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為唐代著名詩人元稹著作集整理本的修訂本。采用一九五六年文學古籍刊行社印行的影宋抄本《元氏長慶集》六十捲為底本,選用多種版本、選集和總集進行校勘,又從馬元調重刊本中收錄補遺六捲,並輯補詩、文各一捲。附錄誌傳、序跋、書錄、詩文、叢說等相關參考資料,並附篇目索引。對初版中的疑誤進行瞭全麵修訂。
元稹《公元七七九-八三一年》,字微之,彆字威明,排行九,因稱元九,河南洛陽人。他生於長安,自幼喪父,傢庭貧睏,隨母刻苦自學。十五歲明經及第。唐憲宗元和元年,舉製科,對策頭名。穆宗時,曾任宰相數月。後曆任同州、越州刺史,武昌軍節度使等職。大和五年,以暴疾卒於武昌任所,時年五十三歲。元稹的一生,經曆瞭德宗、順宗、憲宗、穆宗、敬宗、文宗六個朝代。在這五十多年中,藩鎮割據,宦官專權,宦官與朝臣相互傾軋,社會經濟日趨凋弊,唐王朝已由開元、天寶時期的鼎盛而轉為衰敗,加上與吐蕃的民族矛盾,《禍連年不斷,廣大人民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生活在這樣一個復雜多難的時代,一些關心民生疾苦的知識分子,不但在政治方麵要求改革,並且在詩歌創作方麵,沿著杜甫、元結諸人開拓的反映民間疾苦的創作道路,也嚮前邁進瞭,使文學創作齣現瞭一個新的高潮。
冀勤,原名冀旭天,筆名季晴、季靜等,山東青州人。九三學社成員,1956年畢業於上海復旦大學中國語言文學係,後一直研究中國古典文學。編纂作品有《元稹集》、《硃淑真集注》、《金元明人論杜甫》等。
點校說明
目錄
元稹集
捲第一至第四 古詩
捲第五至第七 古體詩
捲第八 古體詩挽歌傷悼詩
捲第九 傷悼詩
捲第十至第二十二 律詩
捲第二十一二至第二十五 樂府
捲第二十八 樂府集外詩
捲第二十七 賦
捲第二十八 策
捲第二十九至第三十一 書
捲第三十二 奏錶
捲第三十三 錶
捲第三十四 錶狀
捲第三十五至第三十九 狀
捲第四十至第五十 製誥
捲第五十一 序記
捲第五十二至第五十四 碑銘
捲第五十五 碑銘行狀
捲第五十六至第五十八 碑銘
捲第五十九 祭文
捲第六十
元稹集外集補遺
捲第一
捲第二
捲第三 判
捲第四至第五製
捲第六 鶯鶯傳
元稹集外集續補冀勤輯
捲第一 詩
捲第二 製判銘啓記序
元稹集附錄
一 誌傳
二 序跋
三 書錄
四 詩文
五 叢說
再版後記
篇目索引
念萬古之紛羅,我獨慨然而浩歌。歌曰:天耶,地耶,肇萬物耶,儲胥大庭之君耶。恍耶,忽耶,有耶;傳而信耶,久而謬耶。文字生而羲農作耶,仁義彆而賢聖齣耶。炎始暴耶,蚩尤熾耶,軒轅戰耶,不得已耶。仁耶,聖耶,湣人之毒耶。天蕩蕩耶,堯穆穆耶,豈其讓耶,歸有德耶。舜其貪耶,德能嗣耶,豈其讓耶,授有功耶。禹功大耶,人戴之耶。益不逮耶,啓能德耶,傢天下耶,榮後嗣耶。於後嗣之榮則可耶,於天下之榮其可耶。嗚呼!遠堯舜之日耶,何棄舜之速耶。辛癸虐耶,湯武革耶,順天意耶,公天下耶。踵夏榮嗣,私其公耶,並建萬國,均其私耶。專徵遞伐,鬬海內耶。秦掃其類,威定之耶。二代而殞,守不仁耶。漢魏而降,乘其機耶。短長理亂,係其術耶。堯耶,舜耶,終不可逮耶。將德之者不位,位者不逮其德耶!時耶,時耶,時其可耶。我可奈何兮,一杯又進歌且欣。
……
最近我沉迷於這套《元稹集》,覺得它不僅僅是一套書,更像是一個承載著韆年時光的寶藏。元稹的文字,有一種特彆的魅力,它不像李白那樣飄逸,也不像杜甫那樣沉鬱,而是一種介於兩者之間的、溫潤而有力的風格。我最欣賞他詩歌中那種對生活細緻入微的觀察,以及對情感真摯而不做作的錶達。比如他寫男女之情,不是那種空洞的浪漫,而是充滿瞭現實的考量和無奈,讀起來讓人覺得格外真實。還有他寫朋友間的交往,那種情誼的描繪,溫暖而動人。我最喜歡他的一些敘事性詩歌,它們就像一個個小故事,將讀者帶入到那個遙遠的時代,去感受當時人們的生活和情感。這套書的排版和印刷都非常考究,作為典藏本,它的收藏價值毋庸置疑。而且,內容也非常豐富,除瞭詩歌,還收錄瞭他的一些重要散文,這讓我能夠更全麵地理解元稹的文學思想和人生經曆。
评分我一直對唐代文學情有獨鍾,而元稹作為“元白詩派”的代錶人物,他的詩歌在我心中一直占有特殊的地位。這次入手這套《元稹集》(典藏本),簡直是圓瞭我一個心願。這套書的質感非常好,紙張厚實,印刷清晰,翻閱起來手感極佳,作為收藏品來說,絕對是物超所值。讀完這套書,我最大的感受是元稹的詩歌,既有盛唐的遺風,又不乏時代特有的敏感和細膩。他的一些詩歌,比如描寫戰亂、離彆的,字裏行間透露齣一種深刻的憂患意識,這與很多歌頌太平盛世的詩歌形成瞭鮮明的對比,讓我看到瞭那個時代更真實的一麵。同時,他對愛情和友情的描繪,也顯得格外真摯和動人。讀他的詩,就像在品一杯陳年的老酒,初嘗或許平淡,但越品越能體會到其中的醇厚和韻味。這套書不僅收錄瞭他的詩歌,還有他的一些重要的散文作品,這使得我們對元稹的瞭解不再局限於詩人這個身份,更能看到他作為一名官員、一位思想傢的另一麵。
评分作為一名文學愛好者,我對唐詩一直有著濃厚的興趣,而元稹作為唐代重要的詩人之一,他的作品自然是不可錯過的。拿到這套《元稹集》,第一個吸引我的就是其典藏版的精美裝幀,厚實的紙張,古樸的字體,拿在手裏就有一種莊重感。更重要的是,這套書的內容,真的沒有讓我失望。我一直覺得,好的文學作品,能夠穿越時空的限製,引起讀者的共鳴。元稹的詩歌,正是這樣。他的筆觸細膩,情感真摯,無論是描繪自然風光,還是抒發個人情懷,都顯得格外動人。我尤其喜歡他那些寫景的詩,如“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寥寥數語,便勾勒齣一幅生機勃勃又充滿哲理的畫麵。而他寫愛情的詩,更是感人肺腑,特彆是《鶯鶯傳》中的愛情故事,雖然結局令人唏噓,但其刻畫的男女主人公的情感糾葛,至今讀來依然令人動容。這套書的編排也很閤理,不僅有詩歌,還有散文,讓我們可以更全麵地瞭解元稹的文學成就。
评分我一直覺得,讀史書就像是在跟古人對話,而這套《元稹集》,無疑是與一位纔情橫溢、情感豐富的唐代文人進行一場跨越時空的深度交流。不同於那些宏大的史詩,元稹的文字更貼近生活,也更貼近人心。我尤其欣賞他詩歌中那種細膩的觀察和真摯的情感錶達。比如他寫友人聚會、宴飲的詩,雖然是尋常之事,卻被他寫得活色生香,仿佛能聞到酒香,聽到笑語。而當他寫到離彆、懷念時,那種淡淡的憂傷,又像一層薄霧,悄悄籠罩心頭,讓人迴味無窮。我特彆喜歡他那些寫生活瑣事的詩,那些關於日常點滴的描繪,讓一個鮮活的個體形象躍然紙上。有時候,我會覺得他的詩,比那些歌頌盛世的豪邁之作,更能體現那個時代的真實麵貌,更能觸碰到普通人內心的柔軟。這套書的內容非常豐富,不僅有詩歌,還有他的一些奏疏、書信,從這些文字中,我們可以更全麵地瞭解元稹的政治抱負、個人經曆,以及他所處的那個時代。
评分“元稹集”這套書,簡直就是打開瞭一扇通往唐代長安的時光之門。每次翻開,都能感受到撲麵而來的曆史氣息,紙頁間仿佛還留存著元稹當年吟詠詩篇時的溫熱。我特彆喜歡他那些描寫愛情的詩,雖然隔著韆年,但字裏行間流露齣的深情與無奈,依然能觸動人心。特彆是《離思》那幾首,每次讀到“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都覺得渾身酥麻,那種錐心刺骨的思念,真的太真實瞭。還有他寫景的詩,比如《遣悲懷》裏描寫的“昔日戲言身後事,今朝都到眼前來”,那種物是人非的淒涼感,讓人難以忘懷。除瞭詩歌,這套書還收錄瞭他的散文,尤其是他的傳奇小說,比如《鶯鶯傳》,故事麯摺離奇,人物形象鮮活,讀起來酣暢淋灕,完全不像是一個韆年之前的作品,反而充滿瞭現代小說的敘事張力。我常常會一邊讀,一邊想象當時的情景,想象元稹創作時的心境,仿佛自己也參與到瞭那段輝煌的文學曆史之中。這套書的裝幀也很精美,拿在手裏很有分量,作為收藏品也是絕佳的選擇。
評分前言/序言
評分今年前半年買書花費是是去年和前年的總和瞭。要好好讀書瞭。
評分甲骨的書,早在3000多年前的殷代後期,當時紙尚未發明,人們就地取材,以龜甲和獸骨為材料,把內容刻在龜甲或獸骨上,這就是甲骨的書。石頭的書在古代,石頭也用來作書寫材料,甚至將整篇作品或整部著作刻於石上。簡牘的書簡牘是對我國古代遺存下來的寫有文字的竹簡與木牘的概稱。縑帛的書,縑帛是絲織物,輕軟平滑,易於著墨,幅的長短寬窄可以根據文字的多少來剪裁,而且可隨意摺疊或捲起,攜帶方便,可以彌補簡牘。古代寫本書在紙發明初期,紙書並未完全取代簡牘與縑帛圖書,而是三者並用。此外,還有宋至清代的印本圖書到現代的電子書。
評分世間有許多的道理
評分中華書局這套《世說新語》重在考案史實,對於《世說》原作及劉孝標注所說的人物事跡,博采晉宋以下史傳雜著和近代的筆記論著,考核其異同,兼補劉注之不備,評論事乖情理處,對《晉書》亦多有駁正。
評分非常好 這次書買的有點多 送貨速度及時 品相完好
評分中華書局的權威版本,值得收藏和欣賞!
評分姚瑩從小好學,對書無所不窺,往往“博證精究,每有所作,不假思索,議論閎偉”,其“文章善持論,指陳時事利害,慷慨深切”。嘉慶十三年(1808年)中進士,次年招入粵督百齡幕府,當時海寇騷擾,日事招討,因而得知海上事。嘉慶二十一年(1816年)任福建平和縣知縣,辦事乾練,誅奸抑暴,“所至雞犬不驚,民無擾攘,風俗一變”。次年,調任龍溪知縣,無論貧富,秉公斷獄,漳人大悅,被譽稱“閩吏第一”。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春,調任颱灣知縣。道光元年(1821年)任噶瑪蘭通判。在任期間,他多方規劃,建造城垣衙署,改築仰山書院,大力鼓勵人民開墾,興利除弊,積極促進漢族人民與高山族人民的@友好,對開發噶瑪蘭作瞭積極貢獻,因而“深得士民心”,政聲震一時。後來,因龍溪彆案,受害革職,“颱人大失望,群走道府乞留”。道光十一年(1831年)三月至京都,與龔自珍、魏源、張際亮、湯鵬等相交遊,講究經世之學,關注國計民生,時政利病。
評分京東的物流還是辣麼叼,包裝很好沒破損,如果每次都是這效率這質量,多弄點優惠活動絕對是杠杠好…中華書局的《飲水詞箋校》紙質裝訂都不錯,內容更是值得細品…不過這是要靠自己理解去品鑒的,不帶主觀性的措辭,不能當小說看的喲哈哈…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