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日:“许多学者一致认为寅老之文不工(有时还涉及王国维),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应当说,现代文献学或考据学要求文章细密周严,网罗详尽的文献,这就使文章无法简明扼要。加上文献中文言白话古今中外无所不有,都引在一篇文章之内,其风格自然无法统一,按照古人传统的办法,引文可以节要,可以括,也可以改写。这就可以使之与作者的文笔形成一体,从而避免上述之病。前人名作,如汪容甫的《荀卿子通论》、章太炎先生的《五朝学》(不但《太炎文录》、《国故论衡》、《检论》皆然,真是大师)、黄季刚先生的《汉唐玄学论》即是如此。这些文章都条理细密,证据确凿,文风雅健,兼有思辨与艺术之长。王、陈重在考据,所以在资料的引用方面,宁可使文章拖沓,而不愿有所遗漏,即风格不纯,亦所不顾。即宁可失其美,必须求其真。因为王、陈更加接近,或者已经入资本主义学术之流,而距离传统的义理、考据、辞章并重的标准,更远些了(二人之中,陈为尤甚)。你只要看《静庵文集》中的某些文章,以及陈的《王国维挽词序》以及他的《冯友兰哲学史审查报告书》,就可以知道他们并非不能为文,而是在某些文章中,他们所追求的,放在第一位考虑的是另外一种东西,而不仅是文章之美。再譬如陈先生说‘寅恪平生为不古不今之学’。汪容祖竟然认为这是指他专攻中古史,即魏晋六朝、隋唐五代。这不但与事实不合,也完全不解陈先生的微旨。‘不今不古’这句话是出自《太玄经》,另外有句话同它相配的是‘童牛角马’,意思是自我嘲讽,觉得自己的学问既不完全符合中国的传统,也不是完全跟着现代学术走,而是斟酌古今,自成一家。表面上是自嘲,其实是自负。根据他平生的实践,确实也做到了这一点,即不古不今,亦古亦今,贯通中西,继往开来。你读他的书,不但要接受他的有详密的论证而获得的结论,更要注意论证过程中所显示的方法,这是非常重要的,否则你所得到的终究有限。”(《闲堂书简》329-330页)
评分第一印象中,就可以你让别人看出你是什么样的人。所以多读书可以让人感觉你知书
评分喜,让人看得欲罢不能,每每捧起这本书的时候 似乎能够感觉到作者毫无保留的把
评分12月9日,程千帆致函张三夕谈陈寅恪。
评分目录
评分年谱
评分书也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多读书,可以使你变聪明,变得有智慧去战胜对手。书让
评分 评分情。用读书来为自己放松你的心情也是一种十分明智的方法。 读书能陶冶人的情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