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水經注疏補(上編)》以段仲熙校、陳橋驛復校《水經注疏》(江蘇古籍齣版社1989年版)為工作本,按一至十捲分捲作補。如學林界頗有爭議的捲一,解譯瞭中國西部九大水係的水源,分析瞭西部佛國文化,確定瞭昆侖釋氏所指,科學的確定瞭神仙居地與現代旅遊景點的關係。曆史上的源齣地名,以現代縣地圖為基礎,補到村級地望,一瞭過去的爭論。
內頁插圖
目錄
序
前言
《水經注疏》凡例
《水經注疏》補疏凡例
《水經注》序
水經注疏補捲一 河水
水經注疏補捲二 河水二
水經注疏補捲三 河水三
水經注疏補捲四 河水四
水經注疏補捲五 河水五
水經注疏補捲六 汾水滄水涑水文水原公水洞過水晉水湛水
水經注疏補捲七 濟水一
水經注疏補捲八 濟水二
水經注疏補捲九 清水沁水淇水蕩水洹水
水經注疏補捲十 濁漳水清漳水
參考文獻
精彩書摘
又南,疏:硃又上有河水二字,趙同,戴刪。過河東北屈縣西。河水南徑北屈縣故城西。疏:董佑誠曰:二《漢誌》縣屬河東郡,《晉誌》屬平陽郡,《魏書,地形誌》,平陽郡禽昌,二漢屬河東,即漢、晉之北屈也。神(鹿加)元年,世祖禽赫連昌,置禽昌郡。真君二年改,七年,並永安屬焉。又定陽郡定陽,延興四年置。《元和誌》,後魏孝文帝於北屈縣南二十一裏,置定陽郡,即慈州理是也。《寰宇記》,魏於白馬城置禽昌縣。按:禽昌治白馬城,即今臨汾,不得在北屈。考魏平陽郡北屈與狐讘等縣故城,同屬。《寰宇記》,永和縣西南三十五裏,漢狐讘縣故城。曹魏彆置狐讘縣。是魏、晉之狐讘,已非漢舊。今吉州北接太寜,為漢北屈,其北則永和,為漢狐讘,又北則為漢西河郡地。蓋漢末地荒,西河之中陽諸縣,既移治太原,而狐議、北屈亦移治平陽。狐讘以《寰宇記》曹魏彆置之文,人猶知其移治,而移治所在,已不可考,則名存而實晦。北屈徙治,世無知者。然《地形誌》既謂禽昌即北屈,《寰宇記》又謂禽昌在白馬城,與二《漢誌》所稱,北屈有壺口山、采桑津者,明為為二地,則實存而名晦。參互考之,猶可得其大略。《司馬子政廟碑》雲,西河舊處山林,漢末擾攘,百姓失所。蓋狐謠、北屈近接西河,其移治必在同時。
晉以後皆因魏舊。魏世祖所置禽昌,乃魏、晉移治之北屈,至延興中,始於漢屈北縣地置定陽郡縣也。唐慈州城即今吉州,則北屈故城亦在州北。北十裏有風山,疏:硃十裏上有脫文,趙同,戴增西四二字。守敬按:戴臆增,非也。《初學記》八、《禦覽》四十五引此並作十裏。考宋白《續通典》,漢北屈縣在吉鄉縣北二十一裏。《元和誌》,風山在吉昌縣北三十裏。唐之吉昌,後唐改吉鄉,即今吉州治。則風山約在北屈城北十裏,《注》脫北宇耳。今訂。上有穴如輪,風氣蕭瑟,習常不止。疏:守敬按:《初學記》引無習字。當其衝飄也,而略無生草,①疏:硃略上有而字,趙同,戴刪。蓋常不定,疏:硃脫常字,趙、戴增。守敬按:《禦覽》引有常字。眾風之門故也。風山西四十裏,河水南齣,孟門山與龍門山相對。疏:硃二句作河南孟門山五字。趙據《寰宇記》引此,增與龍門山相對六字。守敬按:《元和誌》、《禦覽》四十引,並作河水南齣孟門,與龍門相對。《禦覽》又作南齣孟門山。趙增未盡。董佑誠曰,《元和誌》,文城縣東南至慈州六十五裏。孟門山,俗名石槽,在縣西南三十六裏。按山在河中,故曰河南,在今吉州之西北,宜川之東北,河流所經。《山海經》曰:孟門之山,其上多蒼玉、多金。③其下多黃堊、湼石。疏:守敬按:《北次三經》文。《屍子》疏:硃作《淮南子》,趙、戴同。守敬按:《淮南·本經訓》,龍門未開,呂梁未發,江、淮通流雲雲,文多與此異。此係《屍子,君治》篇文,見《羣書治要》。又引見《山海經》(《北次三經》)注及《穆天子傳》注,然則當作《屍子》,今訂。③曰:龍門未闢,疏:龍門見後。呂梁未鑿,疏:呂梁見前。
……
前言/序言
水經注疏補(上編)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