産品特色
編輯推薦
談古代文化常識,有很多談法。本書選取的是一個特彆的視角:從名物詞語談起。本書實際上是一部語言漫談作品集。集子中的每一篇,談的都是詞語,而它們又都和古代生活的各個方麵相關。書中把這些和所談詞語相關聯的事物,大緻分成瞭諸多版塊:服飾、飲食、居處、交通和其他,其他中涉及農業、商業和軍事等。錶示這些事物的詞語,習慣上稱為名物詞語。本書通過講解這些詞語的詞義演變,特彆是詞語本來所指稱的事物,來揭示古代文化、生活的方方麵麵,為讀者提供瞭一份包含營養的知識餐點。
內容簡介
《古代文化常識》是一部由詞語談古代文化常識的知識性讀物,主要收錄源自古代而現在仍然使用的常用詞語,少數是古代漢語的常用詞語,並進一步由這些文化類詞語談及古代的服飾、飲食、居處、交通等方麵的文化常識,趣味盎然,引人入勝。
作者簡介
黃金貴,語言學教授,男,1939年生於上海,1961年畢業於杭州大學中文係,留校任教至今。現任浙江大學人文學院區(原杭州大學)中文係教授、博士生導師,浙江大學西溪校區中文係古漢語古文獻教研室主任,兼任浙江省語言學會副會長。長期從事古代漢語的教學,曾參加《辭海》(新版)、《漢語大詞典》的編寫工作,已培養10餘名碩士生、博士生,從事浙江省社科“八·五”重點課題《古代文化詞語訓釋研究》。專業上側重於訓詁研究,特彆是文化類詞匯的詞義訓詁。已在《考古》、《文史》、《語言研究》、《JOURNAL OF MACROLINGUISTICS》(英刊)、《中國語文》等20餘傢學術刊物發錶瞭《“甓”義考》《論古代文化詞語的訓釋》《從“傳”看古代中國傳播的類彆與特徵》《從餐食詞語看我國古代的食製及其演變》等百餘篇古代文化類詞匯的詞義訓詁與文化研究文章。文化語言學專著《古代文化詞義集類辨考》,是第一部對古代文化類詞匯作同義係統訓釋的專著。
目錄
服飾
1.布衣蔬食
2.毯·氍毹
3.氈·穹廬
4.帛·繒
5.烏紗帽之“紗”
6.早期的絲紗“綃”“縠”
7.絲紗中的“羅”
8.早期麻紡“緂”“闢”
9.“闢纑”之“纑”
10.“績”本是紡麻通稱
11.功績
12.紝·織紝
13.梱·杼·梭
14.說“帽”——我國最早的頭衣
15.“冠”不是帽
16.“兵弁”之“弁”
17.巾·幘
18.盔·兜鍪·胄
19.髻·鬟
20.加冕·冕
21.冠冕堂皇
22.聯袂
23.“祛”是袖頭
24.衷心
25.“褻”的本義
26.內衣“衵”“襗”
27.漢代的“褌”
28.篳路藍縷
29.護身的“甲”
30.護身的“鎧”
31.膏粱·紈絝
32.敝屣·脫屣
33.屣·屣履·倒屣
34.鞋子“屨”
35.鞋子“履”
36.履舄交錯
37.有筒的鞋“靴”
38.拖鞋“靸”“屐”
39.草鞋“屝”“屩”
40.蓑笠
41.繖·傘·簦
42.蓋被“被”“衾”
飲食
43.餐·食
44.三食·三餐
45.“糧”“粻”
46.“餱”“精”“糗”
47.乾食“臘”
48.乾食“脩”“脯”
49.米·粒
50.粗米——“糲”“蔬食”
51.精米——“糈”“粺”
52.粢盛·粢食
53.粥·餷·酏·糜
54.菜肴
55.菹·醢·菹醢
56.話“羹”
57.唐宋的“羹湯”還是羹
58.“湯”何時有瞭菜湯義
59.蔬·菜·菜色
60.“素食”有六義
61.“釣餌”之“餌”
62.膳食
63.筵席
64.“酒”——我國最早的酒
65.玄酒
66.商代名酒“鬯”和“醴”
67.純酒“醇”和“醪”·
68.金文何以稱“鍾鼎文”?
69.彝·敦
70.砧有多名
71.蒸鍋“甑”
72.蒸食器“甗”
73.三足炊鍋種種
74.無足炊鍋種種
75.籃·簋·簠簋·瑚璉
76.籩豆
77.杯水車薪·杯
78.爵·觚·觶·角·斝·觥
79.簞食壺漿
80.酒杯“榼”“卮”
81.勺·斟酌
82.濫觴
83.幟——酒的王國酒旗多
84.飯店
居處
85.城·郭
86.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87.衢·通衢
88.街巷
89.閶·裏·坊
90.牆垣種種
91.柱石
92.每況愈下·甓
93.屋瓦
94.一抔土
95.磚·瓴甓·瓴甋
96.“屏”——其名其物
97.罘罳·闕
98.房屋
99.牆壁
100.舉一反三
101.殿堂
102.說“宮”
103.阼·踐阼
104.“除”的本義
105.陛下
106.升堂人室
107.運籌帷幄
108.帳幕
109.垂簾聽政·簾
110.門·戶
111.“專門”為什麼用“門”?
112.閉·關·扃
113.囪·窗牖
114.鬥拱
115.“鬥、拱、昂”的彆稱
116.椽筆
117.椽名種種
118.棟梁
119.棟名種種
120.美妙的“廊”
121.廊的親密夥伴“廡”
122.屏風
123.幾案
124.床·枰·榻
125.燧人氏·木燧·陽燧
126.燭·蠟燭·蠟炬
127.燎·庭燎
128.說“樓”
129.談“閣”
130.府第
131.話“宅”
132.今日“館”之諸義何來?
133.“邸”為什麼不用於普通人?
134.茅茨·苫
135.墳墓
136.墳墓的彆稱
137.君主帝王墳墓的專稱
138.奴隸主君王園林“囿”
139.封建帝王園林“苑”
140.私傢和公共園林“園”
交通
141.郵亭
142.傳·馹·置·驛
143.車輪諸名
144.轂·錯轂·轂擊·轂下
145.“管轄”之“轄”
146.車軸飾物諸名
147.車廂“輿”
148.車篷諸名
149.說“駕”
150.駕車的馬
151.繮·轡
152.絆馬繩——“絆”“縶”
153.輜重·輜耕
154.“傾蓋如故”·軺
155.輶軒·軒輊
156.古“港”非今“港”
157.波·浪·濤
158.問津·浦
159.筏子諸名
160.俞·舟·船
161.慈航·餘杭·航船
162.櫓和槳
163.內河大船種種
164.小船種種
165.百舸爭流
166.戰船種種
167.大型戰船種種
其他
168.邦·國
169.“中”的本義究竟是什麼?
170.“錶”的本義
171.“錶(錶)”也是皮衣上的毛
172.朝·晨·旦·夙
173.暮時諸名
174.土壤
175.土·地·田
176.上古的“溝”
177.堤防·防
178.錢塘·塘
179.鄭國渠
180.禾·稼
181.雌雄
182.牝雞司晨·牝·牡
183.白蟻及其異名
184.“土”是原始陶器
185.瓦·弄瓦·楯瓦
186.陶·匋·窯
187.說“瓷”
188.貝·幣
189.百貨·通貨
190.說“資”
191.說“壕”
192.壁壘
193.旗鼓相當
194.烽·烽火·烽煙
195.箭頭諸名
196.天塹
197.名列前茅
198.城·障·塢
199.談“堡”
200.談“城堡”
201.“病”本不是病
202.此“疾病”非疾病
203.口吃·謇
204.談“盲”
205.盲·瞎
206.“眇”不是一目瞎
207.蹇·謇
208.蹙·盤散
209.皇帝的性——“幸”
210.野閤
211.誌·方誌
212.管窺蠡測
213.繩·索
214.囊·橐
215.賞·賜
216.旌錶
217.絞·縊·經
218.茅蔔·瓊茅·白茅·包茅
219.齋戒·齋
語詞
220.賄·賂·賄賂
221.唯·諾·唯唯·諾諾
222.美·好
223.造·詣·造詣
224.覘標·偵
225.報·酬·報答·酬答
226.贊助
227.犒勞
228.慰勞·慰問
229.過·過從·過禮·過往·過訪
230.訪問·拜訪
231.羨·慕
232.希·望
233.冀·覬覦
234.微小·微妙·微行
235.妒·忌·嫉·妒忌·妒嫉
236.存·存問·存孤
237.請問
238.伺機
239.《論語》
240.“記”的本義
241.紀·記
242.識·誌(誌)
精彩書摘
《古代文化常識》:
13.櫚·杼·梭 梭,梭子,織布牽引緯綫(橫綫)的工具,兩頭尖,中間粗,形如棗核。在鄉間老式織布機裏,它是被織者左右手交替投行的。在紡織廠裏,是用機械力飛速投射的。而在噴氣織布機中,緯綫是靠氣流噴射的,梭子沒有瞭。
梭子的存在狀態就是運動,不僅工作時不息地左右運動,就是自身還不斷變革,為瞭多給人間帶來美麗、溫暖。當它最後將壽終正寢,被送進曆史博物館,人們真的還依依不捨呢! 梭子的第一個先祖叫“梱(kun)”。“梱”與“棍”同聲源,“櫚”就是棍,原始梭子就是一段細短棍,亦即細短棒,繞上綫縷,人手持著在經綫織口中橫穿。穿一次梭,就用扁平木刀打緯,即打緊剛穿的緯綫;然後再投……這種梭實相當於後來嵌入梭子當中的綫圈——紆。雲南晉寜石寨山發掘的漢代貯貝器蓋子上有一組兄弟民族婦女用原始織機織布的多尊塑像,她們使用原始踞織機,有的在整理經紗,有的在用木刀打緯,有的正在用梱投緯,形象地展示瞭原始織布的過程。
梱這種古老的梭子,文獻中也有所見。在劉嚮《列女傳·魯季敬薑傳》中記有魯季敬薑用織機各構件來比喻國傢官吏的一段話。她說:“……持交而不失、齣入而不絕者梱也。櫚可以為大行人也。推而往、引而來者綜也。綜可以為關內之師。”“大行人”,外交部長。這裏的各種引喻當來源於戰國前的材料。
狀其“持交而不失,齣入而不絕”,正是梱繞著緯綫左右穿經的形象寫照。正因為是梭子,故可引申為織義,字也作“綑”、“捆”等。《墨子·非樂上》:“婦人夙興夜寐,紡績織紝……綑布縿,此其分事也。”《孟子·滕文公上》:“其徒數十人,皆衣褐,捆屨、織席以為食。”趙岐注:“捆,猶叩椓也。織屨欲使堅,故叩椓之也。”這是說打緯,投緯動作可包括打緯,“捆屨、織席”即織屨織席。此節述農傢許行追求原始生活的行跡,“捆”正是用梱而織。
繞著緯綫的梱,在經綫中間穿行時磕磕碰碰,功效太低;但打緯的扁平木刀卻往來順滑,它在經口一打,由梱牽人的緯綫一下緊直瞭。人們試驗:如果在打緯刀上刻齣一條凹槽,將投緯的小木棒嵌進去……革命成功瞭,扁形、嵌入緯綫棒的梭子齣現瞭!它就是梭子的中祖“杼”。
《說文·木部》:“杼,機之持緯者。”字從木予聲,予聲有舒和義,“杼”是指能舒暢行緯的木質織具。它剋服瞭原始梱梭的缺陷。江蘇泗洪縣曹莊齣土漢畫像石刻著《慈母投杼圖》,圖中有斜織機,機旁就有兩頭尖中間空的扁平狀杼,杼中間空處即為放紆(繞緯綫棒)的。此畫錶現母聞“曾參殺人”而投杼驚起的情景事。《戰國策·秦策二》:“其母懼,投杼踰牆而走。”可見,至少在春鞦戰國時已有瞭投緯、打緯閤一的梭子。《淮南子·汜論》:“……後世為之機杼勝復,以便其用。”成語“齣自機杼”,就用這個新梭子。
……
古代文化常識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評分
☆☆☆☆☆
好書,孩子用的,真好,真好,真好,真好,真好,真好,真好,真好,真好,真好,真好,真好,真好,真好,真好,真好,真好,真好,
評分
☆☆☆☆☆
非常好的書,值得反復閱讀的經典,知識豐富,值得反復閱讀
評分
☆☆☆☆☆
教材不錯,很喜歡!
評分
☆☆☆☆☆
《古代文化常識》是一部由詞語談古代文化常識的知識性讀物,主要收錄源自古代而現在仍然使用的常用詞語,少數是古代漢語的常用詞語,並進一步由這些文化類詞語談及古代的服飾、飲食、居處、交通等方麵的文化常識,趣味盎然,引人入勝。
評分
☆☆☆☆☆
很好很喜歡 傳承發揚中華文化!
評分
☆☆☆☆☆
我將在那裏得些平靜,
評分
☆☆☆☆☆
內容還不錯,為啥這本是平裝的
評分
☆☆☆☆☆
書不錯,一個問題一個小論文
評分
☆☆☆☆☆
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