教信仰自由。詩中還寫道:宗教迫害是印第安人戰爭以及國傢遭受的其他災難和不幸的罪魁禍首,故而上帝纔嚴懲瞭這些罪行。因此,詩的字裏行間都體現齣規勸當局廢除那些殘酷法律的思想。整首詩讀起來既真誠坦蕩又自由大膽。盡管詩歌的前兩節我已經忘記,但結尾的6行我仍然記得。大意是:善意的責備讓他願意坦言作者是誰。後麵6行是這樣寫的:
我在內心深處
憎惡造謠中傷;
我住在雪本城,
姓名就在此處;
我是你的諍友,沒有絲毫惡意,
我就是彼得斯?福格爾。
我的哥哥們都在不同的行業拜師學藝。8歲時,父親送我去語法學校讀書。他計劃把我作為“什一稅”(10個兒子中的一個)奉獻給教會。我的悟性很高(我應該很早就讀書瞭,因為我記不清楚自己曾有不識字的時期),他的朋友們都認為我將來必定會成為一個很好的學者,於是父親就下定決心要送我上學。伯父本傑明也贊同父親的做法,並且錶示:我願意學他的速記法的話,他就把自己所有的布道速記本都給我,就如同開一傢店鋪需要先儲備資本一樣。我在語法學校讀書還不到一年,開始隻是班裏的中等生,漸漸地就名列前茅,後來還跳瞭級,年底就可以升到三年級。但這時父親考慮到今後難以承受一個大傢庭的負擔以及上大學的教育費用;我還當麵聽他對朋友們說過,許多人讀書到頭來還是生活拮據,這一切讓他改變瞭初衷。退齣語法學校後,他讓我去另外一所學校學習計算和寫作。這所學校是由喬治?布朗內爾先生創辦的,他是當時赫赫有名的人物,主張采用和風細雨、循循善誘的方法辦學,總體上講很成功。我在他的教導下寫作水平得到很大提升,不過算術不及格,而且毫無長進。
10歲的時候,父親讓我迴傢幫他經營生意,他從事的是油燭和肥皂製造買賣。他原本不是學這一行的,可是到新英格蘭之後,他發現染色行業不景氣,要維持生計十分睏難,於是就改行瞭。我要負責剪燭芯、灌燭模、看店鋪,另外還乾一些跑腿送貨的雜活。
對於這個差事我並不喜歡,一心想著去航海,可是父親堅決反對我這麼做。不過,由於住在水邊,常跟水打交道,我很早就學會瞭遊泳,還會駕船。隻要我跟彆的孩子在船上,不管是小船還是小舢闆,他們都會讓我來駕船,特彆是在遇到麻煩的時候。他們一般都會聽我指揮,有時候我還讓他們陷入窘境。在此,我可以舉個例子來說明我早年就已經顯現齣來的公益精神,盡管在當時那麼做不夠妥當。
水磨附近有個蓄水池,旁邊是鹽堿灘,漲潮的時候,我們常常會去灘頭釣魚,但是灘頭被踩踏過度,已經變成一片泥漿,於是我建議建造一個小釣魚颱以方便立足。我告訴小夥伴們:那邊有一大堆本來用於在濕地附近建造房子的石塊,正好符閤我們的需求。於是,等到晚上工人們下班之後,我便召集一幫小夥伴來,大夥兒就像群螞蟻一樣帶勁地搬石塊,有的石塊太大,得要兩三個人纔搬得動。就這樣,所有的石塊都被我們搬走瞭,我們用它們建造瞭釣魚颱。第二天一大早,工人們發現石塊不見瞭,感到十分驚訝,後來在我們的釣魚颱找到瞭。接著他們追究責任,我們被查齣來,並被狠狠地批評瞭一通。其中有的小夥伴還被父輩斥責。當時我還申辯搭建釣魚颱的好處,但父親教導我並令我相信:乾不誠實的事是沒有任何好處的。
我想你也許會對你爺爺的一些情況感興趣。他中等身材,有著很好的體質,非常結實強壯。他天資聰明,畫得一手好畫,還對音樂有一點研究,並且擁有清脆悅耳的嗓音。忙瞭一整天的他,有時會在晚上拉著小提琴,唱起悅耳的贊美詩。他在機械方麵也有天賦,使用彆的行當的工具,有時候也顯得得心應手。不過,在我看來,最難能可貴的地方在於,於公於私他都能深明大義,並且行事果斷。由於要養活一大傢人,傢庭的窘迫令他隻能埋頭工作,因此他從未擔任過公職。但我至今仍清楚地記得,有些地位頗高的人常常來拜訪他,徵求他對鎮上的或者他所屬教區事務的意見,而且對他的建議和判斷非常尊重;還有些人會來找他解決麻煩;有雙方發生爭執時,也常請他幫忙調解。
他常邀請深明事理的朋友或鄰裏來傢裏圍桌敘談,談論的都是些現實而又能夠引發大傢獨立思考的話題,希望能夠給孩子們以教育和啓迪。通過這種方式,我們這些孩子也認識到何為善良和公正,何為人生的處世之道;在飯桌上就很少會想到吃的東西是否時興,花樣的多少,口味的優劣,是不是閤胃口,等等。我從此也養成對菜肴十分隨意的習慣,很少會去在意每頓飯吃的是什麼。直到現在,若是被問到幾個小時前吃瞭些什麼,我很難迴答上來。這一生活習慣倒是給我後來的旅途生活帶來不少便利。與我同行的人因為一直以來都對飲食十分講究,所以常常會因為無法滿足食欲而感到很不愉快。
序 言
本傑明.富蘭剋林(Benjamin Franklin,1706—1790),是美國曆史上一位非常傑齣而又功勛卓著的人物。他在人生的舞颱上擔任過多種角色——作傢、哲學傢、科學傢、發明傢、外交傢和政治傢。
富蘭剋林1706年1月17日生於波士頓一個貧寒的皂燭製造商傢庭。父親是英國移民,先後娶瞭兩個妻子,前妻生瞭7個孩子,繼室生瞭10個孩子,富蘭剋林是他的第15個孩子,也是傢中最小的男孩子。因傢庭經濟睏難,他隻上瞭兩年小學,10歲時輟學在父親的店鋪裏當瞭學徒,從12歲起到他大哥詹姆斯的印刷廠當印刷工人。在那裏,他學到瞭一手齣色的印刷技術,而且為瞭彌補沒有接受正規教育的缺陷,他還刻苦自學,獲得瞭廣泛的知識。他曾說:“讀書是我唯一的娛樂。”也正是這種孜孜不倦的個人努力和堅忍不拔的精神,他後來通曉瞭法語、意大利語、西班牙語和拉丁語,還大量閱讀瞭歐洲各國的曆史、哲學、文學等著作,對自然科學有很深的研究,而且因為在電學方麵的實驗備受人們的推崇。
17歲時,富蘭剋林離開瞭哥哥的印刷所,輾轉到費城、倫敦等地流浪,在社會生活中學習。22歲時,他再次迴到費城,與人閤夥開辦瞭一傢印刷廠,因質量精良獲得瞭很多業務。第二年,他與人閤辦《賓夕法尼亞州報》。30歲的時候,富蘭剋林受聘為賓夕法尼亞州秘書,並於次年任議會議員和費城郵政局局長,由此開始瞭他的政治生涯。
作為政治傢,在美國和世界曆史上,富蘭剋林都扮演瞭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事實上,美國18世紀下半葉的每一件大事幾乎都是在其推動之下進行的。他在北美獨立戰爭中起瞭重大作用,是美國的創建人之一,參與瞭起草《獨立宣言》和美國憲法。1776年,作為美國特使前往法國談判,在他的努力下,1778年締結瞭法美同盟;又作為代錶前往英國談判,以承認美國獨立為先決條件,促成1783年英美閤約生效。1785年,富蘭剋林迴到費城,全城齣動歡迎,並接連三次當選賓夕法尼亞州州長。
富蘭剋林一生經曆豐富,同時對公共事業也很熱心,在北美殖民地的文化傳播和社會福利方麵做瞭大量工作。由他組建的“俊托”俱樂部、印刷廠、報社、圖書館、大學、消防隊、地方民兵等組織,都成為北美相關組織和機構的開路先鋒。他在農業生産、新式火爐、電學等方麵都有重要的發明和創新,還發明瞭高架取書器、老年人使用的雙焦距眼鏡、三輪鍾等。
他一生中獲得過許多榮譽。1753年獲得英國皇傢學會頒發的科普利奬章,同年獲得哈佛大學和耶魯大學的榮譽學位。他1756年當選為英國皇傢學會會員,1772年當選為法蘭西科學院的外國院士,1789年當選為彼得堡科學院的外國院士。
1790年4月17日,他在費城病逝。他的墓碑上隻簡單地刻下瞭他自己寫的“富蘭剋林,印刷工人”,而絕口不提他後半生的重要職務。但在世人的眼裏,他早已成為一座高大而厚重、令人仰止的豐碑。
在人類文明史上留下串串閃光足跡的富蘭剋林,不僅因他的遠見卓識和勤奮努力成為“美國締造者”之一,而且他的思想影響瞭一代又一代的美國青年。富蘭剋林逝世已經220年瞭,而今最能體現他思想的莫過於他親手寫下的這本自傳。
《富蘭剋林自傳》原本是寫給兒子威廉?富蘭剋林的書信,是作者晚年分四次寫的,由於革命工作的原因,自傳寫得斷斷續續,內容涵蓋瞭富蘭剋林的“傢族逸事”及主要工作和重要事件。因為作者的突然病逝,自傳並未完成,1757年之後富蘭剋林更加輝煌燦爛的後半生並沒有寫齣來。我們經過翻譯整理,將現存的自傳總共分為六個部分,供讀者來體驗一次美國夢的奮鬥曆程和完美道德精神之旅。
富蘭剋林也創造瞭一個道德的神話。他有高尚的人格,更有宏偉的政治抱負。他既實現瞭個人道德修養的完善,又身體力行地建立瞭一個屬於整個人類、超越時代和國彆的價值體係。他隻是一個普通人,但是他憑著個人奮鬥實現瞭崇高的理想,而且一直希望自己能更加完美,這種執著追求和堅忍不拔的精神也是後人寶貴的精神財富。
美國著名的成功學大師戴爾?卡耐基和拿破侖?希爾都曾深受富蘭剋林的影響;《世界上最偉大的推銷員》的作者奧格?曼狄諾也對富蘭剋林推崇備至,在編撰世界暢銷的勵誌書《羊皮捲》時,更將《富蘭剋林自傳》列為重點推薦書。這部影響瞭無數讀者、曆經兩百餘年經久不衰的《自傳》也被翻譯成多種語言,在許多國傢齣版,成為激勵億萬青年成長的勵誌經典。重溫這位異國先哲的人生曆程,不禁對他的德行與奮鬥精神肅然起敬。我們也希望中國的讀者能從中汲取他的人生哲學和成功理念,這也正是我們翻譯齣版此書的美好初衷。
剛拿到這本《富蘭剋林自傳》,我的第一感覺就是“厚重”。包裝得很精美,那種紙質和觸感,瞬間就讓我覺得物有所值。我之前也讀過一些名人傳記,但總覺得少瞭點什麼,可能是翻譯上的問題,也可能是原文的精髓沒有完全傳達齣來。所以,“完整全譯本”這幾個字對我來說,簡直就是定心丸,我期待著能讀到最原汁原味、最接近富蘭剋林本人思想的文字。 翻開書頁,撲麵而來的就是那種曆史的厚重感,仿佛能聽到那個時代的聲音。富蘭剋林的人生軌跡太傳奇瞭,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學徒,一步步成為影響世界的大人物,這其中的過程必然充滿瞭坎坷和智慧。我特彆想瞭解他到底是如何一步步實現自我超越的,他的思維方式、他的處世之道,這些纔是最寶貴的財富。我不是那種隻看故事梗概的人,我更喜歡深入挖掘,去理解人物的內心世界,去學習他們身上的閃光點。 讀這本書,我不僅僅是想瞭解富蘭剋林個人,更想藉由他的視角,去感受那個美國建國初期的大時代。他身處曆史的漩渦中心,經曆瞭那麼多的風雲變幻,他的經曆肯定能為我們揭示那個時代的麵貌,讓我們更深刻地理解美國曆史的形成。我期待書中能有更多關於政治鬥爭、社會變革的細節描寫,這樣我纔能更全麵地認識那個時代,以及富蘭剋林在其中扮演的角色。 我最看重的是,這本書能給我帶來什麼啓發。我希望通過閱讀,能夠學習到富蘭剋林身上那種堅韌不拔的精神,那種不斷學習、不斷進步的態度。生活不會一帆風順,每個人都會遇到挫摺,但關鍵在於我們如何應對。我希望這本書能給我一些關於如何麵對睏難、如何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畢竟,一個真正偉大的人物,他的價值不僅僅在於他的成就,更在於他留給後人的精神財富。 總的來說,這本書我已經迫不及待地想深入閱讀瞭。它不僅僅是一本書,更是一次與偉大靈魂對話的機會。我希望在閱讀的過程中,能夠獲得知識、得到啓發,甚至改變一些看待事物的方式。這本書所承諾的“完整全譯本”,讓我對內容的深度和廣度充滿信心,我相信它一定會給我帶來一次難忘的閱讀之旅。
评分這本書絕對是我近期閱讀體驗中最令人驚喜的一本!我一直對那些改變瞭曆史進程的偉大人物充滿好奇,而富蘭剋林這位集政治傢、科學傢、發明傢、作傢於一身的傳奇人物,更是讓我魂牽夢繞。拿到這本書的那一刻,就被它精美的精裝設計所吸引,沉甸甸的質感,翻開紙頁時細微的沙沙聲,都讓我有種與曆史對話的儀式感。我特彆喜歡它“完整全譯本”的承諾,意味著我能更深入地觸碰到富蘭剋林本人思想的肌理,而不是被刪減或過濾的二手信息。 閱讀這本書的過程,就像是跟隨富蘭剋林穿越時空,親曆瞭他從一個普通印刷學徒,一步步成長為影響美國獨立乃至整個世界格局的關鍵人物的非凡曆程。書中對他童年時期的刻畫,那種勤奮好學、自律嚴謹的態度,著實令人敬佩。我尤其欣賞他對於知識的渴求,以及他如何通過不懈的自學和實踐,不斷拓展自己的視野和能力。更讓我著迷的是,他並沒有將自己的成功歸功於運氣或天賦,而是詳細闡述瞭自己的人生哲學和行為準則,比如他列齣的十三種美德,這對於我這樣正在努力提升自我的人來說,簡直就是一本活生生的行動指南。 我不得不提的是,這本書不僅僅是一部個人傳記,它更像是一扇窗戶,讓我們得以窺見那個波瀾壯闊的時代。富蘭剋林置身於美國獨立戰爭的關鍵時刻,他的見聞、他的思考、他的決策,都深刻地影響著曆史的走嚮。書中他對當時政治局勢的分析,他對各國關係的洞察,以及他作為外交官的智慧與策略,都讓我對那個時代有瞭更立體、更深刻的認識。讀到他與喬治·華盛頓、托馬斯·傑斐遜等曆史偉人之間的互動,更是讓我心潮澎湃,仿佛置身於那個充滿挑戰與機遇的年代,感受著那些偉大的靈魂如何碰撞齣思想的火花。 這本書最打動我的地方在於,富蘭剋林並沒有將自己塑造成一個完美無缺的神壇人物,而是真實地展現瞭他作為一個人,也會犯錯誤,也會有睏惑,但最重要的,是他總能從錯誤中學習,不斷自我修正。他的幽默感和智慧貫穿全文,即使在最艱難的時刻,他也能保持樂觀的態度和洞察力。我特彆喜歡他對於社會建設的思考,以及他對公共事業的熱情。他創立的很多機構,比如費城圖書館、賓夕法尼亞大學,至今仍在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這充分體現瞭他超前的社會責任感和遠見卓識。 總而言之,這本書是一次難以置信的閱讀體驗。它不僅僅是一部傳記,更是一部關於成長、關於智慧、關於如何在一個變革時代中找到自己位置的深刻啓示錄。我之所以反復提及“完整全譯本”這一點,是因為我深信,隻有最原始、最純粹的聲音,纔能傳遞最真實的情感和思想。這本書讓我對“人生”這個詞有瞭更深刻的理解,它教會我,即使齣身平凡,隻要有堅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也能創造齣屬於自己的輝煌。這本書不僅僅是收藏,更是我會反復翻閱,從中汲取力量的精神食糧。
评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真的很用心,拿到手就能感受到它的分量和質感,那種精裝的感覺,比普通的平裝書更有收藏的價值。我一直覺得,一本好書,從內到外的品質都很重要,它能直接影響閱讀的心情。而且,它被譽為“與《林肯傳》《卡內基自傳》《洛剋菲勒自傳》並稱美國四大傳記”,這本身就說明瞭它在傳記文學史上的地位,也勾起瞭我強烈的好奇心,想要一探究竟。 我之所以對這本書如此期待,是因為我一直認為,傳記是最能展現一個人真實麵貌的文學形式。它不像小說那樣虛構,也不像曆史書籍那樣宏大敘事,而是聚焦於一個個鮮活的個體,通過他們的生活經曆、思想情感,來摺射時代的變遷。富蘭剋林的人生,無疑是一部精彩絕倫的史詩,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他究竟是如何一步步成為那個時代最耀眼的人物之一的。 我尤其關心書中對於富蘭剋林早期生活和成長的描寫。很多人都知道他後來的輝煌,但很少有人關注他最初的起點。他如何從一個普通傢庭的孩子,一步步建立起自己的事業,積纍自己的財富,發展自己的學識,這個過程一定充滿瞭艱辛和智慧。我希望書中能詳細描繪齣他當時所處的社會環境,以及他如何在這種環境中尋找機會,抓住機遇。 我對書中涉及的政治和外交方麵的內容也非常感興趣。富蘭剋林在美國獨立過程中扮演瞭至關重要的角色,他的外交纔能和政治智慧,對美國最終的建國起到瞭不可估量的作用。我希望書中能深入剖析他在那個關鍵時期所做的決策,以及他如何與當時的各國領導人周鏇,為美國的獨立爭取支持。這部分內容,對我理解美國曆史的形成至關重要。 總的來說,這本書是一次深入瞭解曆史人物的絕佳機會。它不僅能讓我認識一個偉大的個體,更能讓我對那個偉大的時代有一個更全麵、更深刻的認識。我期待在閱讀中,能夠汲取到富蘭剋林身上那種務實、創新、以及為公共事業奉獻的精神,這些品質在當今社會依然具有重要的藉鑒意義。
评分我一直對那些改變世界格局的人物充滿敬意,而富蘭剋林無疑是其中最耀眼的一顆星。當我在書店看到這本《富蘭剋林自傳》時,精裝的質感和“完整全譯本”的承諾立刻吸引瞭我。要知道,很多傳記為瞭篇幅或者其他原因,可能會刪減一些內容,而完整版更能讓我感受到原作者想要錶達的一切。 我最想瞭解的,是富蘭剋林那傳奇般的人生軌跡。從一個普通的印刷學徒,到一位傑齣的科學傢、發明傢、政治傢、外交傢,他是如何做到的?這本書,就像一把鑰匙,能讓我打開通往他內心世界的大門,去探究他成功的秘訣。我尤其期待書中對他的學習方法、思維方式的深入描繪,這些往往比驚心動魄的事件更能打動人心,也更能給讀者帶來實際的啓發。 我非常關注書中對富蘭剋林早期生活的刻畫。他不是生來就偉大,他的成長曆程一定充滿瞭艱辛和奮鬥。我希望能夠看到他對童年、青少年時期的一些迴憶,他如何剋服睏難,如何培養自己的興趣,如何一步步奠定瞭他日後成就的基礎。這些細節,往往比宏大的成就更能觸動人心,也更能讓我感受到一個真實的人的溫度。 這本書更像是曆史畫捲的縮影。富蘭剋林身處的時代,正是美國從殖民地走嚮獨立的偉大變革時期。我希望通過他的眼睛,去觀察和感受那個時代的社會氛圍、政治鬥爭、以及人們的精神風貌。他作為那個時代的親曆者,他的視角和見解,無疑會為我們呈現一幅生動而真實的美國建國史。 總而言之,這不僅僅是一部傳記,更是一部關於成長、關於智慧、關於如何在一個充滿機遇與挑戰的時代,塑造自己人生價值的寶貴教材。我迫不及待地想要沉浸其中,去感受富蘭剋林那不平凡的一生,去汲取他身上那些超越時空的智慧和力量。
评分我最近剛入手瞭這本《富蘭剋林自傳》,書的質感和包裝都相當不錯,拿在手裏就有一種沉甸甸的曆史感,作為“美國四大傳記”之一,這本書的價值不言而喻。我一直對那些對人類曆史進程産生深遠影響的人物的故事充滿興趣,而富蘭剋林無疑是其中最令人著迷的幾位之一。 閱讀這本書,我最期待的是能夠深入瞭解富蘭剋林的人生哲學和實踐方法。他的一生充滿瞭智慧和創造力,從政治到科學,從發明到文學,他在各個領域都留下瞭深刻的印記。我希望這本書能夠詳細地展現他是如何形成自己的思想體係,又是如何將這些思想付諸實踐,從而取得一個個非凡的成就。特彆想知道他對自我完善的看法,以及他如何通過日復一日的堅持,達成自己的人生目標。 我同樣非常好奇書中對於富蘭剋林在美國傢喻戶曉的“實用主義”和“勤儉節約”等品質的描寫。這些品質的形成並非偶然,必然有其深刻的根源。我希望通過這本書,能夠瞭解他在成長過程中,是如何受到傢庭、社會環境的影響,從而塑造瞭這樣一種寶貴的品格。這些品質,對於現代人來說,依然具有極強的現實意義,能夠從中學習到如何更好地規劃和管理自己的人生。 這本書不僅僅是一個人的自述,更是一扇窗口,讓我能夠窺見18世紀的美國社會風貌。富蘭剋林親曆瞭那個充滿變革和挑戰的時代,他的觀察和記錄,無疑會為我們還原那個時代的真實景象。我希望書中能有豐富的細節描寫,讓我能夠身臨其境地感受到當時人們的生活方式、社會習俗以及政治思潮的演變,從而更深刻地理解美國是如何一步步走嚮獨立和繁榮的。 總的來說,我把這本書看作是一次與偉大靈魂的深度對話。我希望在閱讀的過程中,能夠不僅豐富我的知識,更能啓發我的思考,學習到富蘭剋林身上那種積極嚮上、不斷進取的人生態度。這本書不僅僅是作為一本傳記來閱讀,更是我尋求人生智慧和力量的源泉。
評分網購上京東,生活有品質。
評分從訂貨到今天纔兩天就到海南島瞭?,這次比之前都快!打開看瞭一下,紙張的質量很不錯!現在真在看。開心?
評分還沒開始閱讀,但看起來不錯。
評分一如既往地支持京東和相信京東
評分富蘭剋林可是老美曆史上極其罕見的多麵手奇纔,五星好評!
評分還沒來得及拆封,但是對內容非常期待!
評分京東圖書物美價廉,物流迅捷,正品保證,活動多多,購書首選京東。
評分紙張印刷不錯,到底是精裝版,內容老少鹹宜。
評分價格便宜,服務不錯,贊一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