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斯年讲国学

傅斯年讲国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傅斯年 著
图书标签:
  • 傅斯年
  • 国学
  • 传统文化
  • 历史
  • 教育
  • 学术
  • 文化
  • 中国历史
  • 思想
  • 名家讲座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8200936
版次:1
商品编码:11658675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03-01
用纸:轻型纸
页数:376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他,让桀骜不驯的大师李敖赞誉有加,被胡适称为“人间一个稀有的天才”, 因笃学求真而与陈寅恪合称为“宁国府大门口的一对石狮子”。他把孔祥熙和宋子文赶下执政台,在蒋介石面前能跷二郎腿,是敢于只手“揭龙鳞”的民国硬骨头!他就是人称“傅大炮”的民国学界牛人:傅斯年。

内容简介

  《傅斯年讲国学》收纳了傅斯年在诗经、《史记》以及对于诸子百家的研究论述,重新解读诗经,更深层次地理解《史记》的价值,以及了解春秋战国时期文化争鸣现象的历史根源。本书以简体横排的方式,方便读者阅读,对于晦涩难懂的部分给予读者注释。

作者简介

  傅斯年,(1896年3月26日-1950年12月20日),字孟真,山东聊城人。傅斯年出生于名门望族,带的名门望族。明末清初,先祖傅以渐为殿试一甲第一名,成为清王朝开国第一名状元,他累官至武英殿大学士,兵部尚书。傅以渐以后,傅家举人、进士辈出,任封疆大吏,布政使、知府、知县者更有多人。傅斯年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学术领导人,五四运动的学生领袖之一,也是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创办者,曾任北京大学代理校长、国立台湾大学校长。

目录

《春秋策》之战国子家 / 1
哲学乃语言之副产品/ 2
诸子天人论导源/ 4
春秋战国之际为什么诸家并兴/ 10
战国诸子除墨子外皆出于职业/ 12
止有儒墨为有组织之宗派 / 17
儒为诸子之前驱,亦为诸子之后殿/ 19
战国诸子之地方性/ 20
春秋时代之矛盾性与孔子 / 33
孟子之性善论及其性命一贯之见解/ 39
孟子之性一贯见解/ 44
荀子之性恶论及其天道观/ 50
荀子之天道观/ 55
墨家之反儒学/ 61
墨子之非命论/ 65
老子五千言之作者及宗旨/ 75
所谓“杂家”/ 92
祥之重兴与五行说之盛 / 93
梁朝与稷下/ 94
齐晋两派政论/ 96
战国文籍中之篇式书体/ 105
预述周汉子家衔接之义/ 112
《春秋策》之史家绝唱/ 113
《史记》研究参考品类/ 114
老子申韩列传第三/ 128
目 录
2
十篇有录无书说叙/ 134
论太史公书之卓越/ 137
论司马子长非古史学乃今史学家/ 138
手批“史记”(全文周法高辑录)/ 139
与颉刚论古史/ 148
中国古代文学史讲义/ 181
拟目及说明/ 182
叙语/ 186
泛论/ 188
思想和语言——一个文学界说/ 189
语言和文字——所谓文言 / 191
成文的文学和不成文的文学/ 203
文人的职业/ 207
史料论略/ 212
论伏生所传《书》二十八篇之成分/ 220
诗部类说/ 232
风/ 233
雅/ 237
颂/ 238
最早的传疑文人——屈原、宋玉、景差/ 245
楚辞余音 / 246
贾谊/ 250
儒林/ 255
《诗》/ 256
《书》/ 257
《礼》/ 259
《礼记》/ 259
《乐》/ 269
《易》/ 269
《春秋》/ 270
傅斯年讲国学3
《论语》《孝经》/ 275
五言诗之起源/ 280
论五言不起于枚乘/ 281
论五言诗不起于李陵/ 282
论五言不起于一人/ 284
我们宜注意下列几件事/ 285
诗经讲义稿/ 287
叙语/ 288
泛论《诗经》学/ 289
一、西汉《诗》学/ 292
二 、《毛诗》/ 293
三、宋代《诗》学/ 294
四、明季以来的《诗》学/ 295
五、我们怎样研究《诗经》/ 296
《周颂》/ 298
《周颂》说(附论鲁南两地与《诗》《书》之来源)/ 298
《大雅》/ 317
一、雅之训恐已不能得其确义/ 317
二、 《大雅》的时代/ 317
三 、《大雅》之终始/ 319
四 、《大雅》之类别/ 320
《小雅》/ 321
一、《小雅》《大雅》何以异/ 321
二 、《小雅》之词类/ 322
三、 “雅者政也”/ 323
四 、《雅》之文体/ 324
《鲁颂》《商颂》述/ 324
一 、《商颂》是宋诗/ 325
二 、《商颂》所称下及宋襄公/ 326
4
三 、《商颂》非考父作/ 329
《国风》/ 331
一、“国风”一词起来甚后/ 331
二、四方之音/ 331
三、“诸夏”和《国风》/ 333
四、起兴/ 334
《国风》分叙/ 335
一、周南、召南/ 335
二、邶鄘卫/ 337
三、王/ 340
四、郑/ 341
五、齐/ 342
六、魏/ 343
七、唐/ 343
八、秦/ 344
九、陈/ 344
十、桧/ 345
十一、曹/ 345
十二、豳/ 345
《诗》时代/ 346
周诗系统/ 347
非周诗/ 348
《诗》之影响/ 348
论所谓“讽”/ 349
“诗三百”之文辞/ 354_

精彩书摘

  春秋战国之际为什么诸家并兴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要问诸子并兴是不是起于春秋战国之际?近代经学家对于中国古代文化的观念大别有两类:
  一类以为孔子有绝大的创作力,以前朴陋得很,江永、孔广森和好些今文学家都颇这样讲;而极端例是康有为,几乎以为孔子以前的东西都是孔子想象的话,诸子之说,皆创于晚周。一类以为至少西周的文化已经极高,孔子不过述而不作,周公原是大圣,诸子之说皆有很长的渊源,戴震等乾嘉间大师每如此想,而在后来代表这一说之极端者为章炳麟。
  假如我们不是在那里争今古文的门户,理当感觉到事情不能如此简单。九流出于王官,晚周文明只等于周公制作之散失之一说,虽绝对不可通;然若西周春秋时代文化不高,孔老战国诸子更无从凭借以生其思想。我们现在关于西周的事知道得太不多了,直接的材料只有若干金文,间接的材料只有《诗》《书》两部和些不相干的零碎,所以若想断定西周时的文化有几多高,在物质的方面还可盼望后来的考古学有大成功,在社会人文方面恐怕竟要绝望于天地之间了。
  但西周晚年以及春秋全世,若不是有很高的人文,很细的社会组织,很奢侈的朝廷,很繁丰的训典,则直接春秋时代而生之诸子学说,如《论语》中之“人情”,《老子》中之“世故”,《墨子》之向衰败的文化奋抗,
  《庄子》之把人间世看作无可奈何,皆都若无所附丽。在春秋战国间书中,无论是述说朝士典言的《国语》(《左传》在内),或是记载个人思想的《论语》,或是把深刻的观察合着沉郁的感情的《老子》五千言,都只能生在一个长久发达的文化之后,周密繁丰的人文之中。且以希腊为喻,希腊固是一个新民族,在他的盛时一切思想家并起,仿佛像是前无古人者。然近代东方学发达之后,希腊人文承受于东方及埃及之事件愈现愈多,并非无因而光大,在现在已全无可疑。
  东周时中国之四邻无可向之借文化者,则其先必有长期的背景,以酝酿这个东周的人文,更不能否认。只是我们现在所见的材料,不够供给我们知道这个背景的详细的就是了。然而以不知为不有,是谈史学者极大的罪恶。《论语》有“述而不作”的话,庄子称述各家皆冠以“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这些话虽不可固信,然西周春秋总有些能为善言嘉训,如史佚周任,历为后人所称道者。既把前一题疏答了,我们试猜春秋战国间何以诸子并起之原因。既已书缺简脱,则一切想象,无非求其为合理之设定而已。
  ……

前言/序言


《傅斯年讲国学》:一场穿越时空的思想盛宴,一次对中华文明的深度回溯 本书并非仅仅是某位历史学者或文学评论家对国学名著的梳理与解读,它更像是一次穿越时空的思想邀请,一次与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深度对话。作者并非以传统学术的框架来束缚读者,而是以一种近乎耳语的方式,引领我们悄然步入一个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思想世界。这里没有枯燥的考据,没有晦涩的术语,只有对中华文明脉络的深情描绘,对先贤智慧的生动再现,以及对当下时代与传统文化关系的深刻反思。 《傅斯年讲国学》所要呈现的,是一份对“国学”概念的独特理解。它并非将国学视为一成不变的古董,而是视其为流淌在中国人血脉中的精神基因,是塑造我们民族性格、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的深层密码。本书试图揭示的,正是隐藏在诗词歌赋、哲学经典、历史传说之下的,那股支撑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而不绝的生命力。我们将在这里看到,国学并非只属于过去的辉煌,它同样是理解当下、启迪未来的重要钥匙。 全书的结构设计,也颇具匠心。它不像一般的学术著作那样按照朝代或学科分类,而是以一种更为灵活、更富有机性的方式展开。你可以将其理解为一次循序渐进的导览,从最基础的文化概念入手,逐步深入到各个核心领域。 开篇,或许会是一次对“国学”本体的溯源。 我们会探讨“国学”一词的形成与演变,以及它所承载的丰富内涵。在这里,作者会试图打破狭隘的定义,将国学理解为一种广义的文化精神,一种对中国历史、哲学、文学、艺术、民俗等一切与中华文明相关的领域进行深入研究和理解的系统性学问。它不局限于某个具体的学科,而是涵盖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思维模式以及情感体验的方方面面。这部分将引导读者建立起一个更为宏大和开放的国学视野,为后续内容的理解打下坚实的基础。 随后,本书将带领我们走进中国古代思想的殿堂。 儒家思想无疑是其中的重中之重。但作者不会简单地复述孔孟之道,而是会从更深邃的层面去挖掘其精髓。我们或许会看到,仁、义、礼、智、信这些核心概念,是如何在社会结构、人际关系、个体修养等多个维度上发挥作用的。作者可能会通过生动的历史故事和鲜活的人物形象,来展现儒家思想的实践力量,以及它在不同历史时期所面临的挑战与演变。我们也会探讨儒家思想中关于治国平天下、个人安身立命的智慧,以及这些智慧在现代社会是否仍具参考价值。 道家思想的探讨,则会为我们带来另一番视角。 “道法自然”、“无为而治”这些看似超脱的理念,实则蕴含着深刻的生存智慧。本书可能会着重于展现道家思想中的辩证思维,以及其对个人自由、内心宁静的追求。我们会看到,老子与庄子是如何通过对自然的观察,洞察宇宙万物的运行规律,并以此来指导人们如何安顿身心,与世界和谐相处。这部分内容,将为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感到焦虑和迷茫的读者,提供一份难得的心灵慰藉与实践指南。 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及其对国学的影响,也必将是本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佛教的传入,不仅带来了新的哲学体系,也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文学、艺术、语言乃至民间信仰。本书会以一种梳理脉络的方式,展现佛教在中国本土化过程中所经历的变革,以及它如何与中国传统思想相互融合,形成独具特色的中国佛教。我们将探讨禅宗的公案、净土宗的信愿,以及佛教的轮回、因果等观念,是如何渗透到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之中,并留下了怎样的印记。 文学部分,将是一场视觉与心灵的双重盛宴。 诗经的质朴与真挚,楚辞的浪漫与瑰丽,唐诗的雄浑与婉约,宋词的细腻与深沉,元曲的通俗与鲜活……作者不会仅仅停留在对作品的鉴赏,而是会深入探讨这些文学形式所代表的时代精神、社会风貌以及文人的情感世界。我们会看到,文学作品是如何成为历史的镜子,如何记录时代的变迁,以及如何在字里行间传递着不朽的民族情感。对于中国古代小说、戏曲的探讨,也将揭示其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以及它们在中国人民生活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历史的维度,将为我们构建起一个完整的文明图景。 本书可能不会拘泥于零散的历史事件,而是会着重于探讨中国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与规律。我们或许会关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国家统一与分裂的原因,以及中华民族如何一次又一次地克服危机,实现自我超越。通过对重要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解读,本书将试图揭示中华文明得以延续和发展的深层动力,以及其独特的历史韧性。 除了以上核心部分,本书还可能触及中国古代的艺术、民俗、科学技术等多个方面。 比如,对中国画的意境、书法的美学、传统建筑的哲学思考;对春节、中秋等传统节日的文化渊源,以及它们所承载的家庭伦理与社会关系;甚至可能触及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如四大发明,以及它们对世界文明的贡献。这些看似边缘的领域,实则都是构成中华文明完整图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共同塑造了我们的文化特质,丰富了我们的精神世界。 最值得期待的是,本书在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入解读的同时,一定会将目光投向当下。 作者不会将国学仅仅视为供人缅怀的古老遗产,而是会积极探讨如何在现代社会中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它会引导读者思考,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浪潮中,我们如何才能保持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如何在借鉴西方文明的同时,不失自我?如何将古代的智慧应用于解决当代的社会问题?本书的价值,正在于它所提供的,并非一套僵化的教条,而是一种开放的、动态的、与时俱进的文化视野。 《傅斯年讲国学》的语言风格,或许也会别具一格。 作者可能会摒弃生硬的学术腔调,转而采用一种更为亲切、更为生活化的语言。他可能善于运用类比,将抽象的哲学概念具象化;他可能精通讲故事,将枯燥的历史事件讲得引人入胜;他可能对文学作品有着独到的见解,能让那些久远的诗句焕发新的生命力。最终的目标,是让每一个读者,无论其学术背景如何,都能在这场思想的旅程中,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获得启发与共鸣。 总而言之,《傅斯年讲国学》并非一本简单的教科书,它更像是一次邀请,邀请读者与中华文明进行一场深度而真诚的对话。它将带领我们穿越历史的迷雾,领略先贤的智慧,感受文化的温度,并最终在对传统的深刻理解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精神坐标。这是一场关于“我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往哪里去”的追问,而中华文化的宝库,正是我们寻找答案最坚实的依靠。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之所以对《傅斯年讲国学》这本书充满期待,还在于其所蕴含的时代意义。傅斯年先生生活在中国近代史一个剧烈变革的时代,他既是传统文化的继承者,也是新思想的拥抱者。我想,这本书中一定能够体现出他在那个特殊时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定位和价值的思考。在当下,我们常常讨论传统文化的复兴,但如何复兴,复兴什么,以及如何看待传统文化中的糟粕与精华,都存在着不同的声音。我希望通过傅先生的视角,能够获得一些更深刻的启示。他的学问积累和历史洞察力,或许能够为我们提供一个更为宏观和深刻的理解框架,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中国文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国学的书,更可能是一本关于如何在现代语境下理解和传承中华文明的书,这对于我们这个时代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评分

这本《傅斯年讲国学》的装帧设计倒是颇为雅致,封面的书法字体苍劲有力,既显古朴之风,又不失现代感,很能勾起人翻阅的欲望。拿到手中,纸张的质感也相当不错,略带米黄,印刷清晰,字迹大小适中,阅读起来不会感到疲惫。我一直对傅斯年先生的治学态度和学术造诣非常敬佩,据说他在中国近代学术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是他在史学和古典学方面的研究,更是影响深远。一直想找一本能展现他学术思想精髓的书籍,这本《傅斯年讲国学》的书名本身就充满了吸引力,让我对书中可能涉及的关于中国古代思想、文学、历史等方面的深入探讨充满了期待。这本书的出版,想必能让我们这些对国学充满好奇但又不知从何下手的读者,有一个好的切入点,能够借由傅先生的视角,去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书页的裁剪也十分整齐,装订牢固,整体来说,这是一本从外在到内在都散发着文化气息的读物,让人在未读其内容之前,就已经有了良好的第一印象,相信里面的内容一定也同样精彩,能够带给我们一次精神上的愉悦体验。

评分

读《傅斯年讲国学》这本书,我最先留意到的是其内容组织架构。尽管我还没有深入阅读,但从目录和序言中,我能感受到编纂者在内容的选取上是颇为用心的。它似乎并非是简单地罗列傅先生零散的文章,而是经过一定的梳理和归纳,力求呈现出傅先生在国学领域的核心观点和研究脉络。我尤其关注的是书中是否会深入剖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核心概念,比如“天人合一”、“仁者爱人”等,以及傅先生是如何从他独特的史学角度去解读这些概念的。作为一名对传统文化有着浓厚兴趣的普通读者,我希望能通过这本书,了解中国古人是如何思考宇宙、人生和社会问题的,以及这些思想在当下依然存在的意义。同时,我也期待书中能够展现傅先生严谨的治学方法和批判性思维,学习他如何对待史料,如何进行逻辑推理,如何形成自己的学术见解。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将直接影响它能否成为一本真正具有启迪性的国学入门读物,或者对于有一定基础的读者,能否提供新的启发和视角。

评分

翻开《傅斯年讲国学》这本书,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其内容的“厚重感”。这并非仅仅指页数,而是从书名中便能窥见其学术的深度和广度。傅斯年先生的名字本身就代表着一段学术史,他对历史、文学、哲学等领域的精深造诣,在中国学术界享有盛誉。因此,这本书自然承载了他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我个人比较好奇的是,书中是否会涉及他对中国古代思想流派的比较研究,比如儒、道、法等之间的异同,以及他对这些思想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的评价。我也很想知道,他是否会对一些被我们视为“常识”的国学概念进行重新审视,用他严谨的治学态度去挖掘其背后更深层次的含义。对于我这样一位对国学抱有敬意但又深感知识浅薄的读者来说,这本书能否像一座灯塔,照亮我前行的方向,让我得以一窥国学殿堂的究竟,是我最期盼的。它所展现的,不仅仅是知识本身,更是一种思想的传承和精神的启迪。

评分

对于《傅斯年讲国学》这本书,我个人比较关注其语言风格和叙述方式。我知道傅斯年先生学问渊博,但有时候,过于学术化的语言可能会让普通读者望而却步。我希望这本书在传承傅先生思想精髓的同时,能够尽可能地用一种比较清晰、易懂、又不失严谨的语言来呈现。如果书中能够穿插一些生动的历史故事或者有趣的典故,那就更好了,这样不仅能增加阅读的趣味性,也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抽象的学术概念。我更期待的是,这本书能够展现傅先生对国学的热爱和激情,让我们感受到他对中华文化的深厚情感,而不是仅仅停留在一堆枯燥的理论之上。一本好的学术普及读物,应该能够激发读者的好奇心,引导他们主动去探索更深层次的知识,而不是仅仅是被动地接受信息。所以,这本书的语言魅力,以及它能否在学术性和可读性之间找到一个恰当的平衡点,是我非常看重的一点。

评分

活动时买的,价格比较给力。

评分

很好的书,包装有封皮,快递也快,很好的书。 很好的书,包装有封皮,快递也快,很好的书。 很好的书,包装有封皮,快递也快,很好的书。 很好的书,包装有封皮,快递也快,很好的书。 很好的书,包装有封皮,快递也快,很好的书。 很好的书,包装有封皮,快递也快,很好的书。 很好的书,包装有封皮,快递也快,很好的书。 很好的书,包装有封皮,快递也快,很好的书。 很好的书,包装有封皮,快递也快,很好的书。 很好的书,包装有封皮,快递也快,很好的书。 很好的书,包装有封皮,快递也快,很好的书。 很好的书,包装有封皮,快递也快,很好的书。 很好的书,包装有封皮,快递也快,很好的书。 很好的书,包装有封皮,快递也快,很好的书。 很好的书,包装有封皮,快递也快,很好的书。 很好的书,包装有封皮,快递也快,很好的书。 很好的书,包装有封皮,快递也快,很好的书。 很好的书,包装有封皮,快递也快,很好的书。 很好的书,包装有封皮,快递也快,很好的书。 很好的书,包装有封皮,快递也快,很好的书。 很好的书,包装有封皮,快递也快,很好的书。 很好的书,包装有封皮,快递也快,很好的书。 很好的书,包装有封皮,快递也快,

评分

很好的书,很有可读性,值得推荐

评分

很好 很好~

评分

好书!傅胖子绝对称得上是学富五车,见解独到,很是学识渊博。看看他的观点,学习一下!

评分

不错,大师的杰作,很有价值

评分

好书

评分

很好的书,很有可读性,值得推荐

评分

好书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