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holder

符号学视野下的先秦名辩学研究 [Study of Pre-qin Doctrines of Names and Disputations From the View-point of Semiotic

符号学视野下的先秦名辩学研究 [Study of Pre-qin Doctrines of Names and Disputations From the View-point of Semiotic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2024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陈道德,曾祥云 著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4-04-23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图书介绍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ISBN:9787010165745
版次:1
商品编码:12057065
包装:平装
外文名称:Study of Pre-qin Doctrines of Names and Disputations From the View-point of Semiotics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2-01
用纸:胶版纸#


相关图书





图书描述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广大的哲学理论工作者,高校师生
  《符号学视野下的先秦名辩学研究》采用了一个新的范式——符号学,来对先秦名辩学进行专题研究。在作者看来,传统形式逻辑的主要内容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三大部分。“概念”用索绪尔的话来说是符号的“所指”,在传统形式逻辑中根本没有考虑符号的“能指”,而先秦名辩学中“名”恰恰是能指和所指的结合体,是语言符号。“判断”和“推理”主要研究推理形式的有效性,属于语形学的研究内容,遗憾的是先秦名辩学中根本没有涉及推理有效的问题,也就是说根本没有语形学的内容。名辩学中所讨论的推理都是语用推理,而西方传统形式逻辑中又根本没有研究语用推理方面的问题。与此相反,符号和语用推理在符号学中都给予了充分的研究。所以,符号学是深化先秦名辩学研究的更优范式。

内容简介

  《符号学视野下的先秦名辩学研究》属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符号学视野下的先秦名辩学研究”(批准号:06BZX048)的最终成果。全书共十章,可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第一章),主要讨论了以西方传统形式逻辑为范式研究我国先秦名辩学的得与失。第二部分(第二章),介绍了符号学这门新兴学科,使人们对符号学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和了解,作为用符号学这种范式研究我国先秦名辩学的背景知识。第三部分(第三至六章),用符号学范式研究了我国先秦时期的名学。第四部分(第七至十章),用符号学范式研究了我国先秦时期的辩学。以往研究先秦名辩学的著作多以人物为线索,而《符号学视野下的先秦名辩学研究》则以问题为线索,使得问题的讨论更集中、更清晰、更有条理性。

作者简介

  陈道德,湖北大学哲学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大学学报》常务副主编,享受湖北省人民政府专项津贴专家。曾获省部级社科优秀成果奖4项,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出版专著5部,在《哲学研究》、《道德与文明》、《江汉论坛》、《湖北大学学报》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等刊物转载、摘编。
  
  曾祥云,南京政治学院上海校区哲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哲学博土学位,享受军队专业技术一类岗位津贴。著有《中国近代比较逻辑思想研究》、《中国名学——从符号学的观点看》等3部专著,在《欧洲符号学杂志》(法)、《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哲学与文化》(中国台湾)等海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120余篇。

精彩书评

  NULL

目录


导论 符号学是深化先秦名辩学研究的更优范式
第一章 符号和符号学
第一节 符号
第二节 符号学
第三节 语形学、语义学、语用学

第二章 名的实质、功能和分类
第一节 名的实质
第二节 名的功能与作用
第三节 名的分类

第三章 名实关系及其规范
第一节 孔子“正名”的意义
第二节 《邓析子》《尹文子》和《管子》的名实观
第三节 后期墨家的名实观
第四节 公孙龙“唯谓”的名实观
第五节 荀子论用名的原则

第四章 命名理论
第一节 《尹文子》的命名思想
第二节 公孙龙论兼名的构成
第三节 荀子的命名思想

第五章 名与名之间的关系
第一节 《尹文子》的“自离”说
第二节 后期墨家的“牛马非牛非马”论
第三节 公孙龙论名与名之间的关系

第六章 辩的对象、功用和分类
第一节 邓析论“辩”的功用与区分
第二节 后期墨家论“辩”的对象和作用
第三节 荀子论辩说的实质和种类
第四节 《吕氏春秋》论“辩”的目的和种类

第七章 辩的原则和要求
第一节 墨子论“辩”与“故”
第二节 后期墨家论“辩”的原则和要求
第三节 荀子论辩说的原则和要求
第四节 韩非论辩言的标准和要求

第八章 辩的方法与谬误
第一节 邓析的“言之术”
第二节 后期墨家论“辩”的方法与谬误
第三节 韩非的“辩说之难”

第九章 先秦辩学余论
第一节 先秦辩学之余风
第二节 先秦辩学与古印度、古希腊辩学之比较
第三节 先秦辩学与西方逻辑之差异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精彩书摘

  《符号学视野下的先秦名辩学研究》:
  三、公孙龙:“物莫非指”公孙龙的《指物论》是阐述名与事物之间指称关系的专论,明确肯定了名对于事物的指称功能,并提出了“物莫非指”即事物都可用名加以指称的主张。
  在先秦诸子书中,《公孙龙子》素称难读,而《指物论》又被推为《公孙龙子》中最难读的一篇。也正因为此,长期以来,学术界对于公孙龙《指物论》的争议颇多,分歧较大。我们认为,要正确解读(《指物论》,并准确把握其精神实质,必须打破一些传统的认识和主张。
  第一,《指物论》并非对辩体。有研究者认为,《指物论》之所以难读,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它是对辩体。这正如庞朴先生在其《公孙龙子研究》一书中所指出,它“有两个特殊的难点:一个是,它也是对辩体,却未用‘日’字标明双方的界限;文中客难主答,一气呵成,稍不留心,难免张冠李戴。另一个是,它的论辩过程一波三折,层出不穷,在这个意义上肯定了的东西,到另一个意义上又把它否定,为的是最后再把它肯定,愈转愈深,如走龙蛇,偶一疏忽,便觉不知所云”。总之,在我国学术界,《指物论》之为客难主答式对辩体,似已成定论。然而,显而易见的是,《指物论》与公孙龙以对辩体写成的其他诸篇如《坚白论》、《白马论》和《通变论》,不仅写作风格迥异,有着十分明显的差别,而且从《指物论》的思想内容来看,按照对辩体论者所划定的主、客界限,客难与主答之间并不形成观点上的对立、冲突。因此,从文体上看,《指物论》并非传统所认为的对辩体①。
  第二,《指物论》为公孙龙反驳后期墨家的指物观而作。学术界有关《指物论》中“指”的释义,可谓五花八门,无奇不有,如“是非”、“指点”、“指出”、“方向”、“意义”、“宗旨”、“意识”、“思维”、“要素”、“物德”、“观念”、“大拇指”、“指号”等,这些对“指”的解释,多是基于某些研究者个人的主观揣度而生,掺杂了相当程度的猜测成分,它们能否代表公孙龙“指”的本意,是令人怀疑的。近几十年来,解“指”为“概念”、“属性”、“指号”,已成为学术界的主要意见。可是,这类解释,除了使公孙龙《指物论》的重要命题“指非指”,沦为“概念不是概念”、“属性不是属性”、“指号不是指号”之类的诡辩,似乎别无所获,《指物论》全篇仍终不可解。而如果我们将《指物论》与《墨经》的指物观加以比较,就不难发现,公孙龙作《指物论》,实是针对墨家指物观的。
  ……

前言/序言

  陈道德教授将他和曾祥云教授合著的(《符号学视野下的先秦名辩学研究》书稿放在我的面前,我感到很欣慰。名辩学自清末以来有多学者研究,1978年以后,更是新作不断,然而就大的方面说,不外乎两种观点:一种是说中国古代的名辩学就是中国古代的逻辑学;另一种认为名辩学不能完全比附西方的逻辑学,它有其自身的特点。这两种观点似乎有区别,甚至有些对立,但也有其共同点,即都以西方的传统逻辑学为基本模式来进行对比研究,找出西方逻辑学与名辩学的相同或相异之处。也就是说,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范式”或“模式”,即西方的传统逻辑学。两位作者正是抓住这一“范式”问题进行了新的探索,考虑能否用新的范式进行研究?他们找到了西方20世纪新兴的学科“符号学”,认为从符号学的角度分析一些我国古代经典的名辩学篇章著作,往往会有更恰当、更有说服力的解释。由于中国学者,特别是中国的逻辑学家对新兴的符号学不一定熟悉,所以,他们在导论和第一章中对符号学的内容首先做了一些简单的介绍。他们从符号学的角度出发,指出中国古代的“名,辞,说,辩”并不完全与西方逻辑学的“概念,判断,推理,论辩”相当,“名,辞,说,辩”中有超出西方逻辑学的“概念,判断,推理,论辩”所叙内容。例如,“名”,如用西方的“概念”相比附,就有许多丰富的内容被消除,对此,两位作者在本书第二、三、四、五章中有较详细的论述。关于“辩”也是如此,他们在本书第六、七、八、九章中有详细论述。“辩”,包括论辩与反驳,在西方逻辑发展史上,曾经占有重要地位。亚里士多德曾经给予相当的重视,(特别在《工具论》的“论题篇”,“辩谬篇”中,以及“诗学”和“修辞学”中)。这一传统直到中世纪的修辞学和辩论术都有所继承与发展。到现代数理逻辑,由于更强调人工语言,形式化与系统化,逐渐将论辩问题完全划出逻辑学的范围。从20世纪后半叶起,在“非形式逻辑”的名义下,才逐渐恢复对论辩与反驳的研究。而我国古代从来都重视论辩与反驳问题,读孟子,墨子,荀子和《战国策》、《韩非子》、《吕氏春秋》以及王充的《论衡》等,都可以体会到其强势的论证能力与犀利的反驳能力。而名家与墨家所创立的名辩学,则是对于先秦的论辩术,对那些论证与反驳的实例,做了理论上的概括与提炼。这是我国古代名辩学的极为丰富的资源。但仅仅从古代已有的阐述或西方传统逻辑的角度去论述这些问题,往往是不够的,而需要从现代符号学的角度给予新的挖掘。例如,公孙龙的((指物论》与《白马论》,不从现代符号学的角度探索,只能斥之为诡辩。如公孙龙“指非指”的论题,作任何代入,都会出现“概念不是概念”、“人不是人”的悖论,而从现代符号学的观点看,能指与所指是一个符号的“指”(denotation or reference)不能分离的两面,但“能指”自身并非“所指”,如“牛”这个声音本身不是一头实在的牛;“白马非马”这个命题用符号学理论解释,就是“白马”这个符号,有别于“马”这个符号,如果你要买一匹马,别人牵任何颜色的马来都可以考虑,而如果你说要买一匹“白马”,则别人牵来黄马,黑马都不行,只有牵来白马才可予以考虑。这些显然超出了逻辑学的范围。所以,我认为,两位作者提出从符号学视野研究先秦名辩学,是有理论根据与事实根据的。
  有人认为,符号学范式与逻辑学范式是对立的,提出用符号学范式研究名辩学就意谓着完全否定了逻辑学范式。我认为这是一种误解。
符号学视野下的先秦名辩学研究 [Study of Pre-qin Doctrines of Names and Disputations From the View-point of Semiotic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符号学视野下的先秦名辩学研究 [Study of Pre-qin Doctrines of Names and Disputations From the View-point of Semiotic mobi 下载 pdf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符号学视野下的先秦名辩学研究 [Study of Pre-qin Doctrines of Names and Disputations From the View-point of Semiotic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符号学视野下的先秦名辩学研究 [Study of Pre-qin Doctrines of Names and Disputations From the View-point of Semiotic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符号学视野下的先秦名辩学研究 [Study of Pre-qin Doctrines of Names and Disputations From the View-point of Semiotic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4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