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球的呼吸中我们遇见了植物在四季中的变化,一年又一年周而复始,懂得运用自然智慧,顺应自然规律的中国人对二十四节气的分理,是对地球万物的崇礼。
本书便是以二十四节气为主要线索,通过古老的花道流派——池坊花道,分四季当季植物插花方法和关于植物的历史风情,将人们的美化生活之心带入到当下,带领人们体悟自然之道。
陈鹳潼,200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从事摄影与艺术创作,作品在各大艺术机构和画廊展出。从事多年家居产品拍摄工作, ELLE DECORATION中国版北京区摄影师,曾与多本杂志出版刊物合作拍摄,如《家居廊》《缤纷家居》《时尚时间》《时尚旅游》等
2010年创建杭州精品酒店“有间房子”的创始人兼运营人,探索生活美学的方式。自2011年接触池坊花道研习池坊花道至今。获得池坊准一级教授资格,获得日本京都池坊总部授权开设池坊北京教室传授池坊花道。
春
立春——凌波仙子来与往
雨水——西域使者
惊蛰——桃红又见一年春
春分——花红柳绿
清明——问菊寻春草青青
谷雨——雪柳漫天不见雪
夏
立夏——百般红紫斗芳菲
小满——芍药承春宠
芒种——小麦登场雨熟梅
夏至——海芋之语
小暑——铁线绕莲等清风
大暑——池咏睡莲早
秋
立秋——伏虎闹绣球
处暑——一片秋叶一报秋
白露——金秋时节芒草飞
秋分——火焰南天竹
寒露——唯有菊花不负秋
霜降——霜叶红于二月花
冬
立冬——落叶荷塘满眼枯
小雪——海棠解围
大雪——海红花发暮迟迟
冬至——冬青枝头果硕硕
小寒——踏雪寻梅
大寒——五色松兰迎客来
水仙,经常被誉为凌波仙子, 在中国传统花卉中,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 早在明代张德谦的《瓶花谱》中,就已经列为一品九命的最高级别鉴赏花了。
记忆里,每当春节前, 母亲就会备上一个瓷水盆, 买上几株洋葱一样的球茎让小商贩们切割好几处裂口,回家放几块鹅卵石,稳住它的位置,放在一碗清水里,静静的看着它吐出绿叶,开出芬芳的花朵。
那时正值寒假妈妈命我每天去给它换水,每次把压住它根部的鹅卵石一个个掏出来,然后将它们的水倒出来,重新换新水,再用鹅卵石将它们一块块压稳。因为家里是南方,冬季屋子里面比较湿冷,抽芽十分缓慢,每天都看着它一点点的出生,日日盼它开花。终于一日从花蕊的中间,长出细细的杆子,上面垂着几个花骨朵的时候,觉得自己没有被辜负。过得几日,在阳光下,它慢慢打开它的花蕾,金色的花蕊,像一个金色的杯子一般,洁白的六瓣完美的托着金杯蕊。古人就称水仙花为“金盏银台”非常形象和贴切的一个表述。
这本《花道日常》简直像是一股清流,瞬间就治愈了我最近因为工作压力而焦躁的心情。我一直以为插花是个很复杂的技能,需要大量的专业知识和昂贵的工具,但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作者非常接地气,她用最朴实的语言,分享了她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利用随处可见的花材,创造出令人惊喜的作品。我特别喜欢她讲述如何利用“边角料”来做装饰的部分,比如,枯黄的叶子、掉落的花瓣,在她手里都能变成别具一格的艺术品。这种变废为宝的智慧,不仅环保,更展现了她对生活独到的见解。 书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一点是,作者强调了“情感”在花艺中的重要性。她不仅仅是教你如何搭配颜色和形状,更重要的是,她引导你去思考,这束花想要表达什么?是为了纪念某个特别的日子,还是为了给生活增添一份宁静?她用自己生活的例子,说明了即使是一朵最普通的小花,只要注入了情感,也能绽放出独特的光彩。这让我觉得,插花不再是一项单纯的手工活动,而是一种情感的表达,一种与自己内心对话的方式。 我最欣赏这本书的一点是,它没有给人制造焦虑。市面上很多关于“生活美学”的书籍,常常让人觉得高不可攀,仿佛要花费巨额的金钱和时间才能达到某种境界。但《花道日常》完全不同,它传递的是一种“随遇而安”的美学理念。作者鼓励我们利用手边的资源,用自己的方式去感受美,去创造美。她会教你如何从一束路边捡来的小野花中发现灵感,如何用一个旧罐子来插花。这种“不求甚完美,但求心意到”的态度,让我觉得插花不再是负担,而是一种纯粹的快乐。 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的生活都被点亮了。以前回家,总觉得家里缺了点什么,现在我明白了,原来是缺少了那份用花草点缀生活的心意。作者的文字非常细腻,她描述花朵的姿态,描述光影在花瓣上的变化,都让我仿佛身临其境。她还分享了一些关于花材养护的小秘诀,让我不再担心刚买回来的鲜花很快就会凋谢。更重要的是,这本书让我重新认识了“日常”的美。原来,那些看似普通的花草,也可以成为点亮我们生活的“日常英雄”。 我一直觉得,生活中的小确幸,往往藏在不经意之间。而《花道日常》这本书,就像是在我平淡的生活中,悄悄地种下了一颗充满绿意的种子。作者用她独特的视角,让我看到了花草的多样性和生命力。她不仅教我如何用花朵来装饰家居,更重要的是,她让我学会了如何用心去感受生活中的点滴美好。读她的文字,就像是和一位知心的朋友在聊天,分享着关于花,关于生活,关于内心的种种感悟。这本书,绝对是值得反复阅读,并从中汲取生活灵感的佳作。
评分我通常不太喜欢那种过于理论化、或者堆砌大量专业术语的书籍,总觉得读起来有些压力。而《花道日常》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完全不一样,它就像是夏日午后的一杯冰镇柠檬水,清爽又解渴。作者的文字非常流畅,而且充满了画面感,读的时候,我仿佛能闻到淡淡的花香,看到阳光穿透叶片的斑驳。 最让我惊喜的是,书中对于花材的介绍,非常接地气。作者并没有一味地追求那些稀有昂贵的花卉,而是花了很大的篇幅,去介绍那些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植物。比如,她会告诉你,如何利用路边的小野花,如何从菜市场里买回来的绿叶菜,也能插出惊艳的效果。这种“废物利用”的智慧,不仅环保,更让我觉得,原来美,真的可以如此触手可及,不需要花费巨额的金钱去追逐。 作者在书中分享的那些“小窍门”,简直太实用了!我之前一直很头疼,为什么自己买回来的鲜花,总是很快就凋谢。这本书里,作者分享了一些关于花材处理和养护的独家秘籍,比如如何选择合适的时机剪枝,如何用简单的方法保持水分等等。我按照她说的做了之后,果然发现花期延长了不少。这种“授人以渔”的分享,让我觉得特别受用,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主动地去学习和实践。 而且,《花道日常》这本书,不仅仅是在教你插花技巧,它更是在传递一种生活态度。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美的执着追求。她会分享自己与花之间的故事,有喜悦,也有小小的遗憾,这些真实的经历,让这本书充满了人情味,读起来一点都不枯燥。它让我明白,插花,其实是对生活的一种温柔回应,是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 我觉得,这本书最大的价值在于,它打破了“插花是高雅艺术”的刻板印象,将它拉回到了普通人的生活之中。它告诉我们,即使没有名贵的鲜花,没有专业的工具,我们依然可以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美。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被激发了创作的灵感,也对生活充满了更多的热情。它就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我心中对美的向往。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就很有意思,那种淡雅的色彩搭配,还有手绘风格的花朵图案,一看就不是那种快餐式的读物。我买回家的时候,恰好是周末,泡了杯茶,就着午后的阳光开始翻阅。刚开始读的时候,以为会是那种非常专业的插花教程,想着自己可能学不会,但读了几页之后,就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它更像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分享,作者用非常细腻的笔触,描述了她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用最简单、最常见的花材,创造出属于自己的那份宁静和美。 书中关于花材的选择,一点都不高冷,大多是我们平时在花市上都能见到的,甚至是在自家小区里就能找到的。比如,她会教你如何利用路边的野花,或者从超市买回来的蔬菜叶子,也能搭出别有韵味的花艺作品。这一点我特别喜欢,感觉插花这件事情,一下子就变得触手可及,不再是遥不可及的艺术。而且,她不仅仅是告诉你怎么摆弄花枝,更重要的是,她传递了一种“看见美”的能力。比如,她说,观察一片落叶的纹理,或者一根枯枝的姿态,都可以成为创作的灵感。这种视角,让我平时走在路上,也开始不自觉地去留意周围的植物,发现它们各自独特的美。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在书中分享了她与花之间的一些小故事。有一次,她收到了一束快要凋谢的玫瑰,没有直接丢掉,而是用一种非常巧妙的方式,将它们重新组合,赋予了它们第二次生命。读到这里,我仿佛也感受到了那种不忍辜负的美好,以及作者对待生活的那份温柔和耐心。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插花,更像是关于如何用心去感受生活,去发现那些隐藏在细微之处的惊喜。它让我觉得,即便是平凡的生活,也可以因为一点点对美的追求,而变得更加丰盈和有意义。 我通常不是那种会把书读完就束之高阁的人,但这本《花道日常》不同,它更像是一个生活中的伙伴。每次看到家里有些空落落的花瓶,或者买回来的花材有点蔫儿了,我都会忍不住翻开它。书中那些关于花材处理的小技巧,比如如何延长花期,如何利用不同形状的花器,真的非常实用。而且,它不是那种死板的指导,而是充满了作者的个人经验和体会。她会告诉你,有时候,不完美的花朵,反而更有故事感。这种随性而又不失章法的态度,让我觉得插花不再是一种任务,而是一种放松和享受。 我喜欢作者在书里那种温和而坚定的声音。她不是那种“权威式”的指导,更像是一位亲切的朋友,在你耳边轻声细语地分享她的心得。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常常会感到一种由内而外的放松,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绿意和芬芳的空间。它让我意识到,美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只是需要我们放慢脚步,去发现,去创造。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花,更是关于一种热爱生活,珍惜当下,并用自己的方式去装点世界的心境。
评分一开始被这本书吸引,纯粹是因为它的名字——“花道日常”。听起来就充满了诗意,又带着一种贴近生活的亲切感。拿到书后,我迫不及待地翻开,里面的插图简直美极了,每一幅都像是精心绘制的艺术品,色彩搭配恰到好处,构图也别具匠心。作者的文字功底也相当了得,她用一种非常温和、细腻的笔触,讲述着她与花草的每一次“邂逅”。 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作者在书中分享的那些“灵感瞬间”。她不是那种从头到尾按照教程一步步教你,而是更侧重于分享她如何在生活中捕捉到与花相关的灵感。比如,她会分享她是如何从一片落叶的脉络中,联想到花艺的线条;又或是如何在一次雨后,从湿润的泥土气息中,感受到花朵的生命力。这种“由表及里”的引导,让我觉得插花这件事情,不再是僵硬的技巧,而是充满了艺术的想象力和生活的热情。 我非常喜欢作者在书里传递的“不完美即是美”的哲学。她会鼓励读者,不要害怕花材的不完美,比如有些花瓣略有破损,或者枝条有些弯曲,在她看来,这些“瑕疵”反而能够赋予花艺作品更丰富的生命力和故事感。这一点对我触动很大,因为我以前总觉得,插花就是要用最完美的花朵,摆出最整齐的造型。这本书让我明白,生活本身就不完美,而恰恰是这些不完美,构成了我们独特的韵味。 这本书也让我对“日常”有了新的认识。作者并没有刻意去营造一种多么奢华或多么专业的氛围,而是从最普通的生活场景出发,比如厨房里的一角,阳台上的窗台,甚至是办公桌上的一个角落,都可以因为一束小小的花而变得生动起来。她分享的那些插花技巧,也都是非常实用的,比如如何利用家中现有的器皿,如何处理不同季节的花材。这种贴近生活的指导,让我觉得插花不再是奢侈品,而是人人都可以拥有的生活情趣。 总的来说,《花道日常》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关于插花的书,它更像是一本关于如何热爱生活,如何发现生活中的美的指南。作者用她充满智慧和艺术的语言,引导我们去观察,去感受,去创造。读这本书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享受,一种心灵的洗涤。它让我觉得,即使是再平凡的日子,也可以因为一点点的用心,而变得闪闪发光。
评分拿到《花道日常》这本书,就如同走进了一个充满绿意和芬芳的小世界。它的封面设计就足够吸引人,那种柔和的色彩和精致的插画,仿佛自带一种宁静的气息。我迫不及待地翻开,发现作者的文字就像她的花艺作品一样,细腻而富有生命力。她没有生硬地教导,而是用一种分享故事的口吻,娓娓道来她与花草之间的点滴。 书中对我触动最大的是,作者对于“日常”之美的挖掘。她常常强调,美并非只存在于遥不可及的艺术品中,而是藏匿于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她会告诉你,如何从公园里随手捡拾的落叶,或者自家阳台上悄然绽放的绿植中,捕捉到创作的灵感。这种将美学融入日常的理念,让我觉得插花这件事情,不再是需要刻意为之的“大事”,而是可以随时随地,融入生活中的小确幸。 我非常欣赏作者对于花材选择的智慧。她并非盲目追求时下流行或价格昂贵的花卉,而是更注重花材本身的形态、色彩以及它所能带来的意境。她会教你如何识别不同花材的特性,如何根据季节和场合,选择最恰当的花朵。比如,她会分享如何利用一些看似平凡的绿叶,也能搭配出富有层次感的作品。这种“化繁为简”的思路,让我觉得插花变得更加亲民,也更有趣。 书中还有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部分,是作者对于“时间”的理解。她会分享一些关于花材养护的实用技巧,让你明白,如何通过科学的方法,延长花的美丽。但同时,她也并未回避花朵最终会凋谢的事实,反而用一种豁达的态度,去欣赏花朵生命周期中的每一个阶段。这种对“短暂”之美的珍视,让我觉得,即使是短暂的花期,也同样能够绽放出动人的光彩,给予我们美的享受。 总而言之,《花道日常》这本书,是一本真正能够触动人心的生活美学读物。它不仅仅是关于如何插花,更是关于如何用一颗细腻的心,去感受生活,去发现美,去创造属于自己的那份宁静与美好。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生活有了更深的理解,也更加期待去用花草点缀我的“日常”。
评分一直想买这本书,赶上活动了,提高下欣赏水平。
评分书特别好,正是春季种花的时间,买来就看起来,物流特别快
评分有些插花真的是太美了,推荐!
评分极好极好极好极好极好极好
评分发货快,包装好,物流给力,画面清晰,音质好
评分服务好,速度快,包装精美,很满意
评分物流很快,速度给力。物流很快,速度给力。物流很快,速度给力。物流很快,速度给力。物流很快,速度给力。物流很快,速度给力。物流很快,速度给力。物流很快,速度给力。物流很快,速度给力。物流很快,速度给力。
评分专业必备正版脉络清晰帮助很大理 论基础实例经典查阅方便很实用性价比高科技前沿.专业必备正版脉络清晰帮助很大理论基础实例经典查阅方便很实用性价比高科技前沿.
评分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