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百歲孫思邈親授長壽秘方》是藥王孫思邈的養生真經!很多秘密都藏在古老的智慧中,食養、養性、房中、懷孕時機、美容、養生禁忌等,盡納其內!養生保健、延緩衰老的必讀必研寶書!
孫思邈是被醫道兩界普遍推崇、論述養生方法最為精闢的代錶人物,也被後人尊為“藥王”。在醫藥學史上,孫思邈與漢代張仲景、明代李時珍相比肩,並稱“三大醫聖”。《百歲孫思邈親授長壽秘方》是孫思邈相關養生內容的集錦,在養生保健、延緩衰老方麵,獨樹一幟,令世人矚目。
內容簡介
《百歲孫思邈親授長壽秘方》是藥王孫思邈的養生真經!很多秘密都藏在古老的智慧中,食養、養性、房中、懷孕時機、美容、養生禁忌等,盡納其內!養生保健、延緩衰老的必讀必研寶書!
“重人貴生”,乃道教文化的核心;“長生久視”,為仙道追求的人生最高境界;“我命在我不在天”,則是道傢喊齣的人類與死亡作鬥爭的最強音。兩韆年來,許多道教人士齣於祛病延年和濟世傳道的雙重目的,在修道的同時,莫不兼修醫術。他們大膽探索人體生命的奧秘,不斷積纍醫療實踐的經驗,不僅豐富瞭祖國傳統醫藥學寶庫,而且形成瞭獨特的“道教醫學”流派。
孫思邈是被醫道兩界普遍推崇、論述養生方法最為精闢的代錶人物,也被後人尊為“藥王”。在醫藥學史上,孫思邈與漢代張仲景、明代李時珍相比肩,並稱“三大醫聖”。《百歲孫思邈親授長壽秘方》是孫思邈相關養生內容的集錦,在養生保健、延緩衰老方麵,獨樹一幟,令世人矚目。
作者簡介
高文柱,又名高文鑄,華夏齣版社原社長、總編輯、黨委書記,醫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傢,中華中醫藥學會常務理事、醫史文獻分會主任委員、中醫藥文化分會名譽主任委員、中醫藥科普分會名譽主任委員,曾獲國傢科技進步二等奬、國傢中醫藥管理局科技進步一等奬、全國科技優秀圖書二等奬、全國古籍整理優秀圖書二等奬、中華中醫藥學會科技進步二等奬、國傢圖書奬提名奬等。
目錄
藥王養性篇箋注
養性序第一
道林養性第二
居處按摩調氣法第三
養性服餌第四
養性禁忌第五
房中補益第六
退居養性第七
養老益壽第八
真人攝生篇輯要
一、孫真人衛生歌
二、孫真人枕上記
三、孫真人養生銘
四、攝養枕中方
五、太清存神煉氣五時七候訣
六、保生銘
七、孫真人攝養論
八、唐太古妙應孫真人福壽論
附:孫思邈《新?舊唐書》本傳
一、《舊唐書?方技傳?孫思邈傳》
二、《新唐書?隱逸傳?孫思邈傳》
精彩書摘
藥王養性篇箋注
養性序第一
扁鵲1雲:黃帝說晝夜漏下水百刻,凡一刻人百三十五息,十刻一韆三百五十息,百刻一萬三韆五百息。人之居世,數息之間。信哉!嗚呼!昔人嘆逝2,何可不為善以自補耶?吾常思一日一夜有十二時,十日十夜百二十時,百日百夜一韆二百時,韆日韆夜一萬二韆時,萬日萬夜一十3二萬時,此為三十年。若長壽者九十年,隻得三十六萬時。百年之內,斯須之間,數時之活,朝菌蟪蛄4不足為喻焉。可不自攝養而馳騁六情,孜孜汲汲追名逐利,韆詐萬巧以求虛譽,沒齒5而無厭。故養性者,知其如此,於名於利,若存若亡;於非名非利,亦若存若亡,所以沒身不殆6也。餘慨時俗之多僻7,皆放逸以殞亡,聊因暇日,粗述《養性篇》,用奬8人倫之道,好事君子與我同誌焉。
夫養性者,欲所習以成性,性自為善,不習無不利也。性既自善,內外百病皆悉不生,禍亂災害亦無由作,此養性之大經9也。善養性者,則治未病之病,是其義也。故養性者,不但餌藥餐霞,其在兼於百行10;百行周備,雖絕藥餌,足以遐年。德行不剋11,縱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壽。故夫子12曰:善攝生者,陸行不遇13虎兕14。此則道德之祜15也。豈假16服餌而祈遐年哉!聖人所以17藥餌者,以救過行之人也。故愚者抱病曆年而不修一行,纏屙沒齒,終無悔心,此其所以岐和18長逝,彭跗19永歸20,良有以也。
嵇康21曰:養生有五難:名利不去,為一難;喜怒不除,為二難;聲色不去,為三難;滋味不絕,為四難;神慮精散,為五難。五者必存,雖心希難老,口誦至言,咀嚼英華,呼吸太陽,不能不迴其操22、不夭其年也。五者無於胸中,則信順日躋23,道德日全,不祈善而有福,不求壽而自延。此養生之大旨也。然或有服膺仁義,無甚泰24之纍者,抑亦其亞歟!
黃帝問於岐伯曰:餘聞上古之人,春鞦25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今時之人,年至半百,而動作皆衰者,時代異耶?將26人失之27也?岐伯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則陰陽,和於術數,飲食有常節,起居有常度,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今時之人則不然,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28,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滿29,不時30禦神31,務快其心,逆於生樂32,起居無節,故半百而衰也。夫上古聖人之教也,下皆為之。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憺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是以其誌閑而少欲,其心安而不懼,其形勞而不倦,氣從以順,各從其欲,皆得所願。故甘其食,美其服,《素問》作美其食,任其服。樂其俗33,高下不相慕,故其民日樸。是以嗜欲不能勞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賢不肖,不懼於物,閤於道數,故皆能度百歲而動作不衰者,其德全不危也。是以人之壽夭,在於撙節34,若消息35得所36,則長生不死;恣其情欲,則命同朝露也。
岐伯曰:人年四十而陰氣自半也,起居衰矣;年五十體重,耳目不聰明也;年六十陰痿37,氣力大衰,九竅38不利,下虛上實,涕泣俱齣,故曰知39之則強,不知則老。同齣名異40,智者察同,愚者察異41;愚者不足,智者有餘42。有餘則耳目聰明,身體輕強,年老復壯,壯者益理43。是以聖人為無為之事,樂恬淡之味44,能縱欲快誌45,得虛無之守46,故壽命無窮,與天地終。此聖人之治身也。
春三月47,此謂發陳48。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於庭,被49發緩形,以使誌生。生而勿殺,與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逆之則傷肝,夏為寒為變50,奉長51者少。
夏三月52,此謂蕃秀53。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夜臥早起,毋厭於日54。使誌無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泄,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逆之則傷心,鞦為痎瘧,則奉收者少,鼕至重病55。
鞦三月56,此謂容平57。天氣以急,地氣以明。早臥早起,與雞俱興。使誌安寜,以緩鞦刑58。收斂神氣,使鞦氣平。毋外其誌,使肺氣清,此鞦氣之應,養收之道也。逆之則傷肺,鼕為飧泄,則奉藏者少。
鼕三月59,此謂閉藏60。水冰地坼,無擾乎陽。早臥晚起,必待日光。使誌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溫,毋泄皮膚,使氣亟奪61,此鼕氣之應,養藏之道也。逆之則傷腎,春為痿厥,則奉生者少。
天有四時五行,以生長收藏,以寒暑燥濕風。人有五髒,化為五氣,以生喜怒悲憂恐。故喜怒傷氣,寒暑傷形;暴怒傷陰,暴喜傷陽。故喜怒不節,寒暑失度,生乃不固。人能依時攝養,故得免其夭枉也。
仲長統62曰:王侯之宮,美女兼韆;卿士之傢,侍妾數百。晝則以醇酒淋其骨髓,夜則房室輸其血氣。耳聽淫聲,目樂邪色,宴內不齣,遊外不返。王公得之於上,豪傑馳之於下。及至生産不時,字育63太早,或童孺而擅氣64,或疾病而構精,精氣薄惡,血脈不充;既齣胞髒,養護無法65,又蒸之以綿纊66,爍之以五味,胎傷孩病而脆,未及堅剛,復縱情欲,重重相生,病病相孕。國無良醫,醫無審術67,奸佐其間,過謬常有,會68有一疾,莫能自免。當今少百歲之人者,豈非所習不純正也。
抱樸子69曰:或問所謂傷之者,豈色欲之間乎?答曰:亦何獨斯哉!然長生之要,其在房中70。上士知之,可以延年除病,其次不以自伐。若年當少壯,而知還陰丹以補腦71,采七益於長俗72一作榖者,不服藥物,不失一二百歲也,但不得仙耳。不得其術者,古人方之於淩杯73以盛湯,羽苞之蓄火。又且纔所不逮而強思之傷也,力所不勝而強舉之傷也,深憂重恚傷也,悲哀憔悴傷也,喜樂過度傷也,汲汲74所欲傷也,戚戚75所患傷也,久談言笑傷也,寢息失時傷也,挽弓引弩傷也,沉醉嘔吐傷也,飽食即臥傷也,跳足76喘乏傷也,歡呼哭泣傷也,陰陽不交傷也。積傷至盡,盡則早亡,盡則非道也。是以養性之士77,唾不至遠,行不疾步,耳不極聽,目不極視,坐不久處,立不至疲,臥不至懻78。先寒而衣,先熱而解;不欲極飢而食,食不可過飽;不欲極渴而飲,飲不欲過多。飽食過多則結積聚,渴飲過多則成痰癖。不欲甚勞,不欲甚佚79,不欲流汗,不欲多唾80,不欲奔走車馬,不欲極目遠望,不欲多啖生冷,不欲飲酒當風,不欲數數沐浴,不欲廣誌遠願,不得規造異巧。鼕不欲極溫,夏不欲窮涼;不欲露臥星月,不欲眠中用扇81;大寒、大熱、大風、大霧皆不欲冒之。五味不欲偏多,故酸多則傷脾,苦多則傷肺,辛多則傷肝,鹹多則傷心,甘多則傷腎。此五味刻五髒82,五行自然之理也。
凡言傷者,亦不即覺也,謂久即損壽耳。是以善攝生者,臥起有四時之早晚,興居有至和之常製;調利筋骨,有偃仰83之方;祛疾閑84邪,有吐納之術;流行榮衛,有補瀉之法;節宣勞逸,有與奪之要。忍怒以全陰85,抑喜以養陽,然後先服草木以救虧缺,後服金丹以定無窮,養性之理盡於此矣。夫欲快意任懷,自謂達識知命,不泥異端,極情肆力,不勞持久86者,聞此言也,雖風之過耳,電之經目,不足喻也。雖身枯於留連87之中,氣絕於綺紈88之際,而甘心焉,亦安可告之以養性之事哉!非惟不納,乃謂妖訛也。而望彼信之,所謂以明鑒89給濛,以絲竹娛聾夫者也。
魏武90與皇甫隆令曰:聞卿年齣百歲,而體力不衰,耳目聰明,顔色和悅,此盛事也。所服食、施行、道引,可得聞乎?若有可傳,想可密示封內。隆上疏對曰:臣聞天地之性,惟人為貴;人之所貴,莫貴於生。唐荒91無始,劫運無窮,人生其間,忽如電過。每一思此,罔然心熱。生不再來,逝不可追,何不抑情養性以自保惜?今四海垂92定,太平之際,又當須展纔布德,當由萬年93;萬年無窮,當由修道;道甚易知,但莫能行。臣常聞道人蒯京已年一百七十八,而甚丁壯。言人當朝朝服食玉泉、琢齒94,使人丁壯有顔色,去三蟲而堅齒。玉泉者,口中唾也。朝旦未起,早嗽津令滿口乃吞之;琢齒二七遍。如此者乃名曰練精。
嵇康雲:穰95歲多病,飢年96少疾。信哉不虛!是以關中土地,俗好儉嗇,廚膳肴饈,不過菹醬而已,其人少病而壽;江南嶺錶,其處饒足,海陸鮭肴,無所不備,土俗多疾而人早夭。北方仕子,遊宦至彼,遇其豐贍,以為福佑所臻。是以尊卑長幼,恣口食啖;夜長醉飽,四體熱悶,赤露眠臥,宿食不消。未逾期月97,大小皆病。或患霍亂、腳氣、脹滿,或寒熱瘧痢,惡核疔腫,或癰疽、痔漏,或偏風猥退,不知醫療,以至於死。凡如此者,比肩皆是,惟雲不習水土,都不知病之所由。靜言思之,可謂太息98者也。學者先須識此,以自誡慎。
抱樸子曰:一人之身,一國之象也。胸腹之位,猶宮室也;四肢之列,猶郊境也;骨節之分,猶百官也。神猶君也,血猶臣也,氣猶民也,知治身則能治國也。夫愛其民,所以安其國;惜其氣,所以全其身。民散則國亡,氣竭則身死。死者不可生也,亡者不可存也。是以至人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醫之於無事之前,不追於既逝之後。夫人99難養而易危也,氣難清而易濁也,故能審威德所以保社稷,割嗜欲所以固血氣,然後真一100存焉,三一101守焉,百病卻焉,年壽延焉。
旁注:
人生在世,“斯須之間,數時之活”,時光流逝極快,權利名情和虛譽可不必韆詐萬巧。生命需要養護。而養護之法、養生之道似乎遍地開花,各種巧方妙意,人們可能會各種選擇、嘗試,而“藥王”孫思邈(唐代著名醫藥學傢、道學傢)的長壽秘訣更是人們熱衷而探究的,他的養生之道全麵而係統,非常值得研究和汲取。
孫思邈首先講到什麼是養生?養生的核心是養性,調養精神心性的,需要各方麵的修行。“性既自善,內外百病皆悉不生,禍亂災害亦無由作,此養性之大經也。”不重視養性,隻在服食藥物等各種養生方法上下功夫,絕不會達到延年益壽、養生的目的。“百行周備,雖絕藥餌,足以遐年;德行不剋,縱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壽。”講得十分明確。
養生非常重要的一條是依時休養。根據四時變化不同,人體生理病理不同,施以不同的養生原則,纔能更好地保持身體健康。四季養生時,還可以進行相應的食療來調整身體,使陰陽調和,適應自然界的大環境,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
“穰歲多病,飢年少疾”,這句話在現在看來都很有告誡作用。現在生活水平提高,物質越來越富足,生活方式改變,人們可以窮盡口腹之欲,結果很多疾病都年輕化,發病率也大大升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疾病群體迅速擴大,各種身體不適和損傷接踵而來。其實,生活方式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預防和解決因素。通過調整生活方式閤理化,這些疾病或癥狀都是可以緩解甚至是控製的。但首先是認識到其原因和危害,並身體力行。
腳注:
1.扁鵲:先秦著名醫學傢。詳見《史記·扁鵲倉公列傳》。2.昔人嘆逝:語本《論語·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謂時間流逝極快。3.十:原作“韆”,據四庫本及文意改。4.朝菌蟪蛄:語本《莊子·逍遙遊》:“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鞦,此小年也。”指生命周期很短的生物。“朝菌”指朝生暮死的菌類;蟪蛄是夏蟬。5.沒齒:指死亡。6.沒身不殆:終身沒有危險。7.僻:怪僻。此指性情不閤養生之道。8.奬:輔助,幫助。9.大經:指養生之常道。《左傳·昭公十五年》:“禮,王之大經也。”10.百行:各方麵的修行。11.剋:孫真人本、元刻本、道藏本、四庫本、後藤本並作“充”。12.夫子:孫真人本、元刻本、道藏本、四庫本並作“老子”。《醫心方》捲二十七第一引《韆金方》亦作“老子”。按以下引文見於《老子》五十章,故諸本可從。13.遇:《醫心方》捲二十七第一引作“畏”。14.兕:犀牛一類獸名。15.祜:福,大福。《醫心方》引作“祐”,義長。16.假:藉。17.以:四庫本“以”下有“製”字。18.岐和:岐伯、醫和。均為古代醫傢。19.彭跗:巫彭,俞跗。均為古代醫傢。20.永歸:猶言“大歸”,指死亡。21.嵇康:魏晉時著名的養生傢。所作《養生論》為古代養生的重要文獻。22.迴其操:改變他的操行。在此指因養生不成而被迫改變其誌嚮。23.躋:《醫心方》捲二十七第一引作“濟”。24.甚泰:謂做事超過一定限度。語本《老子》二十九章:“是以聖人去甚、去奢、去泰。”25.春鞦:指年壽,年紀。《洛陽伽藍記:永寜寺》:“皇帝晏駕春鞦十九。”26.將:抑或。27.失之:孫真人本作“之失”。28.入房:指房事,性生活。29.持滿:謂維護精氣之充實。持,守護。30.時:通“事”,從事,奉行。31.禦神:謂衛護神氣。32.逆於生樂:《素問·上古天真論》王冰注:“快於心欲之用,則逆養生之樂矣。”33.甘其食,美其服,樂其俗:語本《老子》八十章:“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謂安於其所有。34.撙節:調節,節製。35.消息:斟酌,調理。36.得所:得宜。37.陰痿:即陽痿。指性生活低下或喪失。38.九竅:耳、目、口、鼻上七竅,前後二陰下兩竅,閤則九竅。39.知:《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王冰注:“知謂知七損八益、全形保性之道也。”40.同齣名異:“同齣”指同生於世間;“名異”指結果有“壯”、“老”之不同。41.智者察同,愚者察異:“同”指健康,“異”指病老。聰明的人在健康無病之時就注意養生;愚蠢的人到瞭體質衰弱之時纔知道調養。42.愚者不足,智者有餘:愚蠢的人常感到體力不足;聰明的人卻總覺得精力充沛。43.益理:“理”,《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作“治”。按作“治”是,避唐高宗李治諱改作“理”。“益治”,即更加安好。44.樂恬淡之味:《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淡”作“憺”,“之”下無“味”字,下“能”字屬上讀,義長。45.縱欲快誌:謂隨心所欲,無任何心理壓力和障礙,滿足人的真趣。46.虛無之守:清靜無欲,精神內守。《素問·上古天真論》:“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憺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47.春三月: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榖雨六個節氣。48.發陳:推陳齣新。指植物萌發新芽。“陳”,顯示,呈現。49.被:通“披”,披散。50.為寒為變:《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作“為寒變”,無下“為”字。參另三季之文,無“為”字是。“寒變”為病名。蓋肝木不榮,則心火不旺,而成“寒變”。51.奉長:即供給夏季心火生長的基礎。以下“奉收”等均仿此。52.夏三月: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大暑、小暑六個節氣。53.蕃秀:指草木茂盛成長。54.毋厭於日:謂不要因夏日白晝長而生厭。55.鼕至重病:循上下文例,此四字疑衍。56.鞦三月:立鞦、處暑、白露、鞦分、寒露、霜降六個節氣。57.容平:謂植物成熟收獲。“平”,成熟。“容”,盛載。本當言“平容”,因用韻而倒易。58.使誌安寜,以緩鞦刑:謂安定神誌,以避鞦日肅殺之氣。59.鼕三月:立鼕、小雪、大雪、鼕至、小寒、大寒六個節氣。60.閉藏:密閉蟄藏。61.使氣亟奪:謂如果“泄皮膚”,則將使衛氣迅速脫失。“亟”,疾,速;“奪”,脫。本句承上句而省略瞭條件句。又本句《太素》作“使氣不極”,義長。“極”,窮盡。匿、意、得、亟四字古音同屬職韻。62.仲長統:東漢人(公元一七九至二一九年),字公理,曾為曹操謀士,著有《昌言》十二捲。63.字育:即生育。64.擅氣:與下句“構精”同義,都指兩性交閤。65.無法:謂不閤法度。66.綿纊:綿絮。《說文》:“纊,絮也。”67.審術:真實可信的醫術。68.會:遭遇。69.抱樸子:晉代道教醫傢葛洪的號。葛洪,字稚川,丹陽句容(今江蘇句容縣)人,著有《肘後備急方》、《抱樸子》等。70.其在房中:《抱樸子·極言》作“在乎還年之道”。71.而知還陰丹以補腦:《抱樸子》作“而知還年,服陰丹以補腦”。72.采七益於長俗:《抱樸子》作“采玉液於長榖”。73.淩杯:冰杯。“淩”,冰。《抱樸子》正作“冰”。74.汲汲:心情急切貌。75.戚戚:憂傷貌。76.足:《抱樸子》作“走”,義長。77.養性之士:《抱樸子》作“養生之方”。78.立不至疲,臥不至懻:《抱樸子》作“臥不至疲”四字。“懻”,強直貌。79.佚:通“逸”。舒閑,安樂。《抱樸子》正作“逸”。80.唾:《抱樸子》作“睡”。81.用扇:《抱樸子》作“見肩”。82.五味刻五髒:《抱樸子》無此五字。83.偃仰:俯仰,引申指導引之類體育活動。84.閑:防止。85.陰:《抱樸子》作“陰氣”。下句“陽”仿此。86.不勞持久:《抱樸子》作“不營久生”,義長。87.留連:同“流連”。謂耽於遊樂而忘返。《抱樸子》正作“流連”。88.綺紈:精美的絲織品,句中代指女性。89.鑒:即鏡子。古稱“鑒”。90.魏武:即曹操。死後被追尊為“太祖武皇帝”,故世稱“魏武”。91.唐荒:常例作“荒唐”,謂廣大無邊,無終無始。92.垂:將及。93.當由萬年:猶言“當須長壽”。94.琢齒:叩齒,即上下齒相叩擊。“琢”通“椓(琢)”,叩擊。95.穰:豐,豐收。96.飢年:荒年。97.期月:一整月。“期”此義舊讀音“機”。98.太息:亦作“大息”。大聲長嘆。99.人:《抱樸子·地真》作“民”。按前文皆以“民”與“氣”對列行文,此當作“民”。蓋避唐李世民諱而改,後世迴改未盡。100.真一:指本性。101.三一:道傢語,指精、氣、神。混三為一,而稱“三一”。《抱樸子》作“三七”,指三魂七魄。
……
前言/序言
百歲孫思邈親授長壽秘方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