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4-12-23
《與你的孩子心心相印》是一本非常獨特的書,它能夠幫助傢長、老師、輔導員和其他任何想要幫助青少年積極成長的人。對任何關心城市青少年未來的人來說,都是一本必讀的書籍。它也是送給年輕人和傢長的一份完美禮物,如果想要在這個令人睏擾的世界作齣一些好的改變,擁有並閱讀本書就是你明智的選擇。
父母要怎樣做纔能確保他們的孩子不會接受這些扭麯的觀點呢?本書就是要告訴父母如何幫助他們的孩子在內心建立起人類正確的價值觀,這些價值觀是過去3萬多年來絕大多數文明都在努力傳達灌輸的理念。而通過分享本書,父母和孩子也有瞭一個途徑來共同討論在他們未來成功中最重要的因素:他們的個人原則。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不僅是宗教獨有的精神財富,它也關係到人類的生存。
我們不僅僅需要一個可以信任的人,在我們跌倒時攙我們一把,我們還需要一個能夠看見我們內心的高貴、潛力和真正價值的人。
學校和傢長最重要的任務不是訓練孩子在高考中取得高分,然後上一個好大學,不是把他們準備成職場上具有競爭力的應聘者,甚至不是成為良好的市民;而應該是把他們培養成好的丈夫或妻子,以及好的父母。如果能夠成功鼓勵年輕人做到這一點,那麼所有那些其他的目標也就會自動實現瞭。
培養其他所有美德和價值觀的基礎是讓孩子們感到踏實,感到自信,覺得自己生活在一個可以犯錯誤但仍然能得到關愛的環境。
在生活中取得“成功”,你所需要的隻是四個D:即紀律(Discipline)、動力(Drive)、決心(Determination),再加上一個夢想(Dream)。而我還不知道有哪個研究生院能教給你這些東西。
我的直覺是,夢想是讓其他三樣得以實現的前提。就好像我的朋友西婭·格爾森對她兒子說的那樣——“教育就是找到你生活的熱情。”啊哈!
好奇心和自信一樣,也需要敏感——不論是對孩子,還是對傢長來說,都是如此。無論睏惑把我們帶往何處,我們都要保持對事實真相的敏感;無論一開始我們有多麼抗拒,我們也要保持對其他人的敏感,對探索追求的敏感。把安逸舒適的生活拋在身後,甘冒風險,去爭取更好的未來。讓那些擁有一定教育的人和在學校混日子的人區彆開來的,就是他或她是否發展起瞭更高的技能,使自己能夠推理判斷,並作齣公正的決定。這纔能讓12~16年的學校教育不至於白費。總而言之,就是要掌握作齣公正決定的能力。
威廉·J.歐麥利,一位高級耶穌會牧師,從事青少年教育超過36年。這些經曆讓他能夠對現在的青少年以及他們所生活的現實有一個清晰的認識;並且他能夠從真實的角度來認識並教育、幫助青少年。目前,歐麥利是紐約布朗剋斯地區弗德漢私立高中的教授,教授倫理學課程。他齣版瞭28本書,包括《建立你自己的良知》和《忙碌人士每天的祈禱》等;他還撰寫瞭93篇文章。歐麥利也是一位多纔多藝的老師,他指導青少年和他們的父母一起演齣過86部話劇和音樂劇。
簡介(Introduction)
……………………………………………………………………………(1)
第一章?信任(Trust)
…………………………………………………………………………(23)
第二章?好奇心(Curiosity)
…………………………………………………………………………(43)
第三章?公正(Impartiality)
………………………………………………………………………………(63)
第四章?想象力(Imagination)
………………………………………………………………………………(81)
第五章?感恩(Gratitude)
………………………………………………………………………………(99)
第六章?尊重(Respect)
……………………………………………………………………………(117)
第七章?感情共鳴(Empathy)
……………………………………………………………………………(135)
第八章?善良(Kindness)
……………………………………………………………………………(154)
第九章?責任心(Responsibility)
……………………………………………………………………………(171)
第十章?誠實(Honesty)
……………………………………………………………………………(189)
第十一章?堅持(Perseverance)
……………………………………………………………………………(206)
第十二章?尊嚴(Dignity)
……………………………………………………………………………(224)
道德教育既不是傳道,也不是灌輸。它是解釋。
——埃米爾·塗爾乾①
永彆瞭,諾曼·洛剋威爾②。我們的社會再也不是他在僅僅一兩代人之前所描繪的那種多愁善感的小鎮瞭。當流行文化變得越來越不受我們的控製時,全美國的傢長和老師們都被他們所能夠想象到的、最令人震驚、最可怕的“鬧鈴聲”所驚醒——全國發生的校園槍擊事件數量之多駭人聽聞,孩子們互相廝殺。父母、老師、記者和政治傢都在問“為什麼”,並把指責的矛頭直指對方。但有一件事是明白無誤的——現在是時候讓我們迴歸到最基本的倫理和道德價值觀,並用它們來教育我們的孩子瞭。本書就是要邀請年輕人,成為好人、好的丈夫和妻子,以及好的父母。
36年來,我一直對年輕人進行道德行為的教育,按理來說,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人都應該接受瞭長達11年的虔誠的“洗腦教育”,這些年來,他們人生態度的標準雖然隻是在緩慢地發生變化,但最終的結果卻令人震驚。孩子們還是和過去一樣,但他們的態度卻已經不同瞭——很大的不同。
調查顯示,60%~70%的孩子承認他們經常會在各種測驗和考試中作弊;至少有1/3的孩子經常發生性行為,並對此沒有絲毫後悔;幾乎所有的孩子都承認他們為父母乾傢務事掙錢的時候,並沒有誠實地進行勞動;除瞭少數幾個人,所有的孩子都認為商界中的任何人都一定會經常違背自己的倫理信念。他們會不斷地陷入角色扮演的道德睏境,並作齣“實際”的選擇,而這些選擇通常都是不符閤倫理準則的。“還有其他人知道你在申請哈佛奬學金的過程中作弊瞭嗎?”沒有。“那麼就閉上你的嘴。”我要說,這樣的洗腦教育效率是相當低下的。
在過去的10年中,我教過的大部分學生都堅信,如果能積纍足夠多的金錢、名譽、性和權力,那麼就能帶來滿足感。但如果這是真的,你又要怎麼解釋那些“坐擁一切”的人呢?比如貓王①、瑪麗蓮·夢露②、詹妮斯·喬普林③、吉米·亨德裏剋斯④、吉姆·莫裏森⑤、約翰·貝魯西⑥、瑞凡·菲尼剋斯⑦、科特·柯本⑧等。難道他們是因為太開心瞭,所以纔那麼多年都用毒品來麻痹自己,並最終走上一條不歸路嗎?但是,我教過的每個孩子卻都相信這些人是成功的。
1988年,羅德島危機中心對1700名10~13歲的兒童進行問捲調查,“如果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約會瞭6個月以上,他強迫她發生性關係是可以接受的嗎?”65%的男孩子和47%的女孩子都認為可以。而羅德島還並不是開放的洛杉磯中南部。
父母要怎樣做纔能確保他們的孩子不會接受這些扭麯的觀點呢?本書就是要告訴父母如何幫助他們的孩子在內心建立起人類正確的價值觀,這些價值觀是過去3萬多年來絕大多數文明都在努力傳達灌輸的理念。而通過分享本書,父母和孩子也有瞭一個途徑來共同討論在他們未來成功中最重要的因素:他們的個人原則。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不僅是宗教獨有的精神財富,它也關係到人類的生存。
道德價值觀教育的基礎
在我的教育生涯中,我看過來自於5000名高三學生所寫的思想匯報,每個人都有80頁,總數接近40萬頁——毫無疑問,可以打破吉尼斯世界紀錄瞭。這讓我對孩子們真實的而非他們宣稱的道德價值觀有瞭一個獨特的、深入的視角。我比上帝、比任何一個母親聽到的祈禱還要多。“哦,你真是婆婆媽媽!”我聽到孩子們說,“拜托,如果她和你一樣,都想要做那個的話,那麼又有誰會受到傷害呢?”我們每年都至少會在6~8個班上碰到說齣這句話的角色。但奇怪的是,這些爭辯最激烈的孩子甚至自己都沒有意識到,這實際上就相當於公開宣布瞭自己活躍的性行為。由於他們要不顧一切地捍衛自己的既得利益,顯然也並不會誠實地說齣自己的觀點。
我努力讓他們瞭解,即便是一個人自己想要做某件事情,也並不意味著這就是正確的。我通常都會說:“即便是她真的想成為你的奴隸,(把我拴在你的犁頭上,然後抽打我吧!)這樣的人際關係是閤法的嗎?即便是她拼命的想要你幫她自殺,如果你真的去幫她難道是正確的嗎?”哎呀。學生們都知道我的觀點是有道理的,但他們一點也不喜歡。有一年三月份的時候,一個非常聰明的年輕人開口瞭,我叫瞭他的名字“喬伊”,他再一次嘗試到。
“你看,”他非常溫和地對我說,“這再自然不過瞭。當你口渴的時候,你會走到飲水機那裏接一杯水喝。而當你飢渴的時候,你就會給你的女朋友打電話。”
他完全沒有意識到這對於另一個人來說是一件多麼有辱人格的事情。但我突然之間靈機一動:“好吧,如果說要你用兩個詞來錶示發生性關係。你們會怎麼說?”大概四五個孩子嘴裏都冒齣瞭髒話。“好吧,還有沒有其他的?”
那個把自己女友招之即來揮之即去的男生(很可能還宣稱自己是愛她的)說:“做愛。”
我緊緊盯住他,說道:“但人們不會把它說成是做喜歡。”他的臉就像捏緊的拳頭一樣緊綳著。最後過瞭6個月,他纔終於真正明白。而這是不可避免的。當我走齣那間教室的時候,腳都仿佛漂浮在地闆之上。
通常當孩子經曆突如其來的領悟時,他們會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他們會感受到突然之間的醍醐灌頂,他們的眼睛會告訴你他們真正看到瞭事實的真相,而他們緊閉的雙唇則會告訴你,他們一點也不喜歡這樣的真相。
他們的覺悟會在急匆匆地跑到下一堂課的教室和迴答“有沒有人來算這道題”的過程中得到平復。但一周左右過後,當我在比較毒品上癮和隨意性關係的時候,喬伊愁眉不展地對我說:“好吧!但是你要怎樣纔能擺脫它呢?”他的覺悟——他的理解持續瞭下來。
我曾經問班上的學生,互助的首要原則是什麼,他們迴答說,首先你必須要承認自己存在某個無法控製的問題。我接著說道:“第二步則是,當你感到自己快要重蹈覆轍的時候,找一個你可以信任並傾訴的人。”也許喬伊找到瞭另外一個去傾訴的人,他沒有嚮我傾訴。但至少在那一刻,他在自己的手中握住瞭事實的真相。
還有一年,一個非常像喬伊的男生也總是會說:“拜托,如果她也想做……”學年末的最後一堂課結束時,他來到講颱,抱著我的脖子說道:“哥們,我們都知道你是正確的,不過我就是沒有辦法放棄。”但那樣的話也足以讓我繼續前行。他已經盡瞭自己最大的努力去理解,而他也已經走過瞭長長的一段路程。
當監督消失時,指引最有效
幾年前,一個男生在星期一找到我,對我說:“天哪,我星期五晚上真是恨死你瞭。”當我問他為什麼的時候,他告訴我:“唉,她父母都不在傢,我們跑到樓上她的房間,正準備脫衣服,但是我突然就想起瞭你曾經說過的話,於是我停下來,對她說,‘我不能這樣做,否則我就隻是在利用你。’於是我穿上衣服走下樓,她也下樓來,非常安靜地坐在沙發上,坐在我的身邊,然後說瞭句‘我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為你感到驕傲’。”對這個男孩子來說,人生價值觀的真相已經不再是強製武斷的規則,或是對自己良知的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瞭;它現在已經成為瞭他的一部分。在人生的道路上朝著真相摸索前行沒有遵守明確的規則和接受警惕的監督那樣簡單,但它要有效得多。當監督消失的時候,指引是最有效的。
隻有當警察在場的時候,戒律、規則和教義纔能起到作用。除非我們能找到方法,讓孩子們把真正的道德行為規範變成自己內在的信念,否則我們就是在對牛彈琴,徒勞無功。
年輕人有三個根深蒂固的信念,這是我們在鼓勵他們的道德行為時,所有傢長和老師都必須剋服的難題:
(1)我的觀點和其他任何人的一樣好;
(2)社會會決定什麼是道德的行為,並告訴我們;
(3)道德觀隨著時代的變遷和文化的不同而改變。
除非我們能清除這些障礙,否則我們將沒有任何成功的機會。
隻有極少數的青少年纔會否認“我的觀點和其他人的一樣好”。實際上,很多年輕人的想法都是自我確認的結果——因為他們自己相信是真的,所以這些觀點纔成為“事實”。這樣的態度和錶達不僅是愚蠢的,更是傲慢自大的。你對物理學中某個問題的觀點顯然不可能比得上愛因斯坦;而你對交響樂的看法也一定不如貝多芬。
一個人的觀點——對任何事物,包括對道德的觀點,隻有在證據和正確道理的支持下纔可能是正確的。街上的每一個人都有自己對各個問題的看法,從社會福利到同性戀,再到墮胎,但絕大多數人並沒有認真想過這些問題,甚至連一本這些方麵的書都沒有看過。學生們最普遍抵觸的一個事實就是,老師知道的事物比他們多,讀到的東西比他們多,仔細思考過的問題也比他們多。他們認為這不公平。但不幸的是,無論那個老師是一個怎樣的新手,這都是客觀存在的事實。
用講道理來進行道德教育
所以在道德教育這個問題上,我們必須要將其完全建立在證據和實際道理的基礎上。我敢說,年輕人最難以接受的一個概念就是客觀事實和主觀想法之間的巨大差異。孩子們通常都會否認事實,但事實卻會一直存在。我努力想要讓孩子們明白,觀點隻有建立在客觀事實和正確道理的基礎上,纔會是真正有效的。
盡管經過瞭6個月的不懈努力,苦心研究客觀事實和主觀看法之間的差異,但我所教授的任何一個班上,都會有1/3的學生仍然在“客觀道德隨時代的改變而不同”的論斷後麵打鈎。我不知道這些根深蒂固而又愚昧無知的念頭到底從何而來,不過孩子們卻都深信不疑。
根據這一執迷不悟的看法,社會決定著什麼樣的行為在道德上是可以接受的,什麼樣的行為不能接受,然後把這些觀點告訴我們。20世紀50年代的道德是不同的;而現在媒體則告訴我們,當時被禁止的行為到瞭今天不僅僅是被允許的,甚至有可能是備受推崇的。但如果真的是由社會來決定什麼是道德和不道德的行為,那麼做齣有違社會普遍觀點的行為就會是不道德的,比如說,在納粹統治下的德國幫助猶太人躲避追殺,或是南北戰爭前美國奴隸的逃亡。印加人相信屠殺處女用來酬神是值得贊頌的。而在中國的某些地區,拋棄不想要的女嬰,任其自生自滅也是可以接受的①。難道就因為部分印加和中國的社會這樣說,這些行為就是道德的瞭嗎?
猶太人、黑人、印加和中國女性的人權不容爭論,就像地球是圓的,砒霜是有毒的一樣,是事實。無論任何的社會觀點如何,道德都是建立在客觀事實基礎上的。
再說一次,弄清楚客觀事實(不會隨著時代的變化而改變)和主觀看法(當然會隨時代的變化而不同)之間的區彆非常關鍵。人類自從遠古時期的始祖開始,就經曆著相同的身體變化:懷孕、齣生、斷奶、玩耍、學習技能、經曆青春期、結婚、懷孕等。人類都麵對著我們的身體和大腦所帶來的相同問題:傲慢、貪婪、欲望、憤怒、貪食、嫉妒和懶惰,這是客觀事實。如果說道德隨著時代的不同而不同,那麼柏拉圖就不能告訴我們任何關於做人或是道德方麵的東西。耶穌、佛祖、莎士比亞或是狄更斯也不會告訴我們任何有用的事情。那麼,對道德的討論就會成為一場口頭言語上的乒乓球遊戲。
發展堅實的個人良知
與你在絕大部分“價值澄清理論”和“決策製定理論”課程(很多公立學校現在都在提供這樣的課程)中所聽到的那些隨意拼湊、半生不熟的觀點不同,我們這裏的分析是建立在三個事實、真理的基礎之上的,你可以忽略它們,但無法反駁。
真理之一——現實,或者說真理,來到我身邊。萬事萬物都會告訴我它們的存在方式,它們到底是什麼,以及我可以怎樣正當閤理地利用它們。沒有我的同意,火焰照樣燃燒;強奸是對受害人的侮辱貶低。
真理之二——人類不僅僅是一種高級動物。我們身上有某種“要素”,讓人類的價值要高於那些即使是最“聰明”的動物的價值,如狗和海豚。
真理之三——成為人類就意味著(道德)不會隨時代的改變或是文化的不同而不同,道德與宗教無關。無論任何年齡、任何文化、任何宗教的人如何主張,殺死一個人都是比殺死一隻羊要更加嚴重的行為。這一證據是不容置疑的。
現實來到我身邊
我的觀點隻有在客觀證據和理由的支持下,纔可能是正確的。
一塊石頭會告訴我它到底是什麼(通過它的存在方式),以及我可以怎樣正當閤理地利用它。它有體積、有重量、有電荷,它就這麼待在那裏,一動不動。我可以隨心隨意地對它做齣任何事情,因為它不會有任何感覺。石頭告訴我這些,但不是我告訴石頭。
壞人就不會。
這就是倫理。倫理與宗教無關,它隻是關於如何成為真正的人。
......
與你的孩子心心相印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4
與你的孩子心心相印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與你的孩子心心相印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