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材料等运用得确实驾轻就熟。比如谈到出版这一新领域的蓬勃发展,使科举失利者找到另一条收获名利的途径,很有意思。还有文人与书坊的往来、大规模刻书前对市场的预测等等,有启发。但总体来讲感觉略浅,尤其第一、二两章多是笼统的介绍;文中提出的许多想法大概碍于篇幅也论证不足,不然会更为精彩。讲座部分陈正宏老师的发言也非常好,一下子点出看同样的材料时文献学家可能存在的不足——也就是言明了大木氏的独到之处,并不是泛泛地接受些书史理论、多看几条中文史料就能做到的。所以反过来看,我们草草翻过,感觉其中也并无太多惊人之见,恐怕还是没能读透他对相关问题的看法的精髓。
评分 评分参考文献
评分第二章 明末江南出版业隆盛的背景
评分第二节 刻书地区的变化
评分书很薄,不到两百页。内容很丰富,值得一读。
评分第三节 刊刻形态的变化——官刻、家刻、坊刻
评分三 明末画本的兴盛及其背景
评分纸张还可以,可以一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